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075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包括:托车转向机构、车承载机构和机身连接机构;托车转向机构中,前车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组件与轮胎组件相连接,中部通过转向块组件与车把相连接,转向块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1个拉杆与同侧的转动轴组件连接;机身连接机构包括:与总装机身形成的硬连接,以及与总装机身形成的软连接;托车承载机构包括:车体、后车梁、中间梁、加强筋、木托、可调托架、多个连接板、另外2个轮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转运托车由于采用钢焊接、分体式结构,从而导致需要频繁的装卸操作,各分体结构均需安装脚轮而使得整体拖车的脚轮数量大,以及存在托车整体转向半径较大等问题。问题。问题。

A transfer device for helicopter assembly fusel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非标地面工艺装备
,尤指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在部装车间完成密封工序后,需利用转运托车将其运送到淋雨试验间进行淋雨试验;通过试验后,再利用转运托车将其运送到总装车间进行下一步装配工作。因此,总装机身转运托车往返于不同工序、不同车间,其结构需满足使用频率高,结构适应性强的要求。
[0003]根据直升机装配工序,当总装机身被运往到总装车间指定站位后,需利用千斤顶将总装机身架起,此时,转运托车从机身下方抽离。由于千斤顶布局位置呈底边2100mm,高6016mm的等腰三角形,且总装各站位间距不足8000mm,为确保转运托车的顺利抽离,传统转运托车多采用钢焊接、分体式结构,各分体结构采用杆铰链式连接。该结构的转运托车需不断进行装卸操作,且各分体结构均需安装脚轮,导致托车脚轮数量大。另外,传统转运托车采用定向牵引万向脚轮的转向方式,导致托车整体转向半径较大,转向过程十分费力。再者,万向脚轮承载能力有限,长期承载重物,多出现漏气现象,进一步加大托车转运操作难度,直接影响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转运托车由于采用钢焊接、分体式结构,从而导致需要频繁的装卸操作,各分体结构均需安装脚轮而使得整体拖车的脚轮数量大,以及存在托车整体转向半径较大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包括:托车转向机构、车承载机构和机身连接机构;所述托车转向机构包括:2个转动轴组件、前车梁2、转向块组件3、2个拉杆4、车把6和2个轮胎组件28;所述托车承载机构包括:车体7、后车梁8、中间梁33、加强筋 9、第1木托10、第2木托11、第1可调托架12、第2可调托架13、多个连接板、另外2个轮胎组件28、专用圆柱体螺栓29和弹性螺母块30;所述机身连接机构包括:与总装机身形成硬连接的抽拉杆18、支座19、2根连接杆22、第 1螺栓20、第2螺栓21、保护套23,以及与总装机身形成软连接的两套螺纹耳组件24、卸扣25、栓紧器26和吊耳27;
[0006]其中,所述托车转向机构中,前车梁2横向安装于车体7的前部,前车梁 2的两端一一对应的通过1个转动轴组件与1个轮胎组件28相连接,其中部通过转向块组件3与车把6相连接,转向块组件3的两侧分别通过1个拉杆4与同侧的转动轴组件连接,用于通过拉动车把6带动转向块组件3和拉杆4,使得与前车梁2连接的2个轮胎组件28移动;
[0007]所述托车承载机构中,所述车体7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其前部通过加强筋9与前
车梁2连接,其中后部通过加强筋9与后车梁8连接,后车梁8两端分别连接1个轮胎组件28,且后车梁8和与其连接的轮胎组件28均位于框体结构的内部,使得车体7安装有后车梁8的区域可在千斤顶围成区域内出入,在车体7中部,横向间隔设置有中间梁33,车体7的四角和中间梁33设置有连接板,并通过专用圆柱体螺栓29和弹性螺母块30对连接板进行固定安装;一组第1木托10和第1可调托架12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后,整体安装在一个中间梁33上,一组第2木托11和第2可调托架1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后,整体安装在前车梁2或后车梁8后侧的连接板上,用于通过4组木托和可调托架承载机身结构;
[0008]所述机身连接机构用于在转运过程中固定总装机身,支座19横向设置于车体7的中部,用于将抽拉杆18套设在支座19内部、且抽拉杆18的两端可在支座19端部进行抽拉;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采用第1螺栓20与嵌套在支座19 内的抽拉杆18一端的叉耳连接,另一端采用第2螺栓21和保护套23与总装机身连接,形成所述总装机身的硬连接;两个吊耳27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7后端的两侧,螺纹耳组件24和卸扣25采用螺栓连接后,通过栓紧器26与一个吊耳 27连接,形成所述总装机身的软连接。
[0009]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中,
[0010]所述2个转动轴组件包括设置为对称结构的第1转动轴组件1和第2转动轴组件5;
[0011]每个转动轴组件包括:同轴安装的前梁轴套1

