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78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包括底座、两L型侧板、安装架和转接座,两述L型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正面且对称分布在两侧,每一L型侧板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安装架的两侧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底座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块;安装架安装有上下延伸的导柱;安装架包括位于正面的前安装板,前安装板设有多个从上到下均匀间隔的第三调节孔,转接座设有多组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置的第四调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上下高度调节很方便,且该结构强度高,所以该装置可以调整来达到各种车姿状态,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模型,通用性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期外观造型非常重要,在汽车前期开发过程中往往对轴距和轴距极为关注;很多汽车模型在外观造型评审过程中也对车轮与地面的距离要求一定的调整。
[0003]但是一般的汽车模型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对车轮与地面的距离进行调节,会导致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把整个方案推翻。
[0004]另外,在汽车模型中很多模型在研发过程中需要选择几个不同规格轮胎进行试装确认,而现有的汽车模型只能安装一种尺寸规格的车轮,这样就不便于在汽车先期开发的时候尝试不同规格轮胎试验以得到充分的数据。
[0005]目前汽车模型安装各种不同规格的车轮很不方便,有时车轮安装后前后轴距不对,还有就是上下高度不对,导致整个车模型姿状态不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这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车轮的上下高度调节很方便,且该结构强度高,所以该装置可以调整来达到各种车姿状态,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模型,通用性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包括底座、两L型侧板、安装架和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另一侧安装用于安装车轮的法兰盘;
[0008]定义底座靠近转接座的那侧为正面,两所述L型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正面且对称分布在两侧,每一L型侧板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实现所述安装架和所述L型侧板在不同高度方向的相对固定;
[0009]所述底座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块,所述导块具有上下延伸的空腔;安装架安装有上下延伸的导柱,所述导柱能够穿过所述导块的空腔,并带动安装架上下移动;
[0010]所述安装架包括位于正面的前安装板,所述前安装板设有多个从上到下均匀间隔的第三调节孔,所述转接座设有多组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置的第四调节孔,通过第二调节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三调节孔和第四调节孔实现所述安装架和所转接座在不同高度方向的相对固定。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架还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两侧安装板,所述导柱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安装板,且下端穿过所述下安装板。
[0012]进一步地说,所述侧安装板的正面设有一列所述第二调节孔,且所述侧安装板的
侧面也设有一列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调节孔和侧安装板的侧面的第二调节孔将所述侧安装板安装,以及通过第三调节螺栓穿过侧安装板的正面的第二调节孔和L型侧板的另一列第一调节孔将侧安装板安装固定。
[0013]进一步地说,所述法兰盘设有多圈用于安装不同规格车轮的轮毂的安装孔。
[0014]进一步地说,相邻两所述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之间的距离均为 15

25mm;相邻两所述第三调节孔和第四调节孔之间的距离也为15

25mm。
[0015]进一步地说,所述安装架且两侧安装板的内侧皆为具有条形腔的支架。
[0016]进一步地说,所述转接座的中间位置为凸出的圆形腔体,所述圆形腔体的外周面与转接座本体之间设有多个三角形的加强板。
[0017]进一步地说,所述加强板设有三个,且均匀间隔设置。
[0018]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安装板、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还设有多列第三调节孔。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的这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车轮的上下高度调节很方便,且车轮上下调节的高度范围比较大,所以该装置可以调整来达到各种车姿状态,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汽车模型,通用性强;
[0021]再者,该装置通过将车轮安装于法兰盘的距离中心不同距离的安装孔即可实现不同轮径大小的车轮的安装,十分方便;
[0022]再者,由于第三调节孔设有多行多列,所以通过第二调节螺栓以及多个第三调节孔和第四调节孔的配合,除了能实现车轮上下高度的调节,还能实现前后车轮距的调整;
[0023]综上,这种用于汽车模型调节轮距和轴距装置,能更好方便设计师对前后轮距及车姿状态和车轮离地高度多个方案进行对比,找出最佳技术方案。
[002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D

D向剖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9]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0030]底座1、导块11;
[0031]L型侧板2、第一调节孔21;
[0032]转接座3、第四调节孔31、圆形腔体32、加强板33;
[0033]第二调节孔41、导柱42、前安装板43、第三调节孔431、上安装板44、下安装板45、侧安装板46;
[0034]第一调节螺栓5;
[0035]第三调节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0037]实施例: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底座1、两L型侧板2、安装架和转接座3,所述转接座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另一侧安装用于安装车轮的法兰盘(图未示意);
[0038]定义底座靠近转接座的那侧为正面,两所述L型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正面且对称分布在两侧,每一L型侧板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1,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4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5穿过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实现所述安装架和所述L型侧板在不同高度方向的相对固定;
[0039]所述底座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块11,所述导块具有上下延伸的空腔;安装架安装有上下延伸的导柱42,所述导柱能够穿过所述导块的空腔,并带动安装架上下移动;
[0040]所述安装架包括位于正面的前安装板43,所述前安装板设有多个从上到下均匀间隔的第三调节孔431,所述转接座设有多组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置的第四调节孔31,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图未示意)穿过对应的第三调节孔和第四调节孔实现所述安装架和所转接座在不同高度方向的相对固定。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L型侧板(2)、安装架和转接座(3),所述转接座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另一侧安装用于安装车轮的法兰盘;定义底座靠近转接座的那侧为正面,两所述L型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正面且对称分布在两侧,每一L型侧板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1),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4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5)穿过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实现所述安装架和所述L型侧板在不同高度方向的相对固定;所述底座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块(11),所述导块具有上下延伸的空腔;安装架安装有上下延伸的导柱(42),所述导柱能够穿过所述导块的空腔,并带动安装架上下移动;所述安装架包括位于正面的前安装板(43),所述前安装板设有多个从上到下均匀间隔的第三调节孔(431),所述转接座设有多组从上到下均匀间隔设置的第四调节孔(31),通过第二调节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三调节孔和第四调节孔实现所述安装架和所转接座在不同高度方向的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上安装板(44)、下安装板(45)和两侧安装板(46),所述导柱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安装板,且下端穿过所述下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型的车轮上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板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适途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