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73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其包括转轴模组和旋转驱动模组、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一侧的第一夹持模组、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另一侧的第二夹持模组,第一夹持模组包括固定于转轴模组一侧的第一框架、若干安装于第一框架上端的第一升降模组、若干安装于第一框架下端的第二升降模组、设于第一框架内并由第一升降模组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一夹板、设于第一框架内并由第二升降模组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二夹板,第一、第二夹板相对配合以夹紧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稳定夹住大尺寸玻璃,可有效防止出现大尺寸玻璃意外脱离而造成大尺寸玻璃损坏,甚至会造成工作人员受伤的现象,并可保证大尺寸玻璃翻转换面的质量,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Overturning mechanism for glass wi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擦拭
,特指一种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在制备时,一般都会在表面镀一层化学高分子材料,因为该化学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密度的化学特性,所以被应用在汽车美容领域,同时玻璃镀膜具有光泽度高、抗氧化、耐酸碱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在玻璃镀膜完成后,由于镀膜、检测等工序中难免会在玻璃镀膜上留下一定油污、指纹、白点及其它污渍需要擦拭干净,以保持玻璃镀膜的光洁度,这种擦拭工艺被称为白雾擦拭工艺。
[0003]市面上出现了机械擦拭设备,其是通过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对玻璃上料、搬运、擦拭及下料,以此提高玻璃擦拭的工作效率,也可降低成本,并且能够保证玻璃擦拭效果和质量。
[0004]但是,市面上的机械擦拭设备在对大尺寸玻璃进行传送过程中,在需要将大尺寸玻璃翻转换面时,由于大尺寸玻璃的面积大,重量也大,以致其所使用的翻转机构需要采用多个专用真空大吸盘吸附大尺寸玻璃,再将大尺寸玻璃进行翻转换向,此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具体而言,专用真空大吸盘吸附大尺寸玻璃时,可能会出现因缺气、漏气等原因造成专用真空大吸盘的吸附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稳定吸附大尺寸玻璃,导致大尺寸玻璃意外脱离而损坏,甚至会造成工作人员受伤。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提出了以下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包括转轴模组和用于驱动该转轴模组旋转的旋转驱动模组、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一侧的第一夹持模组、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另一侧的第二夹持模组,所述第一夹持模组包括有固定于该转轴模组一侧的第一框架、若干安装于该第一框架上端的第一升降模组、若干安装于该第一框架下端的第二升降模组、设置于第一框架内并由该第一升降模组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一夹板、设置于第一框架内并由该第二升降模组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二夹板,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配合以夹紧玻璃;所述第二夹持模组的结构与第一夹持模组的结构相同。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升降模组为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一框架上端,且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入于第一框架内,并与第一夹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模组为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一框架下端,且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于第一框架内,并与第二夹板下端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有固定于转轴模组一侧的第一基座、安装于该第一基座侧面上端的第一连接板、安装于该第一基座侧面下端的第二连接
板以及固定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另一端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升降模组固定于第一连接板上,该第二升降模组固定于第二连接板下端。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基座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垫块,该第一垫块上端与第一连接片下端面接触,并固定连接;该第一垫块下端与第二连接板上端面接触,并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片为呈半方框状的金属片,该金属片上下两端分别包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另一端的外部,并通过螺丝锁固。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模组两端分别安装于一立柱上,并可相对立柱旋转,且该立柱与转轴模组组成一龙门架结构;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有安装于立柱上并用于驱动该转轴模组旋转的减速机和与该减速机配合的电机。