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44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实现成本降低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该中间体具有基体部(2)与在该基体部(2)的一面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3),透明导电膜(3),使用在基膜上具有透明导电层的模内膜,通过模内成型而形成的基体部(2)的一面上,由通过模内成型而粘贴的透明导电层来构成,同时,在使其端部(3a)露出的状态下,把除端部(3a)外的被覆区域(3b),用基膜被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基体部与在基体部一面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的静 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以及制造该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接 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便携式信息终端或现金自动存取款机等很多电子设备, 设置了通过指尖接触(触摸)能够进行输入的接触式操作部。该接触 式操作部,是在具有光透过性的基体部的一面上设置透明导电膜而构成,在CRT或LCD等显示器上安装了接触式开关(接触式面板)而构 成。另外,根据静电容量变化,检出有无接触或接触位置的静电容量 式接触式开关,进行如下安装,以使设置透明导电膜的面,位于显示 器一侧,不设置透明导电膜的面(指尖接触的触摸面),位于表侧。 此时,在透明导电膜露出的状态下,透明导电膜易受损伤,另外,也 容易受温度或湿度等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由于这些原因,透 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值即接触式开关的特性(天线特性等)发生变化, 有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性。作为解决这样不良情况的接触式开关,己知有透明导电膜上配置透明基板或保护层的接触式开关(例如,特开 平5 - 324203号公报公开的接触式面板)。此时,上述公报公开的接 触式开关,把设置了透明导电膜、保护膜及电极端子的玻璃基板与设 置了强光防护膜及保护膜的玻璃基板采用透明粘接材料粘贴而构成。 特开平5 - 324203号公报(第2~3页,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接触式面板存在下列问题。即,该接触式面板,由2 块玻璃基板通过粘贴而构成。因此,该接触式面板,存在的问题是必 需有粘贴工序,制造工序复杂,制造成本难以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成本 降低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制造方法。为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是具有 基体部与在该基体部一面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上述透明导电膜是采用在基膜上具有透明导电层的模 内膜通过模内成型而形成的上述基体部的上述一面上,通过该模内成 型而粘贴的该透明导电层而构成,同时,该透明导电膜的电极形成区 域在露出的状态下,把除该电极形成区域外的区域,用上述基膜被覆。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 有基体部与在该基体部一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 关用中间体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制造方法,对夹住在基膜上具有透 明导电层的模内膜的状态的模内成型用金属模的内腔注射树脂,通过 模内成型形成上述基体部,同时通过该模内成型,在该基体部一面上 粘贴上述透明导电层,形成上述透明导电膜后,把该基膜的规定部分 切离,使上述透明导电膜的电极形成区域露出,同时,把该电极形成 区域以外的区域,保持为通过被覆该基膜的状态。此时,为了把上述基膜的上述规定部分,从其他部分切离,采用 形成了切槽的上述模内膜,进行上述模内成型后,把上述规定部分, 能够沿上述切槽切离。专利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 制造方法,采用模内膜,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一面上粘贴模内膜 的透明导电层,使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的电极形成区域露出,同时,在 透明导电膜中除电极形成区域以外的区域,通过基膜被覆,与原来的 接触式面板及制造方法不同,可以省略粘贴2块玻璃基板的复杂工序,故制造工序能够简化,结果使制造成本能够降低。另外,采用原来的 接触式面板及制造方法,为了两块玻璃基板无间隙地进行粘贴,由于 需要高超的技术,故在两者间易产生间隙,把受温度或湿度等周围环 境变化的影响难以充分抑制到小,结果导致错误动作不能充分减少, 难以得到可靠性高的接触式面板。反之,采用本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 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透明导电膜通过基体部及基膜以 无间隙的状态夹住。因此,按照该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与2块玻璃基板间有产生间隙可能性的原来的 接触式面板及制造方法相比,受温度或湿度等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被 充分抑制到最小,结果是错误动作充分减少,可以得到可靠性很高的 接触式开关。另外,采用原来的接触式面板及制造方法时,由于采用 玻璃基板,适于如ATM等较大型在特定的场所设置的设备输入装置中 使用,但作为便携型机器的输入装置,存在重量大等问题或由于掉落 或碰撞而破损的问题。反之,采用该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 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通过模内成型,基体部可用树脂形成。因此, 按照该,可以 制成重量轻且难以破损的接触式开关。另外,按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采用 在基膜上形成切槽的模内膜,进行模内成型后,把基膜的规定部分沿 切槽切离,通过使透明导电膜的电极形成区域露出,不使用切取用器 具,可容易地切取基膜的规定部分,结果是可以充分提高制造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1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1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制造装置101结构的构成图。图4是固定侧金属模111的立体图。图5是移动侧金属模121的立体图。图6是模内膜30的截面图。图7是模内膜30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模内膜30的1个区域A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金属模102的截面图。图10是固定侧金属模111与移动侧金属模121的接合状态截面图。图11是切离前的中间体1的平面图。 图12是切离后的中间体1的平面图。 图13是保护膜4的端部4a的切取状态的立体图。 1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 2基体部 2a —面 3透明导电膜 3a 端部 3b 被覆区域 4保护膜 4a 端部 30模内膜 31基膜 31d 切槽 32透明导电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 体的制造方法的最佳方案,参照附图进行说明。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之一例的接触式开关 用中间体l (下面仅称作"中间体l")的结构,参照附图加以说明。 图1、 2所示的中间体1,例如,是在电子设备等中,作为接触式 的操作部发挥机能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中使用的中间体,如这两图所示,具有基体部2、透明导电膜3及保护膜4所构成,采用后述 模内金属模102 (参照图3,下面仅称作"金属模102")通过模内成 型制造。基体部2,如图1、 2所示,例如,构成矩形的板状,向金属模102 的内腔102a (参照图10)注射具有透明性的树脂(丙烯酸树脂作为一 例)而成型。透明导电膜3,是在下述带状的模内膜30 (参照图6)中,把透明 导电层33切取的一部分,通过模内成型,粘贴在基体部2的一面2a 上而形成(设置)。保护膜4,由模内膜30中的基膜31切取的一部 分构成,如图1、 2所示,是把除用于把图外的驱动用电路与透明导电 膜3连接的电极形成透明导电膜3的端部3a(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极形成区 域)以外的被覆区域3b加以被覆,设置在透明导电膜3上。即,在该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1中,透明导电膜3的端部3a,在基体部2的端 部2c中以露出的状态,把被覆区域3b通过基膜31加以被覆。此时, 在透明导电膜3与基体部2的一面2a之间,存在模内膜30的热熔性 树脂层34,在保护膜4与透明导电膜3之间,存在模内膜30的固定 层32,但图1、 2中其图示省略。还有,基膜31 (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该中间体是具有基体部与在该基体部一面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 上述透明导电膜是:采用在基膜上具有透明导电层的模内膜进行膜内成型而形成的上述基体部的上述一面上,通过该模内成型粘贴的该透明导电层构成,同时,在该透明导电膜的电极形成区域露出的状态下,除该电极形成区域外的区域,用上述基膜被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边优黑濑茂夫小野康德
申请(专利权)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