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60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包括D触发器单元、与门逻辑单元、驱动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D触发器单元和所述与门逻辑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门逻辑单元的另一端接驱动单元的一端,驱动单元的另一端接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接在驱动电压与高压继电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D触发器单元阻止数据未经许可的指定更新和变化,与门逻辑单元、驱动单元和开关单元保证信号的高传输质量,实现高压继电器稳定控制,能够防止主芯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死机复位,导致高压继电器驱动异常,出现高压继电器粘连损坏高压继电器。出现高压继电器粘连损坏高压继电器。出现高压继电器粘连损坏高压继电器。

A driving and holding circuit of high voltage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为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能源行业。作为依靠电能运转的汽车,电池系统(指电动汽车的电源)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汽车高压主回路高压继电器控制着电池系统的放电,该高压继电器的可靠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电动汽车在高压继电器粘连状态下工作将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如果高压继电器损坏或者发生粘连,电动汽车就会无法正常工作。因此,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需要保证高压继电器可靠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防止高压继电器驱动异常,出现高压继电器粘连。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包括D触发器单元、与门逻辑单元、驱动单元和开关单元;
[0006]所述D触发器单元包括分别与两个使能信号连接的双D触发器,双D触发器的脉冲输入端口接同一信号,双D触发器均连接到所述与门逻辑单元的一端,所述与门逻辑单元的另一端接驱动单元的一端,驱动单元的另一端接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接在驱动电压与高压继电器之间。
[0007]优点:本技术使用D触发器单元阻止数据未经许可的指定更新和变化,与门逻辑单元、驱动单元和开关单元保证信号的传输,实现高压继电器控制,能够防止主芯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死机复位,导致高压继电器驱动异常,出现高压继电器粘连损坏高压继电器。
[0008]优选地,所述D触发器单元包括触发器芯片IC4、触发器芯片IC5、电阻R237、电阻R238、电阻R239和电容C93;
[0009]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型号均为74AHCT1G79GW

Q100;
[0010]所述触发器芯片IC4的引脚1接使能信号HSD_EN2,触发器芯片IC5的引脚1接使能信号HSD_EN1;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2连接后通过电阻R239后接信号LATCH CLK;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3均接地;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4均与所述与门逻辑单元连接;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5连接后接电压VCC;
[0011]所述电阻R238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4与使能信号HSD_EN2之间,另一端接地;
[0012]所述电阻R237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5与使能信号HSD_EN1之间,另一端接地;
[0013]所述电容C93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5连线之间,另一端接地。
[0014]优选地,所述与门逻辑单元包括与门芯片IC11和电容C96;所述与门芯片IC11的型
号为74AHC1G08GW

Q100;
[0015]所述与门芯片IC11的引脚1接触发器芯片IC4的引脚4,引脚2接触发器芯片IC5的引脚4,引脚3接地,引脚4接驱动单元,引脚5接电压VCC;
[0016]所述电容C96接在电压VCC与地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电压VCC为5V的电压。
[0018]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T6和电阻R247;
[0019]所述三极管T6的基极接所述与门芯片IC11的引脚4,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247后接开关单元。
[0020]优选地,所述三极管T6的型号为SMUN5211T1G。
[0021]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MOS管T11;
[0022]所述MOS管T11的栅极接电阻R247,漏极接驱动电压,源极接高压继电器。
[0023]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8、瞬态二极管Z9和电阻R250;
[0024]所述稳压二极管Z8的阳极接MOS管T11的栅极,阴极接MOS管T11的漏极;
[0025]所述电阻R250与稳压二极管Z8并联;
[0026]所述瞬态二极管Z9的阳极接MOS管T11的源极,阴极接MOS管T11的漏极。
[0027]优选地,所述MOS管T11的型号为IPD50P04P413ATMA1。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D触发器单元阻止数据未经许可的指定更新和变化,与门逻辑单元、驱动单元和开关单元保证信号的传输,因此本技术的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稳定性高,控制系统原理简单,实现高压继电器控制,能够防止主芯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死机复位,导致高压继电器驱动异常,出现高压继电器粘连损坏高压继电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1]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包括D触发器单元1、与门逻辑单元2、驱动单元3和开关单元4;
[0033]D触发器单元1包括分别与两个使能信号连接的双D触发器,双D触发器的脉冲输入端口接同一信号,双D触发器均连接到与门逻辑单元2的一端,与门逻辑单元2的另一端接驱动单元3的一端,驱动单元3的另一端接开关单元4,开关单元4接在驱动电压与高压继电器之间。
[0034]具体的,D触发器单元1包括触发器芯片IC4、触发器芯片IC5、电阻R237(10k 1%)、
电阻R238(10k 1%)、电阻R239(100R 1%)和电容C9(3100nF25V 10%);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型号均为74AHCT1G79GW

Q100。
[0035]触发器芯片IC4的引脚1接使能信号HSD_EN2,触发器芯片IC5的引脚1接使能信号HSD_EN1;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2连接后通过电阻R239后接信号LATCH CLK;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3均接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4均与与门逻辑单元2连接;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5连接后接电压VCC。
[0036]电阻R238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4与使能信号HSD_EN2之间,另一端接地;电阻R237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5与使能信号HSD_EN1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93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5连线之间,另一端接地。
[0037]D触发器单元1是将信号保持的关键,D触发器单元1通过双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口(引脚1)关联使能信号HSD_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触发器单元(1)、与门逻辑单元(2)、驱动单元(3)和开关单元(4);所述D触发器单元(1)包括分别与两个使能信号连接的双D触发器,双D触发器的脉冲输入端口接同一信号,双D触发器均连接到所述与门逻辑单元(2)的一端,所述与门逻辑单元(2)的另一端接驱动单元(3)的一端,驱动单元(3)的另一端接开关单元(4),所述开关单元(4)接在驱动电压与高压继电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触发器单元(1)包括触发器芯片IC4、触发器芯片IC5、电阻R237、电阻R238、电阻R239和电容C93;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型号均为74AHCT1G79GW

Q100;所述触发器芯片IC4的引脚1接使能信号HSD_EN2,触发器芯片IC5的引脚1接使能信号HSD_EN1;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2连接后通过电阻R239后接信号LATCH CLK;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3均接地;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4均与所述与门逻辑单元(2)连接;所述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5连接后接电压VCC;所述电阻R238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4与使能信号HSD_EN2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37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5与使能信号HSD_EN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93一端接在触发器芯片IC4和IC5的引脚5连线之间,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继电器驱动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逻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勇成李雷胡攀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