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71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一种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具有一控制单元、一霍尔组件、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一马达及配合数个电阻、电容、二极管及晶体管。如此,通过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感测环境温度并回授给马达以控制转速,维持系统环境温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一种马达控制电路,尤指一种可使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NTC n507020tiv50t50mp50r20tur50 co506060ici50nt)感测一马达的运转环境温度并回授控制马达转速的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已知的马达控制电路(如图6所示),该控制单元70的第一、二接脚连接有一霍尔组件20,且于该第六、九接脚连接有一马达30,并于该马达30连接有一二极管40,该二极管40系连接有一第一电阻50并与第十四接脚连接,另于该第十四接脚连接有一第二电阻60,该第二电阻60系与霍尔组件20连接。如此,构成一马达控制电路。虽然上述的马达控制电路可控制马达30的激活及关闭,但是该一马达30仅以一二极管40及第一电阻50与第十四接脚连接形成一简单的控制电路,且仅以固定电流供给马达30,故使该马达30只能以定速(高速)作运转,因此,倘若环境温度过高时,该控制电路并无法做任何因应的措施,进而导致整体系统及控制单元70过热而产生整体系统无法运转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使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感测一马达的运转环境温度并回授控制马达转速的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从而避免由于温度过高使得马达烧坏的现象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该控制单元连接的一霍尔组件、一逆向保护电路及降压、一晶体管放大电路、一消除磁噪音及保护电路与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及温控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是用来作为控制电路的中枢,且该控制单元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脚;所述霍尔组件是用来侦测马达转子的位置,可借此得知马达运转状况;所述逆向保护电路及降压是用来防止逆向电压反馈,同时也有防治万一连接头插反时,保护线路控制单元使其不致损坏,使进控制单元的电压保持在可接受范围;所述晶体管放大电路可使输出固定功率的控制单元,达到输出功率加强变大,做为放大的功能;该消除磁噪音及保护电路是用来防止线圈端的反电动势,其主要功能为定压,将反电动势抑制在同一电压之下,同时,两电感间所造成的些微磁噪音也由此电路吸收;所述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及温控线路是单纯利用来感应温度,再利用电压差去比较来作开关,使转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为L301868M芯片,或其它功能与L301868M芯片类似的单芯片组件。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接脚与该霍尔组件连接,且该控制单元的第一接脚与霍尔组件的第四接脚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接脚与霍尔组件的第二接脚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接脚连接有一第一电容,并与该霍尔组件的第三接脚连接后接地。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六接脚连接有一第一、二、三及第四电阻,并通过该第四电阻与控制单元的第九接脚连接,而该第一、二电阻间连接一第三晶体管的基极,并于该第三、四电阻间连接有一第四晶体管的基极,且该第三、四晶体管的射极间连接一第一二极管,该第一二极管与电源连接,又该第三、四晶体管的集极连接有一马达,该马达并连接有一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且该第一及第二二极管间连接有一齐纳二极管,该齐纳二极管另连接有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连接有一第五、六及第七电阻,而该第六电阻连接于该齐纳二极管,且该第七电阻与电源连接,另于该第五及第七电阻间连接一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该第一晶体管的集极连接一第八电阻,射极则连接一第四二极管,又该第四二极管分别连接有一第九电阻及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而该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与电源及一连接器的第三接脚连接,而该连接器的第二接脚与该第九电阻连接后进行接地。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七接脚接地;该控制单元的第十接脚与第十一接脚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三接脚与该连接器的第一接脚连接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四接脚连接一第十电阻,第十电阻与霍尔组件的第一接脚连接,且该第十四接脚另连接有一与电源连接的第十一电阻及一用以接地的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与该控制单元的第七接脚连接。本技术以L301868M做为实施例,但并非限定本技术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由SOC(Syst50m on Chip)技术、单芯片(Sin70150 Chip)技术或硬件描述语言等相关技术建构而成,就L301868M做为控制单元为例其中该控制单元的第一接脚(IN-)连接有一霍尔组件,且该控制单元的第一接脚系与霍尔组件的第四接脚(IN-)连接;该控制单元之第二接脚(IN+)与上述霍尔组件的第二接脚(IN+)连接;该控制单元的第三接脚(CT)连接有一第一电容,并与该霍尔组件的第三接脚连接后接地;该控制单元的第六接脚(OUT1)连接有一第一、二、三及第四电阻,并通过该第四电阻与控制单元的第九接脚(OUT2)连接,而该第一、二电阻间连接一第三晶体管的基极,并于该第三、四电阻间连接有一第四晶体管的基极,且该第三、四晶体管之射极间连接一第一二极管,该第一二极管与电源连接,又该第三、四晶体管的集极连接有一马达,该马达并连接有一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且该第一及第二二极管间连接有一齐纳二极管(Z50n50r40io4050),该齐纳二极管另连接有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连接有一第五、六及第七电阻,而该第六电阻连接于该齐纳二极管,且该第七电阻与电源连接,另于该第五及第七电阻间连接一第一晶体管之基极,该第一晶体管的集极连接一第八电阻,射极则连接一第四二极管,又该第四二极管分别连接有一第九电阻及一具负温度系数之温度感测组件(NTC n507020tiv50 t50mp50r20tur50co506060ici50nt),而该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与电源及一连接器的第三接脚连接,而该连接器的第二接脚与该第九电阻连接后进行接地;该控制单元的第七接脚(70N40)为接地;该控制单元的第十接脚(Z1)与第十一接脚(Z2)连接;该控制单元的第十三接脚(R40)与该连接器的第一接脚连接连接;该控制单元的第十四接脚(VIN)连接一第十电阻,第十电阻与霍尔组件的第一接脚连接,且该第十四接脚另连接有一与电源连接的第十一电阻及一用以接地的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与该控制单元的第七接脚连接;如是,通过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感测一马达的运转温度并回授适当的电流,借此控制马达运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使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感测一马达的运转环境温度并回授控制马达转速的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从而避免由于温度过高使得马达烧坏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方块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控制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马达于低转速时的电流波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马达于高转速时的电流波形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例说明本技术部分逆向保护电路及降压1晶体管放大电路101 消除磁噪音及保护电路102温控线路103控制单元10霍尔组件11负温度系数之温度感测组件12马达13第一电阻141第二电阻142第三电阻143第四电阻144第五电阻145第六电阻146第七电阻147第八电阻148第九电阻149第十电阻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的无刷马达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该控制单元连接的一霍尔组件、一逆向保护电路及降压、一晶体管放大电路、一消除磁噪音及保护电路与一具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及温控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是用来作为控制电路的中枢,且该控制单元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脚;所述霍尔组件是用来侦测马达转子的位置,可借此得知马达运转状况;所述逆向保护电路及降压是用来防止逆向电压反馈,同时也有防治万一连接头插反时,保护线路控制单元使其不致损坏,使进控制单元的电压保持在可接受范围;所述晶体管放大电路可使输出固定功率的控制单元,达到输出功率加强变大,做为放大的功能;所述消除磁噪音及保护电路是用来防止线圈端的反电动势,其主要功能为定压,将反电动势抑制在同一电压之下,同时,两电感间所造成的些微磁噪音也由此电路吸收;所述负温度系数的温度感测组件及温控线路是单纯利用来感应温度,再利用电压差去比较来作开关,使转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玄
申请(专利权)人: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