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模组包括有位于外部并且呈矩形或正方形的型材,该型材外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基座安装于该安装槽中,并通过螺丝锁固。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龙门架结构横跨安装于输送装置上;该输送装置上包括有底座以及对称安装于该底座上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包括有固定于底座上的基架、多根穿设于该基架中的转动轴、多个安装于该转动轴上的滚轮和用于驱动多根转动轴同步旋转的螺旋齿同步传动模组及用于控制螺旋齿同步传动模组工作的电机组件,所述转动轴之间形成有可供所述第一夹持模组或第二夹持模组穿过的间隔。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每个第一夹持模组中的第一升降模组驱动该第一夹板上升,且该第二升降模组驱动第二夹板下降,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张开以形成足够宽的间隔,大尺寸玻璃进入该间隔后;由第一升降模组驱动该第一夹板下降,且该第二升降模组驱动第二夹板上升,使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配合以夹紧玻璃,即多个第一夹持模组同时夹住同一块大尺寸玻璃;第二夹持模组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夹持住一块大尺寸玻璃,完成后,由旋转驱动模组驱动该转轴模组及其两侧的第一夹持模组和第二夹持模组同步转动180
°
,使大尺寸玻璃的底面朝上,完成大尺寸玻璃翻转换面,本技术采用多个第一夹持模组或第二夹持模组同时夹紧同一块大尺寸玻璃,其能够稳定的夹住大尺寸玻璃,可有效防止出现大尺寸玻璃意外脱离而造成大尺寸玻璃损坏,甚至会造成工作人员受伤的现象,并可保证大尺寸玻璃翻转换面的质量,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与输送装置的装配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见图1

2所示,为一种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其包括转轴模组1和用于驱动该转轴模组1旋转的旋转驱动模组2、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1一侧的第一夹持模组3、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1另一侧的第二夹持模组4,所述第一夹持模组3包括有固定于该转轴模组1一侧的
第一框架31、若干安装于该第一框架31上端的第一升降模组32、若干安装于该第一框架31下端的第二升降模组33、设置于第一框架31内并由该第一升降模组32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一夹板34、设置于第一框架31内并由该第二升降模组33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二夹板35,该第一夹板34和第二夹板35相对配合以夹紧玻璃;所述第二夹持模组4的结构与第一夹持模组3的结构相同。本技术在使用时,每个第一夹持模组3中的第一升降模组32驱动该第一夹板34上升,且该第二升降模组33驱动第二夹板35下降,使第一夹板34和第二夹板35相对张开以形成足够宽的间隔,大尺寸玻璃100进入该间隔后;由第一升降模组32驱动该第一夹板34下降,且该第二升降模组33驱动第二夹板35上升,使该第一夹板34和第二夹板35相对配合以夹紧玻璃,即多个第一夹持模组3同时夹住同一块大尺寸玻璃100;第二夹持模组4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夹持住一块大尺寸玻璃100,完成后,由旋转驱动模组2驱动该转轴模组1及其两侧的第一夹持模组3和第二夹持模组4同步转动18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轴模组(1)和用于驱动该转轴模组(1)旋转的旋转驱动模组(2)、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1)一侧的第一夹持模组(3)、多个安装于转轴模组(1)另一侧的第二夹持模组(4),所述第一夹持模组(3)包括有固定于该转轴模组(1)一侧的第一框架(31)、若干安装于该第一框架(31)上端的第一升降模组(32)、若干安装于该第一框架(31)下端的第二升降模组(33)、设置于第一框架(31)内并由该第一升降模组(32)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一夹板(34)、设置于第一框架(31)内并由该第二升降模组(33)驱动以实现升降的第二夹板(35),该第一夹板(34)和第二夹板(35)相对配合以夹紧玻璃;所述第二夹持模组(4)的结构与第一夹持模组(3)的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模组(32)为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一框架(31)上端,且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入于第一框架(31)内,并与第一夹板(3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模组(33)为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一框架(31)下端,且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于第一框架(31)内,并与第二夹板(35)下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31)包括有固定于转轴模组(1)一侧的第一基座(311)、安装于该第一基座(311)侧面上端的第一连接板(312)、安装于该第一基座(311)侧面下端的第二连接板(313)以及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12)和第二连接板(313)另一端的第一连接片(314),所述第一升降模组(32)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12)上,该第二升降模组(33)固定于第二连接板(313)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擦拭机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311)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聚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