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9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活动板,支撑架,第二活动板,第二固定板,滑动杆,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板,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用于与汽车底部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支撑架的顶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架的底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位于支撑架顶部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支撑架顶部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支撑架顶部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An automobile body lower gu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在生产之后,汽车底部没有下护板保护,因此需要重新装一个下护板对汽车底部进行保护,但是市面上都是一块板子对汽车底部进行保护,但是市面上的板子不仅使汽车底部不透气,还增加汽车油耗,不能随着速度变化对汽车底部空气流动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活动板,支撑架,第二活动板,第二固定板,滑动杆,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板,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用于与汽车底部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支撑架的顶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架的底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位于支撑架顶部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滑动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与第一限位板、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位于支撑架底部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卡板的放置于第二限位板与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所述卡板的外壁与滑动杆的外壁滑动连接。
[0008]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螺栓与汽车底部固定,所述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便于透气的通孔,且呈矩形等距阵列排布。
[0009]更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便于支撑架、第二活动板滑动,所述滑动杆为两个。
[0010]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条,第二弹簧,连接板,连接绳,所述固定条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0011]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板、连接绳为两个,且以固定条的中心点镜像对称。
[0012]更为优选的,所述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连接绳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套设,所述固定条为两个。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第一活动板,支撑架,第二活动板,第二固定板,滑动杆,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板,卡板,通过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活动,能够便于汽车底部气流流动,避免了汽车气流阻碍太大而造成汽车油耗增高,同时支撑架能够根据气流进行对第一弹簧的挤压,实现自由调节,且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也能便于对汽车底部进行透气吹气,避免底部布散热产产生汽车损坏;本技术通过所述的固定条,第二弹簧,连接板,连接绳,实现第二弹簧的拉力能够更好对试卡板对第二限位板的限位,避免了卡板脱落,而产生支撑架不稳定的情况,同样也使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第一固定板;2、第一活动板;3、支撑架;4、第二活动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限位板;7、滑动杆;8、第一弹簧;9、卡板;10、第二限位板;11、固定条;12、第二弹簧;13、连接板;14、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活动板2,支撑架3,第二活动板4,第二固定板5,滑动杆7,第一限位板6,第一弹簧8,第二限位板10,卡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1用于与汽车底部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所述第一活动板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4,所述第二活动板4远离支撑架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支撑架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7,所述滑动杆7的一端与支撑架3的顶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7的另一端与支撑架3的底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7位于支撑架3顶部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6,所述滑动杆7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与第一限位板6、支撑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7位于支撑架3底部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0,所述卡板9的放置于第二限位
板10与支撑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所述卡板9的外壁与滑动杆7的外壁滑动连接,本技术通过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第一活动板2,支撑架3,第二活动板4,第二固定板5,滑动杆7,第一限位板6,第一弹簧8,第二限位板10,卡板9,通过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4的活动,能够便于汽车底部气流流动,避免了汽车气流阻碍太大而造成汽车油耗增高,同时支撑架3能够根据气流进行对第一弹簧8的挤压,实现自由调节,且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4也能便于对汽车底部进行透气吹气,避免底部布散热产产生汽车损坏。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螺栓与汽车底部固定,所述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便于透气的通孔,且呈矩形等距阵列排布。
[002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架3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便于支撑架3、第二活动板4滑动,所述滑动杆7为两个。
[0026]工作流程:首先通过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5上表面开设的通孔,进而能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5固定在汽车底部,通过将第二限位板10贯穿汽车底部设置的通孔,并且通过第一限位板6,因此能够实现汽车底部对第一限位板6进行限位,并且,通过第二限位板10贯穿支撑架3的顶部并与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用于与汽车底部进行固定;第一活动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支撑架(3),所述第一活动板(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架(3);第二活动板(4),所述支撑架(3)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4);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活动板(4)远离支撑架(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滑动杆(7),所述支撑架(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7),所述滑动杆(7)的一端与支撑架(3)的顶部外部相连通,所述滑动杆(7)的另一端与支撑架(3)的底部外部相连通;第一限位板(6),所述滑动杆(7)位于支撑架(3)顶部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6);第一弹簧(8),所述滑动杆(7)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与第一限位板(6)、支撑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10),所述滑动杆(7)位于支撑架(3)底部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0);以及卡板(9),所述卡板(9)的放置于第二限位板(10)与支撑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所述卡板(9)的外壁与滑动杆(7)的外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下护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双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