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78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01
磁传递装置(41)包括驱动侧旋转体(45)、多个磁传递部(46、46x)以及从动侧旋转体(47)。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5n、45s)。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且在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从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7n、47s),响应于经由了磁传递部的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吃变数部通过使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磁传递部的数量及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隔壁部件。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隔壁部件。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隔壁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12月6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9

221191号和2020年8月2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20

141639号,并且将其记载内容援用于此。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磁接头的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以往,作为隔着隔壁部件进行驱动传递的驱动传递装置,众所周知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磁接头。磁接头是以下这样的结构:隔着隔壁部件配置的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被磁连结,伴随着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从动侧旋转体被带动而旋转,从而向被驱动对象传递旋转驱动力。
[0005]另外,还存在以下这样的结构:在需要使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减速的情况下,在从动侧旋转体的后段设置使该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减速的齿轮减速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72449号公报
[0009]本专利技术人对于在具有上述磁接头和减速部等的两个功能的驱动传递装置中是否能够实现传递效率、静音性、长寿命等性能面的提高、结构零件的共用化等进行了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性能化和零件共用化的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驱动侧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驱动装置,具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以及驱动传递装置,
该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作为驱动侧的所述电机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0013]根据上述各结构,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接头通过经由了磁传递部的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的磁连结而进行旋转传递,该磁变速部在从驱动侧旋转体经由了磁传递部的向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传递时还进行变速,并且能够通过驱动侧旋转体及从动侧旋转体与磁传递部的通用零件来实现这两个功能。另外,由于磁变速部是非接触的,因此除了高静音性、长寿命以外,通过在位于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隔壁部件装入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磁连结,能够期待高的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0014]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并且根据下述详细的描述而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更明确。这些附图如下:
[0015]图1是具备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图。
[0016]图2是具备驱动传递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0017]图3的(a)~(c)是驱动传递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4的(a)~(c)是驱动传递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0019]图5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0]图6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1]图7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2]图8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3]图9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4]图10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5]图11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6]图12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27]图13的(a)~(c)是变更例中的磁传递体的结构图。
[0028]图14是变更例中的转子和驱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0029]图15是变更例中的转子和驱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0030]图16是变更例中的从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0031]图17是变更例中的从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0032]图18是变更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0033]图19是变更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0034]图20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35]图21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36]图22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37]图23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38]图24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39]图25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0]图26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1]图27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2]图28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3]图29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4]图30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5]图31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0046]图32是变更例中的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驱动传递装置,该驱动传递装置(41)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45)和从动侧旋转体(47)经由隔壁部件(34)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驱动侧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33)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5n、45s);多个磁传递部(46、46x),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7n、47s),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2.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32)具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40、40x);以及驱动传递装置(41),该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45)和从动侧旋转体(47)经由隔壁部件(34)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作为驱动侧的所述电机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33)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5n、45s);多个磁传递部(46、46x),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7n、47s),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部件具有凹部(34d)或者贯通孔(34f),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是由磁性金属材料构成的磁传递体(46),该磁传递体(46)组装于所述凹部或者贯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部件具有凹部或者贯通孔,所述磁传递部通过使用了磁性金属材料的磁传递体相对于所述凹部或者贯通孔的直接成形而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具有贯通孔,所述磁传递体装入于所述贯通孔,所述隔壁部件包含罩部件(36),该罩部件以至少封堵所述贯通孔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隔壁部件进行装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田真治中岛登志久洗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