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修饰的甘油-3-磷酸氧化酶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99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修饰的甘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修饰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修饰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及其应用,属于诊断用酶


技术介绍

[0002]甘油
‑3‑
磷酸氧化酶,即Glycerol
‑3‑
phosphate Oxidase(G3PO),是临床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重要酶原料,测定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0003]甘油三酯(TG)是脂质的组成成分,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它在人体血脂检测和监控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控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划分标准:空腹甘油三酯<1.7mmol/L(或150mg/dl)为合适水平;≥1.7mmol/L(或150mg/dl)且<2.3mmol/L(或200mg/dl)为边缘升高;≥2.3mmol/L(或200mg/dl)为升高。甘油三酯水平轻度至中度升高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同时甘油三酯升高可见于肥胖、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脂肪萎缩症、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因此当其升高时应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饮食或药物治疗。
[0004]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测定方法有化学法和酶法,但化学法由于特异性差、手续复杂等因素而被市场所淘汰,目前临床上检测TG的方法主要是酶法。酶法检测TG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反应步骤: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经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水解成甘油和3个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lycerokinase,GK)的作用下生成3

磷酸甘油和ADP;3

磷酸甘油再在甘油
‑3‑
磷酸氧化酶(Glycerol
‑3‑
phosphate Oxidase,G3PO)的作用下进一步反应,被氧气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催化下又与4

氨基安替比林(4

AAP)和色原(如N

乙基

N

(2

羟基
‑3‑
磺丙基)
‑3‑
甲基苯胺钠盐(TOOS))发生Trinder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化合物,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呈正比,反应生成的醌亚胺化合物的量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55nm检测。反应原理如下:
[0005][0006][0007][0008][0009]有文献报道,G3PO催化甘油
‑3‑
磷酸氧化生成H2O2的反应是甘油三酯检测过程的限速步骤,该酶的热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酶法测定的结果。野生型G3PO在检测试剂(水溶液)中稳定性较差,在46℃水浴30min就会失去大部分活性,不适合应用到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甘油三酯。根据市场调研,目前市售的热稳定性较好的G3PO产品比较少,这些产品在46℃水浴30min后能保留50%以上的活性,而野生型G3PO的热稳定性达不到这个程度。
[0010]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对热稳定性好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的需求,本领域迫切需要
研究开发新的G3PO生产技术,以期获得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好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水溶液中热稳定性好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G3PO)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修饰的酶,使其利于在甘油三酯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改性酶,该酶在K3、K7、K10、K17、K45、K135、K212、K225、K248、K267、K486、K523、K573、K595中一个或多个位点的赖氨酸发生了修饰改性;所述修饰改性是指赖氨酸的ε

氨基与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发生酰胺化交联。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ε

氨基的修饰率≥40.3%,或≥63.6%,或≥64.7%,或≥68.5%,或≥71.6%,或≥72.4%,或≥73.5%,或≥76.9%,或≥86.3%。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大分子修饰剂或小分子修饰剂。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分子修饰剂包括但不限于右旋糖苷、牛血清白蛋白(BSA)、甲氧基PEG活性酯(mPEG

NHS)、聚丙烯酸(PA)。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小分子修饰剂包括但不限于均苯四甲酸酐(PMDA)、丁二酸酐(SAA)或丁二酸钠。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来源于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甘油
‑3‑
磷酸氧化酶热稳定性的方法,所述方法是用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与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中一个或多个赖氨酸的ε

氨基发生交联,形成具有酰胺基的修饰改性酶。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赖氨酸是位于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中第3位、第7位、第10位、第17位、第45位、第135位、第212位、第225位、第248位、第267位、第486位、第523位、第573位、第595位中的一个或多个赖氨酸。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热稳定性提高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改性酶的方法,所述方法是用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对甘油
‑3‑
磷酸氧化酶在K3、K7、K10、K17、K45、K135、K212、K225、K248、K267、K486、K523、K573、K595中一个或多个位点的赖氨酸进行修饰改性;所述改性是将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与所述赖氨酸的ε

氨基进行酰胺化交联。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是利用高碘酸钠将右旋糖酐(Dextran,平均分子量40000)醛基化后,将形成的醛基再与所述赖氨酸的ε

氨基共价结合生成改性酶。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是利用高碘酸钠将右旋糖酐(Dextran,平均分子量40000)醛基化后,再增加一个连接臂6

氨基己酸使右旋糖酐羧基化,将形成的羧基化合物再在交联剂的作用下与所述赖氨酸的ε

氨基进行偶联生成改性酶。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是利用均苯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改性酶,其特征在于,对出发酶K3、K7、K10、K17、K45、K135、K212、K225、K248、K267、K486、K523、K573、K595中一个或多个位点的赖氨酸进行了修饰改性;所述修饰改性是指赖氨酸的ε

氨基与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发生酰胺化交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改性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来源于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所述化合物为大分子修饰剂或小分子修饰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改性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修饰剂包括但不限于右旋糖苷、牛血清白蛋白、甲氧基PEG活性酯或聚丙烯酸;所述小分子修饰剂包括但不限于均苯四甲酸酐、丁二酸酐或丁二酸钠。4.一种提高甘油
‑3‑
磷酸氧化酶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与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中一个或多个赖氨酸的ε

氨基发生交联,形成具有酰胺基的修饰改性酶。5.一种制备热稳定性提高的甘油
‑3‑
磷酸氧化酶改性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对甘油
‑3‑
磷酸氧化酶在K3、K7、K10、K17、K45、K135、K212、K225、K248、K267、K486、K523、K573、K595中一个或多个位点的赖氨酸进行修饰改性;所述修饰改性是将含羧基或酯基的化合物与所述赖氨酸的ε

氨基进行酰胺化交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a)~(g)任一:(a)将聚丙烯酸上的羧基先与EDC反应生成中间体,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漫杰徐灿覃延丽施婧妮王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