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以及焊装生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537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7
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以及焊装生产方法。涉及白车身生产领域,解决了焊线调试周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白车身试制车间。系统包括主拼工位、补焊工位、划橇及转运车,主拼工位为手工悬点焊机工位,补焊工位为双机器人带七轴工位,划橇将白车身定位于主拼工位和补焊工位上完成焊接工序,还用于置于转运车上承载白车身。定制不同车型划橇并进行机器人离线仿真编程;将划橇定位在主拼工位,车身定位于划橇上开始主拼工序;利用举升装置脱离车身定位平台;转运车运至补焊工位,利用举升装置落入补焊工位车身定位平台,启动机器人;利用举升装置脱离车身定位平台;下一车型主拼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机器人调试,重复以上操作。重复以上操作。重复以上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以及焊装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车身焊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焊装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各主机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厂商都在快速推出新产品以抢占市场。在新产品试制阶段,由于整车厂试制车间的新车车型切换十分频繁,导致试制车间自动化困难,现有的传统试制采用手工点焊、手工补焊的焊装生产模式,往往是通过总成外包,人力雇佣,增加生产班次,共用某一生产工位等手段解决上述问题,这种试制方法试制车间场地受限、试制周期紧张、耗费人力成本且焊装质量难以控制。
[0003]现有公开专利文献CN111515581A中公开了一种多车型共线的自动化柔性化主焊线,包含定位切换工位、总拼工位、补焊工位和下线工位,系统包含PLC系统、焊接机器人、抓具、滚床和台车等,由PLC控制台车在滚床上移动实现零件在工位上的流转、下线等,可以实现规划好的多车型主焊工位共线生产,多车型共用焊接工位,但仍一些问题。例如:主焊线自动化程度高、系统复杂,如有新产品生产规划,在准备阶段调试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包括主拼工位、补焊工位、划橇以及转运车,所述主拼工位为手工悬点焊机工位,所述补焊工位为双机器人带七轴工位,所述转运车用于将在主拼工位完成主拼工序的白车身转运至补焊工位,所述划橇用于将所述白车身定位于所述主拼工位和所述补焊工位上完成焊接工序,还用于置于转运车上承载所述白车身完成转运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的转运过程由人工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拼工位和所述补焊工位上均设有车身定位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橇的下表面和所述车身定位平台的上表面分别设有定位销和定位孔,以实现不同车型划橇在所述主拼工位和所述补焊工位上的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橇上表面还设有专用的与所述白车身连接的车身定位装置,以实现对不同车型的白车身的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定位平台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龙郭涛王希凯杨亚伟宋磊刘业鹏刘毓文梁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