1、前梁套筒1

2和前梁转动轴1

3,前梁转动轴1

3的外侧轴体设置为多级台阶结构,依次套设安装前梁弹簧挡圈1

6、前梁第2角接触球轴承1

5、前梁套筒1

2、前梁第1角接触球轴承1

4、前梁止动垫圈1

8后,整体嵌套到前梁轴套1

1内,并采用前梁圆螺母 1

7固定连接一防尘盖,前梁轴套1

1的外端面通过配合安装的前梁螺钉1

9和前梁螺母1

10与相应位置的轮胎组件28连接;前梁转动轴1

3的内侧端部连接有轴承套1

15,且轴承套1

15内安装有两个第2角接触球轴承1

5,该轴承套1

15套设有转动轴连接杆1

16,转动轴连接杆1

16的端部安装有配套使用的销轴1

11和第1螺母1

14,以及安装在销轴1

11与转动轴1

3之间的第1 垫圈1

13,安装在第1螺母1

14与转动轴1

3之间的尼龙垫圈1

12,转动轴连接杆1

16通过端部设置的连接结构与拉杆4连接,并通过前梁转动轴1

3内侧端部的轴承套1

15与前车梁2的一端连接。
[0012]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中,
[0013]所述前车梁2包括:转向支架2

1,设置于转向支架2

1两端的转动轴连接组件,设置在转向支架2

1中部的转向块连接组件;
[0014]其中,所述转向块连接组件用于与转向块组件3连接,其包括:套设在转向支架2

1中部的第1铜套2

2,穿过第1铜套2

2端部双叉耳的轴销2

5,以及配合安装的第2垫圈2

6和第1开口销2

8;
[0015]每个所述转动轴连接组件用于与相应位置的转动轴组件连接,其包括:套设在转向支架2

1端部的第2铜套2

3,穿过第2铜套2

3端部双叉耳的第1转动销2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车转向机构、车承载机构和机身连接机构;所述托车转向机构包括:2个转动轴组件、前车梁(2)、转向块组件(3)、2个拉杆(4)、车把(6)和2个轮胎组件(28);所述托车承载机构包括:车体(7)、后车梁(8)、中间梁(33)、加强筋(9)、第1木托(10)、第2木托(11)、第1可调托架(12)、第2可调托架(13)、多个连接板、另外2个轮胎组件(28)、专用圆柱体螺栓(29)和弹性螺母块(30);所述机身连接机构包括:与总装机身形成硬连接的抽拉杆(18)、支座(19)、2根连接杆(22)、第1螺栓(20)、第2螺栓(21)、保护套(23),以及与总装机身形成软连接的两套螺纹耳组件(24)、卸扣(25)、栓紧器(26)和吊耳(27);其中,所述托车转向机构中,前车梁(2)横向安装于车体(7)的前部,前车梁(2)的两端一一对应的通过1个转动轴组件与1个轮胎组件(28)相连接,其中部通过转向块组件(3)与车把(6)相连接,转向块组件(3)的两侧分别通过1个拉杆(4)与同侧的转动轴组件连接,用于通过拉动车把(6)带动转向块组件(3)和拉杆(4),使得与前车梁(2)连接的2个轮胎组件(28)移动;所述托车承载机构中,所述车体(7)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其前部通过加强筋(9)与前车梁(2)连接,其中后部通过加强筋(9)与后车梁(8)连接,后车梁(8)两端分别连接1个轮胎组件(28),且后车梁(8)和与其连接的轮胎组件(28)均位于框体结构的内部,使得车体(7)安装有后车梁(8)的区域可在千斤顶围成区域内出入,在车体(7)中部,横向间隔设置有中间梁(33),车体(7)的四角和中间梁(33)设置有连接板,并通过专用圆柱体螺栓(29)和弹性螺母块(30)对连接板进行固定安装;一组第1木托(10)和第1可调托架(12)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后,整体安装在一个中