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82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其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座、防护壳和螺纹杆,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芯头本体,固定座两端的表面皆通过旋转件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固定座的另一侧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围安装有连接座,且螺纹杆外围的连接座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槽,固定座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筒,且连接座位于防护筒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轻松快捷的进行芯头的拆装更换工作,增加工作效率,并且在不工作时可以对芯头进行防护工作,增加实用性。增加实用性。增加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


[0001]本技术涉及铜管生产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较为广泛,在空调产品上为加大空调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往往会使用多组内螺纹铜管进行换热,在空调产品上为加大空调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往往会使用多组内螺纹铜管进行换热,在内螺纹钢管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内螺纹芯头对其进行加工工作。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 216297856 U公开了一种了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包括芯头主体、散热槽和夹持座,芯头主体外侧壁的一侧设置有螺纹齿牙,螺纹齿牙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槽,芯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芯头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散热槽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夹持座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结构,夹持套设置于夹持座的外侧,现有的技术CN 216297856 U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工作人员在需要更换维护时轻松快速的进行芯头的拆装更换维护工作,并且无法在不使用时对芯头进行遮挡防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包括固定座、防护壳和螺纹杆,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芯头本体,所述固定座两端的表面皆通过旋转件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围安装有连接座,且螺纹杆外围的连接座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固定座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筒,且连接座位于防护筒内部。
[0006]在装置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座与外部推进机构连接进行装置的安装工作,从而在外部推进机构的推进下将芯头本体推入需要加工的铜管内部对其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在芯头本体使用时间长导致磨损需要进行更换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反方向转动固定座,从而在螺纹杆与螺纹槽的嵌合左右下使其快速分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芯头本体拆下,然后将新的芯头本体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同方向转动将其与连接座重合轻松的进行安装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芯头本体的拆装维护工作,并且在芯头本体安装后可以通过防护筒对连接处进行遮挡防护,工作人员可以向装置一侧方向拉动防护壳,从而将防护壳移动到调节杆限定的极限距离使其与芯头本体分离,然后通过旋转件
对防护壳的朝向角度进行旋转调节使其置于装置顶部或底部位置,然后按动防护壳使其与固定座相贴合,加工完成后可以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防护壳移回初始位置对芯头本体的位置进行遮挡防护工作。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位块,且阻位块另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垫,防护筒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会增加密封防护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在拆装过程中防护筒与连接座之间因为接触导致磨损的情况发生,阻位块与缓冲垫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固定座因为受到铜管转动方向的力使螺纹杆与连接座连接过紧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拆装更换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外围的防护壳两端表面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限位栓,第二滑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限位栓。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芯头本体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时可以同时转松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从而对调节杆与防护壳的位置松开,防护壳调节完成后同时转动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第一限位栓会对防护壳相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限位栓会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顶部与底部的表面皆嵌入式安装有铭牌,且固定座顶部与底部的表面皆固定安装有辅助杆。铭牌上记录有装置的规格与注意事项,可以通过辅助杆轻松的转动固定座进行装置的拆装维护更换工作。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两侧的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防护壳内部的芯头本体与固定座之间焊接有密封座。限位块会对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调节杆上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避免其完全脱离的情况发生,密封座会在防护壳对芯头本体进行遮挡防护时增加防护壳的密封防护性能。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螺栓穿过通孔将安装板与外部推进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装置的安装工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芯头本体使用时间长导致磨损需要进行更换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反方向转动固定座,从而在螺纹杆与螺纹槽的嵌合左右下使其快速分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芯头本体拆下,然后将新的芯头本体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同方向转动将其与连接座重合轻松的进行安装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芯头本体的拆装维护工作,并且在芯头本体安装后可以通过防护筒对连接处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受到外力影响导致连接处损坏影响后续拆装维护的情况发生,橡胶垫会增加密封防护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在拆装过程中防护筒与连接座之间因为接触导致磨损的情况发生,阻位块与缓冲垫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固定座因为受到铜管转动方向的力使螺纹杆与连接座连接过紧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拆装更换工作。
[0014]2、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芯头本体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时可以同时转松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从而对调节杆与防护壳的位置松开,然后工作人员向装置一侧方向拉动防护壳,从而将防护壳移动到调节杆限定的极限距离使其与芯头本体分离,然后通过旋转件对防护壳的朝向角度进行旋转调节使其置于装置顶部或底部位置,然后按动防护壳使其与固定座相贴合,同时转动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第一限位栓会对防护壳相对调节杆
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限位栓会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加工完成后可以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防护壳移回初始位置对芯头本体的位置进行遮挡防护工作,避免其在不使用时因为直接暴露在外导致磨损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固定座;101、辅助杆;2、防护壳;201、铭牌;3、调节杆;301、限位块;4、第一滑块;401、第一限位栓;5、第二滑块;501、第二限位栓;6、防护筒;601、橡胶垫;7、安装板;8、旋转件;9、连接座;901、螺纹槽;10、芯头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包括固定座(1)、防护壳(2)和螺纹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芯头本体(10),所述固定座(1)两端的表面皆通过旋转件(8)安装有第二滑块(5),且第二滑块(5)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3),所述固定座(1)的另一侧焊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围安装有连接座(9),且螺纹杆(11)外围的连接座(9)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槽(901),所述固定座(1)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筒(6),且连接座(9)位于防护筒(6)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位块(12),且阻位块(12)另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垫(13),防护筒(6)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6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荣王泽俊王明虎孙亚林张新永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龙鑫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