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束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9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束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管线束安装结构包括:推力杆;垫块,垫块设置于推力杆的上方,垫块的一侧面设有第一进口且顶面设有第一出口,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连通形成第一通道,垫块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进口且顶面设有第二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连通形成第二通道;管线束,管线束设置于垫块的上方,管线束与推力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扎带,扎带环绕于推力杆且穿设于垫块,扎带的一端由第一进口穿入且从第一出口穿出,扎带的另一端由第二进口穿入且从第二出口穿出,扎带的两端在垫块的上方捆扎管线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具有管线束安装稳定、装配效率高、防止磨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线束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车辆在车架处配置结构较多,对于后悬推力杆为直推的配置结构,管线束利用扎带和橡胶块固定在推力杆上,但垫块虽然结构简单,但垫块处于推力杆和管线束之间,空间狭小,在垫块穿设扎带时操作不便,影响生产节拍,装配效率较低。并且垫块与推理杆接触的表面为线接触,可能会造成管线束转动的风险,导致管线束结构不稳定,并且还会加剧垫块与管线束以及扎带之间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线束安装结构,该管线束安装结构具有提高了装配效率和降低了装置损耗等优点。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管线束安装结构的车辆。

3、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管线束安装结构,包括:推力杆;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推力杆的上方,所述垫块的一侧面设有第一进口且顶面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垫块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进口且顶面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连通形成第二通道;管线束,所述管线束设置于所述垫块的上方,所述管线束与所述推力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扎带,所述扎带环绕于所述推力杆且穿设于所述垫块,所述扎带的一端由所述第一进口穿入且从所述第一出口穿出,所述扎带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进口穿入且从所述第二出口穿出,所述扎带的两端在所述垫块的上方捆扎所述管线束。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具有管线束安装稳定、装配效率高、防止磨损等优点。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垫块构的纵截面造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垫块的底面构造成与所述推力杆的外周面贴合的第一凹弧面。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垫块的顶面构造有第二凹弧面,所述管线束与所述第二凹弧面的位置对应。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垫块的中心处构造有沿竖直延伸的通孔。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通孔的上部连通。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由所述垫块的侧面向中心倾斜向上延伸,竖直段连接于所述倾斜段的上端且竖直延伸至所述垫块的顶面。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垫块构造成轴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对称设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垫块和所述扎带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垫块沿所述推力杆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扎带和所述垫块一一对应。

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管线束安装结构。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具有管线束安装稳定、装配效率高、防止磨损等优点。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构的纵截面造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底面构造成与所述推力杆的外周面贴合的第一凹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顶面构造有第二凹弧面,所述管线束与所述第二凹弧面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中心处构造有沿竖直延伸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通孔的上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由所述垫块的侧面向中心倾斜向上延伸,竖直段连接于所述倾斜段的上端且竖直延伸至所述垫块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构造成轴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和所述扎带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垫块沿所述推力杆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扎带和所述垫块一一对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构的纵截面造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底面构造成与所述推力杆的外周面贴合的第一凹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顶面构造有第二凹弧面,所述管线束与所述第二凹弧面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中心处构造有沿竖直延伸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通孔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万毛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