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197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该支座包括:支座上摆,以及通过连接轴与支座上摆转动连接的支座下摆。支座上摆上与连接轴的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上摆承压板;支座下摆与连接轴的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下摆承压板。支座下摆下部设置有凸轮组件,用于对支座进行角度倾斜微调。凸轮组件下部设置有基座板组件,基座板组件下部固定设置有锚箱,锚箱内部设置有锚杆,锚杆下端限位设置在锚箱内部,上端穿过基座板组件、凸轮组件以及支座下摆通过螺母固定在支座下摆上,用于将支座下摆、凸轮组件、基座板组件以及锚箱固定在一起。该支座能够降低应力集中,减缓磨损速度,提高了稳定性,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轨道梁的位置。置。置。

A straddle PC beam rail transit cast steel tensi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支座
,具体为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

技术介绍

[0002]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是轨道车抱着轨道梁行驶,因而单轨交通运行时会产生的三个方向的力,尤其是轨道车辆行驶中的摇摆力、曲线上轨道车的离心力和作用在轨道车、梁上的风力,上述作用力都依赖单轨支座进行承受和传递。
[0003]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是连接轨道梁体和墩台的结构,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与变形可靠的传递到桥梁下部结构,并且具备抗拉拔以及线型调整功能。
[0004]但现有技术中,铸钢拉力支座存在下述一些问题:
[0005]1、活动支座上下摆承压板与圆柱形铰轴滑动和转动为线接触,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局部磨损严重的情况。
[0006]2、架梁配件部分中凸轮弧面与下摆底平面为线接触,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稳定性差的情况。
[0007]3、支座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轨道梁进行线型调整,目前使用的铸钢拉力支座线型调整难度大。
[0008]4、铸钢拉力支座用锚杆长度在1米左右,锚杆尾端球面螺母与球面螺母座接触部位应力集中,球面螺母座与球面螺母采用两个销钉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锚杆转动倾斜时球面螺母座上的销钉限制了锚杆转动,球面螺母受力方向不垂直对锚杆产生斜向分力导致锚杆断裂,需要经常更换锚杆组件。
[0009]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结构受力良好、提高支座使用寿命、使用更加安全、施工便捷的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br/>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该支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局部应力集中、调整难度大、锚杆易断裂等问题。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该支座包括:支座上摆,以及与所述支座上摆转动连接的支座下摆,所述支座上摆下部的连接部与所述支座下摆上部的连接部均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圆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横截面为矩形,用于连接所述支座上摆与所述支座下摆;所述支座上摆上的所述连接孔内壁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上摆承压板,所述上摆承压板相对于所述支座上摆能够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支座下摆上的所述连接孔内壁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下摆承压板,所述下摆承压板相对于所述支座下摆能够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支座下摆下部设置有凸轮组件,用于对支座进行角度倾斜微调;所述凸轮组件下部设置有基座板组件,所述基座板组件下部固定设置有锚箱,所述锚箱内部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下端限位设置在所述锚箱内部,
上端穿过所述基座板组件、所述凸轮组件以及所述支座下摆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支座下摆上,用于将所述支座下摆、所述凸轮组件以及所述基座板组件固定在一起。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中部厚度一致,中部两侧上表面是斜面,且靠近两端部厚度逐渐降低,用于调节所述上摆承压板与所述下摆承压板之间的间隙。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摆或所述支座下摆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具有顶丝孔,用于通过顶丝调节所述上摆承压板与所述下摆承压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定位板上具有限位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板上的限位孔内,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摆承压板为中心具有矩形通孔的圆柱或两个少半圆柱,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上摆承压板;所述下摆承压板为中心具有矩形通孔的圆柱或两个少半圆柱,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下摆承压板。
[001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凸轮上摆与凸轮下摆,所述凸轮上摆底面上凹,所述凸轮下摆顶面上凸,所述凸轮上摆的上凹面与所述凸轮下摆的上凸面配合,用于支座侧向摆动受力均衡。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下摆的底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基座板组件接触,用于减少所述凸轮组件与所述基座板组件之间相对滑动的摩擦力。
[0017]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板组件包括基座板和滑移板,所述基座板固定在所述锚箱顶部,所述滑移板设置在所述基座板上表面,与所述滑动块接触,用于降低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移板相对滑动的摩擦力;所述基座板四周设置有多个位移调整定位孔,用于架设调整工装对所述凸轮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
[001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锚箱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锚杆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母座组件将锚杆竖向限位在所述固定板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座组件包括:螺母座和螺母,所述螺母座为矩形,所述螺母座以及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锚杆的下端,将所述锚杆下端穿过所述基座板组件、锚箱以及所述固定板中心的矩形孔,并旋转90度,所述锚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凸轮组件以及支座下摆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螺母座上连接所述螺母的位置具有凹槽,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螺母座与所述螺母的接触位置为球面接触,且所述螺母的侧壁与所述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层,用于在所述锚杆转动倾斜时避免所述螺母座与所述螺母的刚性接触。
[002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轮组件与所述支座下摆底部之间设置有活动板,用于通过改变所述活动板的厚度以及数量来改变支座的高度。
[002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具有以下益处: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铸钢拉力支座,该支座能够降低应力集中,减缓磨损速度,且提高了稳定性。另外,该支座还能够进行线型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轨道梁的位置。球面螺母与球面螺母座之间的柔性连接能够降低支座转动或倾斜时,锚杆受到的剪切力,延长锚杆的使用寿命。
[0022]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的附图是本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的正视局剖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的侧视局剖结构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的支座上摆与支座下摆连接处的爆炸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的连接轴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的凸轮组件连接结构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的螺母座组件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支座上摆、2

