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热管总成及其夹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50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热管总成及其夹持件,包括一管体及一夹持件,该管体具有一压扁段比该管体的其余部位的管径还薄,以使该管体可浮动调整形成一高低位置差的错位设置,该夹持件套设在该管体的压扁段,具有对称地设置的两弹性夹臂夹持在该压扁段的相对两外侧,如此固持该压扁段,防止该高低位置差的错位设置的管体因变形而造成毛细力效率的降低或失能。的管体因变形而造成毛细力效率的降低或失能。的管体因变形而造成毛细力效率的降低或失能。

Floating heat pipe assembly and its clamp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热管总成及其夹持件


[0001]本技术涉及热管领域,尤其指一种浮动热管总成及其夹持件。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是一种中空的金属管体,且于管体的腔内填充有适量的一工作流体。热管的散热原理是凭借工作流体的二相变化,也就是工作流体会先在管体一端的一蒸发段所相应的热源上进行吸热形成汽化,而从液态相变成气态,并于管体内扩散与传递热量通过一绝热段至管体另一端的一冷凝段上,来达到远端传热的目的。
[0003]而一般现有的热管通常会搭配散热单元(诸如扣接式鳍片组或铝挤型鳍片组或散热器)构成一散热模块,以组设在一电子装置(如电脑、伺服器或通讯机箱、手机或手持装置)内来对机板上的发热源进行散热。
[0004]但是该电子装置机板上每一发热源的封装结构均有高度差(高低不一致)问题,令每一发热源彼此间形成有高低落差,使散热模块接触在所述发热源上的每一热管的蒸发段搭接或结合至散热器上会造成热管的二端呈高低差,但此高低落差的结合会造成热管的热传效率降低或失能;原因由在该热管的管体都为同一厚度的金属板材所制成,因此该热管的蒸发段、绝热段及冷凝段的厚度均一致;当有高低落差需求进行挠曲或弯折以调整蒸发段及冷凝段间的高度落差时,因金属材质的特性且板材厚度均一及内部毛细结构等问题,造成绝热段若扳动挠曲或弯折调整以符合高低落差的需求时,则会导致该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两边相互拉扯的桥接力造成绝热段(传输段)发生向内挤压或向外拉扯的变形更进一步造成内部毛细结构的崩裂或脱离热管内部壁面,致使热管热传散热效率不佳,甚至失效的问题。
[0005]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目的提供一种避免该浮动热管因高低落差连接产生的桥接力造成浮动热管的结构变形造成毛细力效率的降低或失能的浮动热管总成。
[0007]本技术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应用于浮动热管的夹持件,凭借该夹持件的套设在一管体的一压扁段,且该夹持件的两弹性夹臂夹持在该热管的压扁段的一上外侧及一下外侧,得以从管体的外部固持并加强该压扁段抵抗因高低落差设置的一桥接力。
[0008]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9]一管体,具有一前段及一后段,该前段及后段分别具有一管径,一压扁段位于该前段与该后段之间且具有一压扁管径,该压扁管径小于该前段及后段的管径,一管体腔室界定在该管体内且从该前段延伸通过该压扁段到该后段,该管体腔室内具有一毛细结构及一工作液体;
[0010]一夹持件,设在该管体的压扁段,具有对称地设置的两弹性夹臂及两连接臂,该两
弹性夹臂夹持在该压扁段的相对两外侧,该两连接臂连接在该两弹性夹臂之间。
[0011]该两弹性夹臂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具有两连接端及一最凸出段,该最凸出段位于该两连接端之间并且顶抵接触该管体的压扁段,该两连接臂分别位于该两弹性夹臂的两连接端并且呈左右对称地设置,且该两弹性夹臂及该两连接臂共同界定一弹性变形空间。
[0012]每一弹性夹臂相对该压扁段形成一弧凸状或一平凸状,且该两连接臂朝相对或相反该压扁段形成一弧凸状,且该弧凸状不接触该压扁段。
[0013]该两弹性夹臂对称地横向设置,该两连接臂对称地垂直设置,且该两弹行夹臂及该两连接臂是一体成型。
[0014]该压扁段的相对两外侧是一上外侧及一下外侧,且该前段及该后段凭借该压扁段浮动调整成一高低位置差的设置。
[0015]该前段及该后段分别具有一缩口端,该些缩口端分别从该前段及该后段朝该压扁段逐渐缩小管径以衔接在该压扁段的两边。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浮动热管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该浮动热管具有一管体,该管体的一局部构成一压扁段,该夹持件包含:
[0017]两弹性夹臂,上下对称地设置夹持在该热管的压扁段的一上外侧及一下外侧;
[0018]至少一连接臂,连接在该两弹性夹臂之间,以支撑该两弹性夹臂。
[0019]该两弹性夹臂分别具有两连接端及一最凸出段,该最凸出段在该两连接端之间并且顶抵接触该管体的压扁段,该至少一连接臂位于该两弹性夹臂的其中一连接端,且该两弹性夹臂及该至少一连接臂共同界定一弹性变形空间。
[0020]每一弹性夹臂相对该压扁段形成一弧凸状或一平凸状,且该至少一连接臂朝相对或相反该压扁段形成一弧凸状。
[0021]至少一连接臂包括两连接臂,该两连接臂分别位于该两弹性夹臂的两连接端而呈左右对称地设置且不接触该压扁段。
[0022]该管体具有位于该压扁段的两边的前段及后段,且该前段及该后段凭借该压扁段浮动调整成一高低位置差的设置。
[0023]该前段与该后段分别界定一管径,该压扁段位于该前段与该后段之间且界定一压扁管径,该压扁管径小于该前段以及后段的管径,一管体腔室界定在该管体内且从该前段延伸通过该压扁段到该后段,该管体腔室内具有一毛细结构及一工作液体。
[0024]本技术通过如此固持该压扁段,能够防止该高低位置差的错位设置的管体因变形而造成毛细力效率的降低或失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浮动热管总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浮动热管总成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夹持件设在该压扁段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4A为图2的浮动热管总成的长方向剖视示意图;
[0029]图4B为图4A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5A