间梁(33)上,一组第2木托(11)和第2可调托架(1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后,整体安装在前车梁(2)前侧的连接板或后车梁(8)后侧的连接板上,用于通过4组木托和可调托架承载机身结构,其中4组木托和可调托架包括:一一对应安装在两个中间梁(33)上的2组第1木托(10)和第1可调托架(12),安装在前车梁(2)前侧连接板上的1组第2木托(11)和第2可调托架(13),以及安装在后车梁(8)后侧连接板上的1组第2木托(11)和第2可调托架(13);所述机身连接机构用于在转运过程中固定总装机身,支座(19)横向设置于车体(7)的中部,用于将抽拉杆(18)套设在支座(19)内部、且抽拉杆(18)的两端可在支座(19)端部进行抽拉;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采用第1螺栓(20)与嵌套在支座(19)内的抽拉杆(18)一端的叉耳连接,另一端采用第2螺栓(21)和保护套(23)与总装机身连接,形成所述总装机身的硬连接;两个吊耳(27)分别固定安装在车体(7)后端的两侧,螺纹耳组件(24)和卸扣(25)采用螺栓连接后,通过栓紧器(26)与一个吊耳(27)连接,形成所述总装机身的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转动轴组件包括设置为对称结构的第1转动轴组件(1)和第2转动轴组件(5);每个转动轴组件包括:同轴安装的前梁轴套(1

1)、前梁套筒(1

2)和前梁转动轴(1

3),前梁转动轴(1

3)的外侧轴体设置为多级台阶结构,依次套设安装前梁弹簧挡圈(1

6)、前梁第2角接触球轴承(1

5)、前梁套筒(1

2)、前梁第1角接触球轴承(1

4)、前梁止动垫圈(1

8)后,整体嵌套到前梁轴套(1

1)内,并采用前梁圆螺母(1

7)固定连接一防尘盖,前梁轴套(1

1)的外端面通过配合安装的前梁螺钉(1

9)和前梁螺母(1

10)与相应位置的轮胎组件(28)连接;前梁转动轴(1

3)的内侧端部连接有轴承套(1

15),且轴承套(1

15)内安装
有两个前梁第2角接触球轴承(1

5),该轴承套(1

15)套设有转动轴连接杆(1

16),转动轴连接杆(1

16)的端部安装有配套使用的销轴(1

11)和第1螺母(1

14),以及安装在销轴(1

11)与转动轴(1

3)之间的第1垫圈(1

13),安装在第1螺母(1

14)与转动轴(1

3)之间的尼龙垫圈(1

12),转动轴连接杆(1

16)通过端部设置的连接结构与拉杆(4)连接,并通过前梁转动轴(1

3)内侧端部的轴承套(1

15)与前车梁(2)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总装机身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梁(2)包括:转向支架(2

1),设置于转向支架(2

1)两端的转动轴连接组件,设置在转向支架(2

1)中部的转向块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转向块连接组件用于与转向块组件(3)连接,其包括:套设在转向支架(2

1)中部的第1铜套(2

2),穿过第1铜套(2

2)端部双叉耳的轴销(2

5),以及配合安装的第2垫圈(2

6)和第1开口销(2

8);每个所述转动轴连接组件用于与相应位置的转动轴组件连接,其包括:套设在转向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硕迪陈义龙郝少维张爽唐喜媛冯岩吕知先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