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85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是由一底座及数个由该底座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散热鳍片所构成,其中,该数个散热鳍片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呈一高低的落差状,也可于该未与底座连接的数个散热鳍片的端面开设有一长孔。如是,可使该散热器通过该一个以上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达到于组装时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使该散热器易于装设于计算机主机内部,进而有效散热的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散热器结构领域,尤指一种可通过一个以上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达到于组装时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使该散热器易于装设于计算机主机的内部,进而达到有效散热功效的散热器。技术背景一般已有技术的散热器,如图8所示,它于一座体3上向上延伸有数个散热鳍片31,而该数个散热鳍片31是由实心的金属板体所构成,且该数个散热鳍片31呈相同的预定高度设置于座体3上。当使用时,将该座体3贴覆于计算机主机内部的发热源处(如中央处理器),使该座体3吸收发热源的热能,而传递至数个散热鳍片31上以供散热的功效,另也可于该呈相同高度的数个散热鳍片31上设置有风扇(也可不设置风扇),使风扇将气流导至多数个散热鳍片31上,借以达到散热的功效。虽然上述的散热器可供计算机主机内部的发热源处达到散热的功效,但是由于该数个散热鳍片31是呈相同的预定高度设置于座体3上,所以当计算机主机的内部有设备扩充时,该数个散热鳍片31的高度便会影响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而使该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受限于该散热器,因此,一般已知的散热器并无法符合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散热器,可于组装时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使散热器易于装设在计算机主机内部,进而达到有效散热的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散热器,它由一底座和数个由该底座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散热鳍片所构成,该数个散热鳍片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呈一高低的落差状。所述的数个散热鳍片由金属板体所拗折而成;所述的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还可以分别由金属板体所拗折而成;所述的数个散热鳍片由一个以上的直板和数个呈上下交错连接于直板端缘的横板所构成;所述的散热鳍片还可以在未与底座连接的横板上开设有一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于组装时有效的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使散热器易于装设在计算机主机内部,进而达到有效散热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8是已知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例说明本技术部分散热器1、111、112、113、2、4底座11、21、41散热鳍片12、22、42直板121、221横板122、222散热区13、14、23、24、43、44长孔223已知技术部分座体3 散热鳍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散热器1是由一底座11及数个散热鳍片12所构成,而该数个散热鳍片12的一端面与该底座11的一端面连接,且呈向上延伸的型态,且该数个散热鳍片12是由金属板体所拗折而形成一个以上的直板121、以及数个呈上下交错连接于直板121端缘的横板122,并使该数个散热鳍片12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13、14,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13、14呈一高低的落差状,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13、14可依实际状况的所需而为不同的高低的落差,而形成不同状态的散热器111、112、113(如图3、图4、图5),如此,可通过该散热器1上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13、14,达到于该散热器1组装时可有效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即可通过该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13、14达到闪避,并配合主机板上的各电子组件及连接器),而不会受限于原本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空间,进而使该散热器1可易于装设于计算机主机的内部,而达到有效散热的功效。如图6所示的第五实施例,散热器2由一底座21及数个散热鳍片22所构成,而该数个散热鳍片22的一端面与该底座21的一端面连接,且呈向上延伸的型态,该数个散热鳍片22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23、24,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23、24呈一高低的落差状,且该数个散热鳍片22由金属板体拗折而形成一个以上的直板221、以及数个呈上下交错连接于直板221端缘的横板222,另于未与底座连接的横板222上开设有一长孔223,而该数个散热鳍片22上的长孔223于制作时,可先于横板222上开设所需的长孔223,之后再拗折形成具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23、24,或者数个散热鳍片22上的长孔于制作时,也可于横板222上开设所需的长孔223时,同时拗折形成具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23、24。如此,也可通过该散热器2上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23、24,达到于该散热器2组装时有效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即可通过该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达到闪避,并配合主机板上的各电子组件及连接器),而不会受限于原本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空间,进而使该散热器2可易于装设于计算机主机的内部,并可通过横板222上的长孔223达到通风的功效,以使提升该散热器2的散热功效,而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如图7所示,散热器3是由一底座41、及数个由该底座41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散热鳍片42所构成,该数个散热鳍片42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43、44,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43、44呈一高低的落差状,且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43、44分别由金属板体所拗折而成,待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43、44拗折成型之后,再分别设置于一底座41上,借以形成一散热器4。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它由一底座和数个由该底座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散热鳍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数个散热鳍片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呈一高低的落差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个散热鳍片由金属板体所拗折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还可以分别由金属板体所拗折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个散热鳍片由一个以上的直板和数个呈上下交错连接于直板端缘的横板所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鳍片还可以在未与底座连接的横板上开设有一长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鳍片可先于横板上开设所需的长孔,之后再拗折形成具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鳍片可于横板上开设所需的长孔时,同时拗折形成具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是由一底座及数个由该底座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散热鳍片所构成,其中,该数个散热鳍片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呈一高低的落差状,也可于该未与底座连接的数个散热鳍片的端面开设有一长孔。如是,可使该散热器通过该一个以上呈高低落差状的散热区,达到于组装时配合计算机主机内部的配置空间,使该散热器易于装设于计算机主机内部,进而有效散热的功效。文档编号H05K7/20GK2674649SQ20042000011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念伦, 朱敬岳 申请人: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它由一底座和数个由该底座的一端面向上延伸的散热鳍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数个散热鳍片区分为一个以上的散热区,而该一个以上的散热区呈一高低的落差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念伦朱敬岳
申请(专利权)人: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