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84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其包括船体、动力组件及救援组件,动力组件包括电源、控制器及推进器,电源及控制器分别设置于船体内,且电源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推进器设置于船体的尾部,且推进器分别与电源及控制器电性连接,救援组件包括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依次设置于船体上,且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分别设置有间隔。如此,通过本申请的无人船将救援组件进行定点投送,能够实现对水域持续巡航、快速救援,而且无人船艇体积小巧,能够适用于狭窄的水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救援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救援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救援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域辽阔,尽管相关部门每年都宣传水上安全知识,但是依然无法杜绝相关的事故。因此在各水域中,无论是湖泊还是江河,都会有大量的巡逻人员进行巡逻。
[0003]然而,目前这种由人工进行巡逻救援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由于水网发达,而巡逻人员配备人数往往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水域,而且巡逻人员会产生疲惫,容易出现漏巡的情况,特别是在雨季多发时节,水灾害增加,更加暴露了难以及时巡逻救援的问题;其次,对于水域狭窄的地方,人为控制的船艇难以进入事发区域,由此会导致救援不及时而失败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持续巡逻、快速救援、能够适应狭窄水域的自动船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巡逻、快速救援、能够适应狭窄水域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包括:
[0007]船体;
[0008]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源、控制器及推进器,所述电源及所述控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船体内,且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推进器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尾部,且所述推进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及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及
[0009]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所述消防水枪、所述急救箱及所述救生圈依次设置于所述船体上,且所述消防水枪、所述急救箱及所述救生圈分别设置有间隔。
[0010]优选地,所述船体上开设有收容槽及敞口舱,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船体的顶面,所述敞口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尾部,所述急救箱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救生圈位于所述敞口舱内。
[0011]优选地,所述救援组件还包括折叠式救生包,所述折叠式救生包位于所述敞口舱内,且所述折叠式救生包位于所述救生圈及所述急救箱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横跨所述船体的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救援组件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扬声器朝向船体的头部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救援组件还包括警报灯,所述警报灯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0015]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信号天线,所述信号天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与所述敞口舱相邻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防护栏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护栏杆分别位于所述敞口舱的两侧。
[0018]优选地,所述船体的四周环绕设置有防撞胶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包括船体、动力组件及救援组件,动力组件包括电源、控制器及推进器,电源及控制器分别设置于船体内,且电源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推进器设置于船体的尾部,且推进器分别与电源及控制器电性连接,救援组件包括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依次设置于船体上,且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分别设置有间隔。如此,通过本申请的无人船将救援组件进行定点投送,能够实现对水域持续巡航、快速救援,而且无人船艇体积小巧,能够适用于狭窄的水域。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与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所示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一种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10,包括船体100、动力组件200及救援组件300,动力组件200包括电源、控制器及推进器210,电源及控制器分别设置于船体100内,且电源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推进器210设置于船体100的尾部,且推进器210分别与电源及控制器电性连接,救援组件300包括消防水枪310、急救箱320及救生圈330,消防水枪310、急救箱320及救生圈330依次设置于船体100上,且消防水枪310、急救箱320及救生圈330分别设置有间隔。
[0028]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组件200安装在船体100上,动力组件200用于推动船体100前行。具体地,在船体100的船尾位置的底部安装有推进器210,而在船体100内则安装电源及控制器,其中推进器210分别与电源及控制器通过导线实现电性连接,并且电源与控制器之间也通过导线实现电性连接。如此,利用控制器对推进器210进行控制。进一步地,在船体100的上顶面依次安装消防水枪310、急救箱320及救生圈330,其中消防水枪310位于船体100的船头位置处,且消防水枪310的枪口与船体100的船头朝向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船体100内还安装有水泵,其中水泵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器及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如此,利用控制器控制消防水枪310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10能够用于自动对失火船只等进行消防扑灭。进一步地,急救箱320安装在船体100上,且急救
箱320位于船体100的中间位置处,急救箱320内用于收纳急救用品,因此利用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10能够将急救用品进行定点输送。进一步地,在船体100的船尾位置处安装有救生圈330,如此,当有人不慎落水需要紧急救援时,通过控制本申请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10能够将救生圈330及时、快速地投送到待救援人员身边,需要注意的是,救生圈330位于船体100的尾部上,有利于进行投放。由于本申请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10为无人驾驶的船艇,因此能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能够实现对水域持续巡航,当发现事故时,能够实现快速救援,而且由于无须留置驾驶舱,因此船体100相比于常规的船艇更小巧,因此能够适用于狭窄的水域中。
[0029]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船体100上开设有收容槽110及敞口舱120,收容槽110位于船体100的顶面,敞口舱120位于船体100的尾部,急救箱320容置于收容槽110内,救生圈330位于敞口舱120内。
[003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船体100上开设收容槽110,然后将急救箱320放置于收容槽110内,使得急救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源、控制器及推进器,所述电源及所述控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船体内,且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推进器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尾部,且所述推进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及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及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消防水枪、急救箱及救生圈,所述消防水枪、所述急救箱及所述救生圈依次设置于所述船体上,且所述消防水枪、所述急救箱及所述救生圈分别设置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开设有收容槽及敞口舱,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船体的顶面,所述敞口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尾部,所述急救箱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救生圈位于所述敞口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消防救援巡逻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组件还包括折叠式救生包,所述折叠式救生包位于所述敞口舱内,且所述折叠式救生包位于所述救生圈及所述急救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驿星乔馨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超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