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560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暖风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暖风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暖风芯体和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发动机和暖风芯体串联连接,第一换热通路与暖风芯体并联连接;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电池选择性地与第二换热通路串联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将暖风热管理系统与电池热管理系统连通,使得发动机和电池所产生的多余热量得到利用,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常会产出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通常是使用散热系统进行逸散。这样的话,由于未能较好利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提升车辆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能够合理利用车辆内的多余热量,从而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内设有如上所示的热管理系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暖风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暖风芯体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暖风芯体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通路与所述暖风芯体并联连接;以及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所述电池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串联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将暖风热管理系统与电池热管理系统连通,使得发动机和电池所产生的多余热量得到利用,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一端,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另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另一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和水加热器,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水加热器串联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直连支路、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所述直连支路与所述发动机并联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一端和所述直连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四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另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直连支路的另一端。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蒸发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通路和第四换热通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三换热通路串联连接且共同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蒸发器并联连接,所述电池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四换热通路串联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五三通阀和第六三通阀,所述第五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的一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通路的一端,所述第六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通路的另一端。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两组,两组所述电池并联连接,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七三通阀和第八三通阀,所述第七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一端和两组所述电池的一端,所述第八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另一端和两组所述电池的另一端。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分别与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相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九三通阀,所述第九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相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内设有如上所示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合理利用发动机和电池上所产生的多余热量,并使其作用到电池或者暖风芯体上,从而节约能源,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热管理系统10,
[0022]暖风热管理系统100,第一三通阀101,第二三通阀102,第三三通阀103,第四三通阀104,发动机110,暖风芯体120,第一换热器130,第一换热通路131,第二换热通路132,第一水泵140,水加热器150,直连支路160,
[0023]电池热管理系统200,第五三通阀201,第六三通阀202,第七三通阀203,第八三通阀204,电池210,
[0024]空调系统300,压缩机310,冷凝器320,蒸发器330,第一节流元件340,第二节流元件350,第二换热器360,第三换热通路361,第四换热通路362,
[0025]第一水箱400,第九三通阀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7]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10,包括:暖风热管理系统100和电池热管理系统20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10适于设置在包括混动卡车
或者电动卡车。
[0028]具体来说,暖风热管理系统100包括:发动机110、暖风芯体120和第一换热器130,第一换热器130具有第一换热通路131和第二换热通路132,发动机110和暖风芯体120串联连接,第一换热通路131与暖风芯体120并联连接;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200包括:电池210,电池210选择性地与第二换热通路132串联连接。
[0029]可以理解的是,在发动机110的运行过程中适于产生多余热量,多余热量可以通入到暖风芯体120内,以增加暖风芯体120的制暖性能,或者,多余热量可以通入到电池210内,以对电池210进行加热,从而让电池210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仍可以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
[0030]具体来说就是,将发动机110所产生的多余热量适于传递到第一换热器130上,第一换热器130上具有第一换热通路131和第二换热通路132,热量适于通过第一换热通路131传递暖风芯体120的循环通路中,以使循环通路内所进行流转的能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暖风芯体120的制暖性能,亦或者,热量可以通过第二换热通路132传递到电池210上,以对电池210进行制热,从而让电池210的使用环境得到改善以满足电池210的使用需求,从而提升电池210的使用性能。当然,在电池210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吸收电池210部分所产生的热量,并将其作用到暖风芯体120处,以增加制暖性能。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10,通过将暖风热管理系统100与电池热管理系统200连通,使得发动机110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暖风热管理系统,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暖风芯体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暖风芯体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通路与所述暖风芯体并联连接;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所述电池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一端,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另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和水加热器,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水加热器串联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直连支路、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所述直连支路与所述发动机并联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一端和所述直连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四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另一端、所述暖风芯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直连支路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素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