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助力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出行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多种交通工具,如汽车、公交车、地铁等,其中较为提倡与环保的是便是助力车,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通过助力车出行。
[0003]助力车中往往会设有一个车座来便于人们的骑乘,而不同的人因身高存在差异,从而在骑车前处于舒适度考虑往往会对助力车的车座进行调节,目前现有的助力车车座大多为人手工调节;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包括助力车本体,所述助力车本体中间部位固定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端固定有车座,所述防护套筒靠近助力车本体尾部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壳体,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车本体(1),所述助力车本体(1)中间部位固定有防护套筒(2),所述防护套筒(2)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顶端固定有车座(5),所述防护套筒(2)靠近助力车本体(1)尾部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壳体(3),所述升降杆(4)远离车座(5)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升降杆(4)进行升降,所述车座(5)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驾驶员的体重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螺杆(6),所述转动螺杆(6)顶端与升降杆(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螺杆(6)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与防护套筒(2)之间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7)底端固定有空心锥齿轮(9),所述空心锥齿轮(9)外部且靠近防护壳体(3)的一侧啮合有传动齿轮(10),所述防护套筒(2)内部开设有与传动齿轮(10)相适配的孔,所述传动齿轮(10)远离防护套筒(2)的一侧与伺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组件安装在防护壳体(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螺杆(6)底端固定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外部滑动连接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为空心状,所述支撑杆(11)两侧均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多个卡接块(13),所述支撑座(12)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接块(13)相适配的复位槽,所述卡接块(13)仅可朝着支撑杆(11)底端的方向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座(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空槽,该空槽内壁上固定有多个限位卡块(14),所述限位卡块(14)与卡接块(13)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13)内部固定有复位磁铁(16),所述支撑杆(11)内部固定有与复位磁铁(16)相适配的电动磁铁(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助力车鞍座高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底端固定有支撑气囊(17),所述支撑气囊(17)下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气囊(17)底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该进气管与支撑板贯通连接,该支撑板与支撑座(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气囊(17)下方设置有抽吸塞(18),所述抽吸塞(18)与防护套筒(2)之间固定有多个往复弹簧(19),所述支撑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富强,谢森初,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锐鉴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