支座下摆、3

凸轮组件、4

基座板组件、5

锚箱、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其特征在于,该支座包括:支座上摆(1),以及与所述支座上摆(1)转动连接的支座下摆(2),所述支座上摆(1)下部的连接部与所述支座下摆(2)上部的连接部均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圆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横截面为矩形,用于连接所述支座上摆(1)与所述支座下摆(2);所述支座上摆(1)上的所述连接孔内壁与所述连接轴(7)之间设置有上摆承压板(8),所述上摆承压板(8)相对于所述支座上摆(1)能够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支座下摆(2)上的所述连接孔内壁与所述连接轴(7)之间设置有下摆承压板(9),所述下摆承压板(9)相对于所述支座下摆(2)能够实现相对转动;所述支座下摆(2)下部设置有凸轮组件(3),用于对支座进行角度倾斜微调;所述凸轮组件(3)下部设置有基座板组件(4),所述基座板组件(4)下部固定设置有锚箱(5),所述锚箱(5)内部设置有锚杆(6),所述锚杆(6)下端限位设置在所述锚箱(5)内部,上端穿过所述基座板组件(4)、所述凸轮组件(3)以及所述支座下摆(2)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支座下摆(2)上,用于将所述支座下摆(2)、所述凸轮组件(3)以及所述基座板组件(4)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中部厚度一致,中部两侧上表面是斜面,且靠近两端部厚度逐渐降低,用于调节所述上摆承压板(8)与所述下摆承压板(9)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摆(1)或所述支座下摆(2)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上具有顶丝孔(1001),用于通过顶丝调节所述上摆承压板(8)与所述下摆承压板(9)之间的间隙;所述定位板(10)上具有限位孔(1002),所述连接轴(7)的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板(10)上的限位孔内(1002),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7)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承压板(8)为中心具有矩形通孔的圆柱或两个少半圆柱,所述连接轴(7)穿过所述上摆承压板(8);所述下摆承压板(9)为中心具有矩形通孔的圆柱或两个少半圆柱,所述连接轴(7)穿过所述下摆承压板(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PC梁轨道交通铸钢拉力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组件(3)包括:凸轮上摆(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鉴臣张阳光高兴丽杨国红张郡陈志忠韩海城岳晓娜吴人超于晓乐张国娜布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