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4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持续长时间工作、整体质量轻且运行平衡性能好的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船体、两组自扶正片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的监控装置,所述主船体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弧形连接翼,所述主船体的尾部和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所述弧形连接翼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板,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和若干所述太阳能板均与所述主船体内设置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翼的前端呈梭形,所述弧形连接翼的两侧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体作业设备的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


[000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体作业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无人船已作为一种水体探测、水下地形测绘等水体作业设备被开发使用,能够代替人工作业,首先提高作业安全,人员无需进入水体或搭乘船只进行作业,通过设定任务使无人船感觉定位、传感器等设施实现自动化作业,人员只需在控制中心进行观察监控即可;另外,能够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速度,无人船体积小巧大大降低运行所需的能源需求,同时能够保证在水体中移动速度,进而实现快速作业。
[0003]然而传统的无人船通常为单体船结构,通过将船体扩大实现保证船体的平衡,然而这会增加船体的质量,导致成本增加。同时传统的无人船通常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进行充电,无法保证长时间的需要,需要在工作一定时长后回到起点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持续长时间工作、整体质量轻且运行平衡性能好的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主船体、两组自扶正片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的监控装置,所述主船体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弧形连接翼,所述主船体的尾部和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所述弧形连接翼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板,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和若干所述太阳能板均与所述主船体内设置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翼的前端呈梭形,所述弧形连接翼的两侧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连接。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进而实现在航行中通过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的浮力实现所述主船体的自动校正,保证主船体的航行稳定性。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所述第二推进器均用于提供动力以及在转向时提供转向力。通过一体成型的所述弧形连接翼进行气流和水流导引,进而避免水流长时间积蓄在所述主船体上,同时对气流进行导引降低阻力。通过设置在所述弧形连接翼上的若干太阳能板在外出作业时提供电能,进而保证动力电池的电量,实现长时间在外作业。同时通过所述弧形连接翼作为连接结构,且通过弧形结构将航行时的受力均匀分布在所述主船体上,进而保证船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前端呈梭形并设置有两侧端的设计,形成类三角形结构,进而保证降低船体航行阻力的情况下保证船体结构强度。
[0007]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弧形连接翼的前端和两侧端均向下弯曲,所述弧形连接翼的两侧端分别通过连接柱与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连接。
[0008]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前端和两侧端均向下弯曲的设计,进而形成类球形的拱状结构,进而实现对水流或气流进行导引,使得冲上所述弧形连接翼的水能顺着弧面下滑,以及在航行时进行气流的导引降低气阻。另外,前端的向下弯曲的设计使得船体在航行
时受气流作用在弧面上的力,将所述主船体向下压入水中,降低船体浮起高度,保证船体的航行稳定性。
[0009]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主船体的前端设置有后倾型船首,所述后倾型船首的底部设置有球鼻结构,所述弧形连接翼的前端设有弧形导引结构,所述弧形连接翼的前端与所述后倾型船首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间距。
[0010]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后倾型船首,即船首自船体底部向后倾斜向上的设计,同时设置有球鼻结构,进而减小了兴波阻力,以及保证船体的流线形。在所述弧形连接翼的前端与所述后倾型船首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一间距,进而避免海浪直接撞击所述弧形连接翼的端部造成大幅损耗。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后倾型船首呈斜棱角状。
[0012]由上述方案可见,采用斜棱角状的结构进行破浪,降低航行阻力,提高船体航行速度。
[0013]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台、中间面板以及顶部安装块,所述连接台与所述主船体一体成型,所述中间面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台的顶部,所述顶部安装块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中间面板上,所述顶部安装块上设置有图像传感器、通信天线、定位器以及指示灯,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通信天线、所述定位器以及所述指示灯均与所述主船体内的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
[0014]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连接台和所述中间面板作为中间连接件,进行所述顶部安装块的支撑。所述图像传感器为摄像头模组,用于获取航行作业时周围环境的图像。所述通信天线和定位器用于进行通信和卫星定位。所述指示灯用于工作状态的反馈。
[001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中间面板上也设置有若干与动力电池电连接的太阳能板。
[001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中间面板上也设置若干太阳能板,进而提高外出作业的续航能力。
[0017]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若干所述太阳能板密封装配在透光封装结构中。
[0018]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透光封装结构在保证透光的同时保证将海水与太阳能板隔离。
[0019]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透光封装结构包括通光亚力克壳体,所述通光亚力克壳体的边缘通过密封胶封装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板上。
[0020]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接台的前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斜面。
[002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导流斜面进行气流的导引,同时在海水冲上时进行导流。
[002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推进器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推进器的口径。
[0023]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一推进器用于主要动力推进,所述第二推进器用于辅助转向。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主船体1、两组自扶正片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监控装置,所述主船体1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弧形连接翼3,所述主船体1的尾部和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4和第二推进器5,所述弧形连接翼3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板6,所述第一推进器4、所述第二推进器5和若干所述太阳能板6均与所述主船体1内设置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前端呈梭形,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两侧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连接。所述第一推进器4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推进器5的口径。所述主船体1的后端设置有装载槽14,所述装载槽14用于装载物资进行运输。所述主船体1的底部为平底结构。所述自扶正片体2的前端设置有破浪角15,所述自扶正片体2的底部棱角状导流结构。所述自扶正片体2的底部高于所述主船体1的底部。所述主船体1的尾部共设有两组所述第一推进器4,两组所述第一推进器4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的两侧。所述自扶正片体2上共设有一组所述第二推进器5。
[0026]作业时,通过所述第一推进器4和所述第二推进器5为所述主船体1提供动力,其中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的所述第二推进器5提供转向辅助力。且在航行作业过程中,通过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提供浮力保证所述主船体1的平衡。在作业工程中通过所述太阳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船体(1)、两组自扶正片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监控装置,所述主船体(1)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弧形连接翼(3),所述主船体(1)的尾部和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4)和第二推进器(5),所述弧形连接翼(3)上设置有若干太阳能板(6),所述第一推进器(4)、所述第二推进器(5)和若干所述太阳能板(6)均与所述主船体(1)内设置的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前端呈梭形,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两侧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前端和两侧端均向下弯曲,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两侧端分别通过连接柱(7)与两组所述自扶正片体(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的前端设置有后倾型船首(8),所述后倾型船首(8)的底部设置有球鼻结构(9),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前端设有弧形导引结构(10),所述弧形连接翼(3)的前端与所述后倾型船首(8)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一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扶正的半潜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倾型船首(8)呈斜棱角状。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明李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超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