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41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属于千斤顶技术领域,以解决,包括底柱;所述手摇转动机构安装在底柱内部;所述外部支撑组件底部与底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底部旋转安装在底柱内部;所述辅助支撑机构与外部支撑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手摇转动机构和升降支撑装置,在顶起物体时,小轮带动大轮进行转动抬升可以更为的省力,方便实用;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在千斤顶起物体时,辅助支撑机构可以起到辅助分摊重物压力的作用,使得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更为的耐用。更为的耐用。更为的耐用。

A labor-saving and durable hand J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


[0001]本技术属于千斤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

技术介绍

[0002]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可以用于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
[0003]基于上述,传统的手摇式千斤顶在升起较重物体时,转动摇把所需要的力会随着物体的重力而增加,物体较重,转动的也会越费力,且传统的手摇式千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受到重力影响容易出现损坏,耐用性较差。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手摇式千斤顶,物体较重,人工转动抬升非常费力,容易出现损坏,耐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包括底柱;
[0008]所述底柱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且底柱中部开设有凹槽;手摇转动机构,所述手摇转动机构安装在底柱内部;外部支撑组件,所述外部支撑组件底部与底柱固定连接;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底部旋转安装在底柱内部,且升降支撑装置底部表面与手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升降支撑装置顶部安装在外部支撑组件内部;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与外部支撑组件相连接,且辅助支撑机构一端与外部支撑组件相接触。
[0009]进一步,所述手摇转动机构包括:
[0010]带动齿轮A,带动齿轮A通过转轴旋转安装在底柱开设的方形凹槽内部;手摇杆,手摇杆一端旋转插入到底柱内部并与带动齿轮A固定连接;带动齿轮B,带动齿轮B旋转安装在底柱开设的方形凹槽内部,且带动齿轮B一端与外部支撑组件相连接,且带动齿轮B直径大于带动齿轮A;
[0011]传动链条,带动齿轮A通过传动链条与带动齿轮B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外部支撑组件包括:
[0013]外支管,外支管底部与底柱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与外支管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
[0015]丝杆,丝杆底部通过辅助轴承与底柱内壁转动连接,且底柱底部表面通过锥齿轮与带动齿轮B一端转动连接;螺母,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
[0016]齿轮板,齿轮板一端固定安装在螺母左右两侧,且齿轮板另外一端滑动插入到支撑板开设的滑槽内部;内支管,内支管底部与螺母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
[0018]滑动支杆,滑动支杆一端滑动插入到支撑板开设的滑槽内部;滑动齿轮板,滑动齿轮板滑动安装在支撑板开设的凹槽内部,且滑动齿轮板一端与滑动支杆固定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一端插入到支撑板内部并与齿轮板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机构还包括:
[0020]固定柱,固定柱一端与外支管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柱表面设置有两组方形限位板;按压板,按压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柱表面,按压板一端设置有弹簧,且按压板左右两端与固定柱相接触。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手摇转动机构和升降支撑装置,升降支撑装置通过丝杆推动进行升降,可以承受较高的重物压力,且手摇转动机构设置有两组大小不同的传动轮,在顶起的物体时,小轮带动大轮进行转动抬升可以更为的省力,方便实用;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在千斤顶起物体时,辅助支撑机构可以起到辅助分摊重物压力的作用,减少丝杆受重力挤压所产生的损耗,使得本装置使用寿命得到提高,更为的耐用,且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手摇转动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支撑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辅助支撑机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辅助支撑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0]1、底柱;2、手摇转动机构;201、带动齿轮A;202、手摇杆;203、带动齿轮B;204、传动链条;3、外部支撑组件;301、外支管;302、支撑板;4、升降支撑装置;401、丝杆;402、螺母;403、齿轮板;404、内支管;5、辅助支撑机构;501、滑动支杆;502、滑动齿轮板;503、连接板;504、固定柱;505、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实施例:
[0035]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0036]本技术提供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包括底柱1;
[0037]底柱1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且底柱1中部开设有凹槽;手摇转动机构2,手摇转动机构2安装在底柱1内部;外部支撑组件3,外部支撑组件3底部与底柱1固定连接;升降支撑装置4,升降支撑装置4底部旋转安装在底柱1内部,且升降支撑装置4底部表面与手摇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升降支撑装置4顶部安装在外部支撑组件3内部;辅助支撑机构5,辅助支撑机构5与外部支撑组件3相连接,且辅助支撑机构5一端与外部支撑组件3相接触。
[0038]如图3所示,手摇转动机构2包括:
[0039]带动齿轮A201,带动齿轮A201通过转轴旋转安装在底柱1开设的方形凹槽内部;
[0040]手摇杆202,手摇杆202一端旋转插入到底柱1内部并与带动齿轮A201固定连接,手摇杆202能够起到控制带动齿轮A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柱(1);所述底柱(1)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且底柱(1)中部开设有凹槽;手摇转动机构(2),所述手摇转动机构(2)安装在底柱(1)内部;外部支撑组件(3),所述外部支撑组件(3)底部与底柱(1)固定连接;升降支撑装置(4),所述升降支撑装置(4)底部旋转安装在底柱(1)内部,且升降支撑装置(4)底部表面与手摇转动机构(2)转动连接,升降支撑装置(4)顶部安装在外部支撑组件(3)内部;辅助支撑机构(5),所述辅助支撑机构(5)与外部支撑组件(3)相连接,且辅助支撑机构(5)一端与外部支撑组件(3)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转动机构(2)包括:带动齿轮A(201),带动齿轮A(201)通过转轴旋转安装在底柱(1)开设的方形凹槽内部;手摇杆(202),手摇杆(202)一端旋转插入到底柱(1)内部并与带动齿轮A(201)固定连接;带动齿轮B(203),带动齿轮B(203)旋转安装在底柱(1)开设的方形凹槽内部,且带动齿轮B(203)一端与外部支撑组件(3)相连接,且带动齿轮B(203)直径大于带动齿轮A(201);传动链条(204),带动齿轮A(201)通过传动链条(204)与带动齿轮B(203)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省力耐用型手摇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撑组件(3)包括:外支管(301),外支管(301)底部与底柱(1)固定连接;支撑板(302),支撑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松蔡丽英张俊亮康亮杨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