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84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该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门;炉体内壁间嵌入固定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的出水端、进水端均穿过炉体一侧内壁延伸至炉体的外部且进水端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热板可以将炉体内部的余热传导至预热箱中,对预热箱内部的螺旋气管中天然气进行余热,余热后的天然气可以燃烧的更充分,热量释放更彻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第一水泵向循环水管中泵入冷水,对炉体水冷降温,加速炉体冷却,方便用户快速打开炉体取出工件;通过炉门上设置的反射板可以将炉体传导的部分热量反射回炉体中,减少热量损耗,通过保温板可以进一步对炉门保温,防止热量流失。失。失。

An annealing furna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ar-resistant materials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


[0001]本技术涉及退火炉
,具体是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炉分为退火炉、淬火炉、回火炉、正火炉、调质炉,主要用于大型碳钢、合金钢零件的退火;表面淬火件回火;焊件消除应力退火、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燃油、燃气、燃煤、热风循环。退火炉是一种新型换热设备。退火炉是节能型周期式作业炉,超节能结构,采用纤维结构,节电60%。
[0003]在生产高铬铸铁耐磨材料时需要使用退火炉加热工件,现有的退火炉缺少预热结构,燃气燃烧不充分,同时退火炉在熄火后其内部依然处于高温状态,用户无法快速打开炉门取出工件,使用较为不便。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对燃气进行预热,使其燃烧更充分,同时能够在熄火后对炉体快速降温冷却,便于用户快速取出工件的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门;所述炉体内壁间嵌入固定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端、进水端均穿过炉体一侧内壁延伸至炉体的外部且进水端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炉体远离炉门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预热箱,所述预热箱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螺旋气管;
[0007]所述螺旋气管的进气端穿过预热箱一侧内壁延伸至预热箱的外部且进气端上安装有气泵;所述螺旋气管的出气端穿过预热箱内壁、炉体内壁延伸至炉体的内部;所述预热箱与炉体内壁连接处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板体的两端分别置于炉体和预热箱中。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门内部的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固定有第一螺旋水管,所述炉门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支架固定有第二螺旋水管;两个所述第一螺旋水管与两个所述第二螺旋水管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螺旋水管中一个的一端穿过炉门顶部内壁延伸至炉门的上方且第一螺旋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水泵。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螺旋水管中一个的一端穿过炉门一侧内壁延伸至炉门的前侧且第二螺旋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门靠近炉体的一侧固定有反射板,所述炉门远离炉体的一侧固定有保温板。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门上固定有炉门把手。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通过导热板可以将炉体内部的余热传导至预热箱中,对预热箱内部的螺旋气管中天然气进行余热,余热后的天然气可以燃烧的更充分,热量释放更彻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0015]2、炉体在熄火后其内部依然处于高温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第一水泵向循环水管中泵入冷水,对炉体水冷降温,加速炉体冷却,方便用户快速打开炉体取出工件;
[0016]3、炉体在工作时热量会传导至炉门上,炉门温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时可以通过第二水泵向螺旋水管中泵入冷水,热交换后产生的热水可由第三水泵抽出并用作炉体自身的保温或其他场景使用,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0017]4、通过炉门上设置的反射板可以将炉体传导的部分热量反射回炉体中,减少热量损耗,通过保温板可以进一步对炉门保温,防止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炉门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炉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注释:1

炉体、2

炉门、21

第一支架、22

第二支架、23

第一螺旋水管、24

第二螺旋水管、25

第二水泵、26

第三水泵、3

炉门把手、4

循环水管、41

出水端、42

进水端、43

第一水泵、5

导热板、6

预热箱、61

螺旋气管、62

气泵、63

进气端、64

出气端、7

保温板、8

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炉门2,所述炉门2上固定有炉门把手3;所述炉体1内壁间嵌入固定有循环水管4,所述循环水管4的出水端41、进水端42均穿过炉体1一侧内壁延伸至炉体1的外部且进水端42上安装有第一水泵43;
[0025]所述炉体1远离炉门2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预热箱6,所述预热箱6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螺旋气管61,所述螺旋气管61的进气端63穿过预热箱6一侧内壁延伸至预热箱6的外部且进气端63上安装有气泵62;所述螺旋气管61的出气端64穿过预热箱6内壁、炉体1内壁延伸至炉体1的内部;所述预热箱6与炉体1内壁连接处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导热板5,所述导热板5板体的两端分别置于炉体1和预热箱6中。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炉门2内部的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
21固定有第一螺旋水管23,所述炉门2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支架22固定有第二螺旋水管24;两个所述第一螺旋水管23与两个所述第二螺旋水管24通过管道依次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螺旋水管23中一个的一端穿过炉门2顶部内壁延伸至炉门2的上方且第一螺旋水管23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水泵26;两个所述第二螺旋水管24中一个的一端穿过炉门2一侧内壁延伸至炉门2的前侧且第二螺旋水管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25;所述炉门2靠近炉体1的一侧固定有反射板8,所述炉门2远离炉体1的一侧固定有保温板7。
[0028]使用时通过导热板5可以将炉体1内部的余热传导至预热箱6中,对预热箱6内部的螺旋气管61中天然气进行余热,余热后的天然气可以燃烧的更充分,热量释放更彻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炉体1在熄火后其内部依然处于高温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第一水泵43向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炉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壁间嵌入固定有循环水管(4),所述循环水管(4)的出水端(41)、进水端(42)均穿过炉体(1)一侧内壁延伸至炉体(1)的外部且进水端(42)上安装有第一水泵(43);所述炉体(1)远离炉门(2)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预热箱(6),所述预热箱(6)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螺旋气管(61);所述螺旋气管(61)的进气端(63)穿过预热箱(6)一侧内壁延伸至预热箱(6)的外部且进气端(63)上安装有气泵(62);所述螺旋气管(61)的出气端(64)穿过预热箱(6)内壁、炉体(1)内壁延伸至炉体(1)的内部;所述预热箱(6)与炉体(1)内壁连接处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导热板(5),所述导热板(5)板体的两端分别置于炉体(1)和预热箱(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铬铸铁耐磨材料生产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2)内部的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21)固定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泰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