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级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098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兆瓦级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1)利用PMSG定子电压锁相环(PLL)控制方法,确定定子电压U↓[s]的相位*和PMSG电角速度ω↓[s];(2)基于定子电压U↓[s]的PLL模型和定子q轴电压u↓[q]定向的闭环控制的PMSG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确定PMSG的功率角δ及矢量坐标角度*↓[s];(3)用定周期T↓[s]摄动转子磁链ψ↓[f]算法,确定最大输出功率时的功率角δ和*↓[s]值,同时刷新ψ↓[f]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控制技术方法对PMSM参数波动鲁棒性强,工程实现简单,能实时保持PMSM最大发电功率输出,能解决一系列诸如PMSM电机参数波动、电机动、静态运行时定向不准和系统易失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速度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兆瓦级永磁同步直驱风 电机组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中,为了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进行准确的矢量 控制,必须要知道转子的位置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转子轴上安装速度传感器。 然而速度传感器的存在会带来很多问题。具体为(1)兆瓦(MW)级PMSM上, 速度传感器的成本相对于整个风机的全部成本来说尽管非常小,但属于易损高精 度仪器,而且往往运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其维护成本远远超过传感器本 身的造价。 一旦速度传感器发生故障整个风机就必须停机,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 的。(2)在风机这种特定的应用场合,速度传感器的精度易受雨水湿度和振动噪 声的影响。而且风机机舱和塔架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将电缆线与信号线隔离,这会 增加对速度传感器信号线的干扰。可见,速度传感器的存在无疑降低了系统的可 靠性。(3)丽级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为了增加PMSM的转动惯量和极对数以 提高功率输出,常采用先进的外转子结构。然而在外转子PMSM中,速度传感器 却难以安装,这也成为外转子PMSM应用的瓶颈。总之,为了提高风电机组运行 的可靠性,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在丽级永磁同步直驱型风电机组中, 一般均 省去编码器等速度传感器,而采用先进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 关于MW级永磁同步直驱机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国内外提出了许多种方法 在S. Bolognani, M. ' Tomasini, L. Tubiana, et al… Start-up Strategy for a Sensorless Direct Drive PM Generator for Wind Turbines. IEEE-ISIE Conf. Rec. , 2005. Dubrovnik, Croatia;江俊,沈艳霞,纪志,"基于EKF的永磁同 步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系统仿真学报,2005, 17 (7); 1704-1707,在以 上两篇文献中所记载的两种方法,采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EKF)方法使得系统 具有优化和自适应能力,而且能很好的抑制测量和扰动噪声,系统鲁棒性较强, 但EKF算法复杂,计算量大,滤波器模型涉及因素多,缺少相应的设计和整定标准,很难确定实际系统的噪声级别和算法中的卡尔曼增益。在W. Wu, V.S. Ramsden, T. Crawford, et al.. A Low-Speed, High-Torque, Direct-Drive Permanent Magnet Generator For Wind Thrbines.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rce, Vol. 1, 2000:147 - 154 ;和P. L. Jansen, M. Corley, and R. D. Lorenz, "Flux, position,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in AC machines at zero speed via tracking of high frequency saliencies, " in Proc. EPE, 95, 1995, pp. 154 - 160,在以上两篇文献中所记载的两种方法,采用高频信号注入法,通 过注入高频电流信号或者高频电压信号测量PMSM电感的变化,进而估计出凸极位 置。这种方法对参数变化不敏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在匿级系统中,由于驱 动变流器的开关频率较低(一般为1 3 kHz),而此时若采用高频注入法,其注 入的高频信号频率也相应降低,甚至与系统的控制频带相重叠,另外,注入高频 信号所产生的转矩脉动对PMSM的传动轴会造成损害,显然,高频注入法在丽级永 磁同步直驱机组中也不适用。在Fatu Marius, Lascu Cristian, Andreescu Gheorghe-Danielet, et al, "Voltage Sags Ride-Through of Motion Sensorless Controlled PMSM for Wind Turbines, ,, PESC , 07. 33rd IEEE, 23-27 June 2007, Vol. 2, pp. 815 — 820中根据PMSM稳态时的数学模型,采用锁相环 PL原理,构建位置观测控制器,系统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但算法依赖电机交轴 电感A,而A在线测试比较困难且其随着PMSM发电功率的改变而变化,变化具有 随机性,从而会降低位置观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丽级永磁同步直驱机组中PMSM低速、大惯量以及运行环境较恶劣等特 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MSM转子磁链K摄动寻优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所提控制技术,对PMSM参数的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实现简单,可靠性好, 具有极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按以下步骤实现(1) 利用PMSG定子电压锁相环(PLL)控制方法,确定定子电压K的相位》和PMSG电角速度A;(2) 基于定子电压《的PLL模型和定子q轴电压"定向的闭环控制的PMSG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确定PMSG的功率角3及矢量坐标角度《;(3)用定周期7;摄动转子磁链w算法,确定最大输出功率时的功率角s和4值, 同时刷新外值。,所述的步骤(1)为当风速达到最低的切入风速点时,MW级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的风机控制器发 出开机命令,PMSG变流驱动系统接收命令后开始自检并检测PMSG的定子三相电压,在根据锁相环模型快速定向PMSG定子电压"并检测出"矢量的幅值"s、角 度》和电角速度^后,PMSG变流驱动变流器采用空载运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空载启动运行时,矢量控制坐标按"定向等同于按转子磁场定向。,所述的步骤(2)为 PMSG发电运行时,其转子感应电动势fi与定子电压"之间相差功率角"并且 owwo , PMSG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矢量控制方案中,根据PMSG的动态数学模型7>1.5MW,+(VW] (2)在忽略动态过程时下可简化为"d =-Ws'd + w々q ; (3)在已知锁相环模型检测的q和》以及给定的PMSG的l ^、厶参数,通过式(4)组成位置定向闭环调节器获取《5值及矢量坐标角度4。,所述的步骤(3)当 伊f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时,使得式(2)、 (4)变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6)式(5)、 (6)中,却f为磁链波动值,W为矢量控制坐标系q轴与转子感应电动<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势^的夹角且-pi/2S^^pi/2,由于却f惯性很大,在调节开关周期调节过程中,可认为近似不变,由式(5)可得W与7;成分段线性化关系当-pi/2S^^0时,W与7;成正比;当0SA^pi/2时,45与7;成反比,稳态状况时,可调节45 = 0,使 转矩电流比("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兆瓦级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    (1)利用PMSG定子电压锁相环(PLL)控制方法,确定定子电压U↓[s]的相位*和PMSG电角速度ω↓[s];    (2)基于定子电压U↓[s]的PLL模型和定子q轴电压u↓[q]定向的闭环控制的PMSG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确定PMSG的功率角δ及矢量坐标角度*↓[s];    (3)用定周期T↓[s]摄动转子磁链ψ↓[f]算法,确定最大输出功率时的功率角δ和*↓[s]值,同时刷新ψ↓[f]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仁贤余勇汪令祥张兴谢震吴玉杨张显立邓立荣杨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