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14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够在钢板通过立辊轧机时,有效减少钢板下表面的划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闷盖、球面滚子轴承、轴承座、透盖、辊子、过渡导板和螺栓,辊子、球面滚子轴承、轴承座、透盖、唇形密封、闷盖可组成辊子装配,底座为钢结构焊接加工件,底座由两块下层钢板、两块上层钢板、两块端部连接板、两块定位板、筋板等焊接而成,并相应加工有安装槽、方孔、通孔和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拆装方便,投资少,最关键的是使用时间长并转动灵活,可有效避免钢板经过立辊轧机时下表面划伤事故,减少产品质量异议,底座抗冲击形成更强。底座抗冲击形成更强。底座抗冲击形成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


[0001]本技术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具体为一种能够有效减少钢板下表面划伤的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板带产品生产线上,立辊轧机是核心设备,在立辊轧机工作辊中间,安装有采用滑动轴承的托辊结构支撑和运输钢板,托辊为自由辊,采用滑动轴承的托辊结构,由于轧制中产生的高温、水汽、以及钢坯冲击的影响,铜套磨损比较快,致托辊转动不灵,使钢板产品下表面有划伤,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立辊中间过渡托辊装置,用于解决中间过渡托辊卡滞导致的钢板产品下表面划伤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包括底座、闷盖、球面滚子轴承、轴承座、透盖、辊子、第一过渡导板和第二过渡导板;所述底座为钢结构焊接加工件,底座由两块下层钢板、两块上层钢板、两块端部连接板、两块定位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焊接而成,下层钢板上部加工有方孔;所述上层钢板焊接在下层钢板的上方,所述上层钢板上设有四个轴承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加工有通孔;所述下层钢板之间焊接有筋板加固;所述上层钢板两侧焊接有端部连接板,所述定位板焊接在上层钢板的两端上部,所述定位板上加工有圆孔;所述辊子两侧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部安装有球面滚子轴承,所述球面滚子轴承与辊子间安装有透盖,所述透盖内安装有唇形密封;所述球面滚子轴承外侧安装有闷盖;所述轴承座与透盖、闷盖之间加装垫圈,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过渡导板安装在两个辊子的外侧,所述第二过渡导板安装在两个辊子之间,所述的底座与轴承座和第一过渡导板与第二过渡导板之间分别采用第一双头螺栓和第二双头螺栓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球面滚子轴承外侧安装有闷盖,所述闷盖上设有油杯,所述轴承座与所述透盖、所述闷盖之间加装垫圈,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闷盖、所述球面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座、所述透盖、所述辊子、所述垫圈、所述油杯和所述螺栓形成辊子装配,利于更换。
[0006]进一步,所述闷盖、所述球面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座、所述透盖、所述辊子和所述油杯可形成密封腔体,减少润滑油流失。
[0007]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技术将原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进行优化改造,将原使用滑动轴承改为球面滚子轴承,底座及过渡导板重新优化。原使用滑动轴承的情况下,由于中间托辊在高温与水汽的环境下工作,使润滑油流失,同时在钢坯的冲击力下,铜套磨损比较快,致托辊转动不灵,使钢板下表面产生划伤。
[0009]2、球面滚子轴承具有较高的径向载荷能力,同时其调心性能良好,能补偿同轴度
误差。由于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滑动轴承小,钢板可轻松的使其转动,避免钢板下表面的划伤等产品表面质量事故,同时对底座和过渡导板进行强化,增加了其抗冲击能力,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侧向剖视图;
[0012]图3是底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3的侧向剖视图;
[0014]图中:1

底座、2

螺栓、3

垫圈、4

闷盖、5

油杯、6

球面滚子轴承、7

轴承座、8

透盖、9

辊子、10

第一过渡导板、11

第二过渡导板、12

第一双头螺栓、13

第二双头螺栓、14

唇形密封、15

下层钢板、16

上层钢板、17

端部连接板、18

定位板、19

第一筋板、20

第二筋板、21

方孔、22

安装槽、23

通孔、24

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

4所示,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把滑动轴承改为球面滚子轴承6,该套装置包括底座1、闷盖4、球面滚子轴承6、轴承座7、透盖8、辊子9、第一过渡导板10、第二过渡导板11、垫圈3、油杯5、螺栓2、第一双头螺栓12和第二双头螺栓13。底座1为钢结构焊接加工件,底座由两块下层钢板15、两块上层钢板16、两块端部连接板17、两块定位板18、筋板19和筋板20焊接而成,上层钢板16焊接在下层钢板15的上方,下层钢板15上部加工有方孔21,作为安装螺栓使用。上层钢板16加工有轴承座7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两侧加工有通孔23。两块下层钢板15之间焊接有第一筋板19和第二筋板20加固,上层钢板16两侧焊接有端部连接板17,定位板18焊接在上层钢板16的两端上部,定位板18上加工有圆孔24。辊子9采用42CrMo材料,表面中频淬火,表面硬度达到HRC55,辊子9两侧安装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部安装有球面滚子轴承6,球面滚子轴承6与辊子9间安装有透盖8,透盖8内安装有唇形密封14,唇形密封材质为氟胶,规格为180
×
210
×
15。球面滚子轴承6外侧安装有闷盖4,闷盖4上设有油杯5,轴承座7与透盖8、闷盖4之间加装垫圈3,并采用螺栓2连接。闷盖4、球面滚子轴承6、轴承座7、透盖8、辊子9、垫圈3、油杯5以及螺栓2可组成一个整体,形成辊子装配,利于更换。闷盖4、球面滚子轴承6、轴承座7、透盖8、辊子9和油杯5可形成一个密封腔体,减少润滑油流失。第一过渡导板10安装在辊子9的外侧,第二过渡导板11安装在两个辊子9之间,的底座1与轴承座7和第一过渡导板10与第二过渡导板11之间分别采用第一双头螺栓12和第二双头螺栓13连接。
[0017]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辊轧机中间过渡托辊装置,包括底座、闷盖、球面滚子轴承、轴承座、透盖、辊子、第一过渡导板和第二过渡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钢结构焊接加工件,底座由两块下层钢板、两块上层钢板、两块端部连接板、两块定位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焊接而成,下层钢板上部加工有方孔;所述上层钢板焊接在下层钢板的上方,所述上层钢板上设有四个轴承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加工有通孔;所述下层钢板之间焊接有筋板加固;所述上层钢板两侧焊接有端部连接板,所述定位板焊接在上层钢板的两端上部,所述定位板上加工有圆孔;所述辊子两侧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部安装有球面滚子轴承,所述球面滚子轴承与辊子间安装有透盖,所述透盖内安装有唇形密封;所述球面滚子轴承外侧安装有闷盖;所述轴承座与透盖、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锋孟周东李殿鑫王卫军张建中唐振兴牛丽光杨草原梁云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