图5C为本技术夹持件的各种实施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浮动热管总成的前段及后段调整成高低位置差的错位设置的示
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浮动热管总成10;管体11;前段111;缩口端1111;压扁段112;上外侧1121;下外侧1122;后段113;缩口端1131;管体腔室114;毛细结构115;工作液体116;管径D1、D3;压扁管径D2;夹持件12;弹性变形空间121;弹性夹臂122;连接端1221、1222;最凸出段1223;连接臂1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0034]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浮动热管总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浮动热管总成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持件设在该压扁段的剖视示意图;图4A为图2的浮动热管总成的长方向剖视示意图;图4B为图4A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浮动热管总成10包括一管体11及一夹持件12,该管体11例如为一圆型热管且为金属材质(例如金、银、铝、不锈钢、铜、钛或合金)构成,该管体11具有一前段111及一后段113,该前段111与该后段113之间具有一压扁段112衔接该前段111及该后段113。且该前段111及该后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管体,具有一前段及一后段,该前段及后段分别具有一管径,一压扁段位于该前段与该后段之间且具有一压扁管径,该压扁管径小于该前段及后段的管径,一管体腔室界定在该管体内且从该前段延伸通过该压扁段到该后段,该管体腔室内具有一毛细结构及一工作液体;一夹持件,设在该管体的压扁段,具有对称地设置的两弹性夹臂及两连接臂,该两弹性夹臂夹持在该压扁段的相对两外侧,该两连接臂连接在该两弹性夹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两弹性夹臂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具有两连接端及一最凸出段,该最凸出段位于该两连接端之间并且顶抵接触该管体的压扁段,该两连接臂分别位于该两弹性夹臂的两连接端并且呈左右对称地设置,且该两弹性夹臂及该两连接臂共同界定一弹性变形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夹臂相对该压扁段形成一弧凸状或一平凸状,且该两连接臂朝相对或相反该压扁段形成一弧凸状,且该弧凸状不接触该压扁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两弹性夹臂对称地横向设置,该两连接臂对称地垂直设置,且该两弹行夹臂及该两连接臂是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压扁段的相对两外侧是一上外侧及一下外侧,且该前段及该后段凭借该压扁段浮动调整成一高低位置差的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热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前段及该后段分别具有一缩口端,该些缩口端分别从该前段及该后段朝该压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