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23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控制技术领域,属于无人机起降充电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包括:充电平台外壳、充电平台内框架和充电平台支座,充电平台支座上设置充电平台内框架,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设置充电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异物遮挡问题,有异物遮挡到识别码时,可以通过调整显示的区域,避开遮挡物对识别码的影响,进一步地提升了无人机起降的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控制
,属于无人机起降充电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已实现通过计算机自主操控,定点定期的完成一系列飞行、取样和数据传输任务。
[0003]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0004]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目前小型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都在半小时左右。当需要无人机在无人值守条件下,自主反复完成一系列任务时,需要一个能给无人机补充电量的充电平台。
[0005]但由于环境、空间、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充电平台的大小一般不会特别大。这对无人机返航降落时有了更高的要求,克服大风干扰、GPS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完成精准降落在需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面积上的平台上。因此,需要视觉辅助定位,使得降落区域不超出无人机边界的固定值。
[0006]现有的精准降落技术,都是在平台上印刷或者粘贴固定的识别码,无人机上的摄像头通过识别这些固定的识别码来计算出无人机与充电平台的相对精准位置。所以,能否成功准确快速识别相应识别码是精准定位的关键所在,但是充电平台基本用于户外环境,并且会在一定时间内暴露在外边环境之中,反复多次的对无人机进行归中、充电操作。这就会导致以下问题:
[0007]外部异物掉落在平台识别码上,遮挡住部分识别码。由于多次的起降、归中操作,对平台上的识别码反复摩擦导致识别码部分缺失,需要人工去更换识别码,会增加一定的运维成本。
[0008]在当前精准降落技术更新迭代过程中,通用的方式是结合算法来不断调整识别码,待算法稳定后,人工进行识别码的更换,这对很大程度地增加运维成本。
[0009]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进行精准识别时,由于在无人机起降时,充电平台上方必须无遮挡物,光线是从一侧照射到识别码平台上的,在当前情况下,光线是不均匀的,此时会影响无人机对识别码的精准识别,影响降落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前面现有技术的所有缺点,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
[0011]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12]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包括:充电平台外壳、充电平台内框架和充电平台支座,充电平台支座上设置充电平台内框架,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设置充电外壳。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设置有螺母座、感应片、传
感器、多个左旋丝杆、多个右旋丝杆和多个归中电机。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固定设置有螺母座,螺母座的一侧设置传感器,螺母座另一侧设置感应片。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左旋丝杆和多个右旋丝杆之间设置归中电机,归中电机分别与左旋丝杆、右旋丝杆相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处于不同平面并相互交叉垂直。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显示起降识别码的高亮显示屏,高亮显示屏顶部设置有透明面板。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识别码包括:识别码、二维码或条形码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归中杆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无人机充电的充电接头,多个充电接头之间相互平行。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平台内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监视充电平台内部运行情况的内部摄像头。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透明面板为耐磨透明的亚克力板,亚克力板为可拆卸式面板。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高亮显示屏进行识别码的投射,因此解决了外部异物掉落在平台识别码上,遮挡住部分识别码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显示的区域,避开遮挡物对识别码的影响,进一步地提升了无人机起降的准确性。并且,本技术解决了由于多次的起降、归中操作,对平台上的识别码反复摩擦导致识别码部分缺失,需要人工去更换识别码,会增加一定的运维成本的问题,在保证了精准起降的同时减少了设备的运维成本。本技术中充电平台上的透明面板采用的是耐磨耐刮的高透光材料,保证面板刚度足以支撑无人机无人机起降的同时,能让无人机清晰识别高亮屏上的识别码。本技术由于高亮屏水平设置在充电平台上,也解决了夜间作业时,光线不均匀导致的识别问题。本技术由于采用屏幕显示识别码,可远程编辑修改或者升级,避免了人工更换带来的不便。本技术充电平台外壳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套壳,由于采用了整体式的套壳,因此使整个充电平台外壳的强度得到了增加,在提高了充电平台外壳寿命的同时增加了整个充电平台的可靠性。充电平台内框架为金属结构的组合式框架,由于采用了组合式框架,因此在当充电平台内框架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的时候,此时可以将组合框架进行拆分,部分进行维修,这样在减少了维修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在拆除充电平台内框架时对充电平台内部的元器件造成意外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多个左旋丝杆、多个右旋丝杆和多个归中电机相互配合因此使得充电平台内框架运动起来更具有稳定性,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无人机充电时的可靠性,避免了由于充电平台内框架发生不可控位移造成的短路事故,进一步地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传感器和感应片的配合,因此使得充电平台内框架的定位更加准确,进一步地提高了充电平台充电的可靠性。本技术由于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处于不同平面处于不同平面,因此当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在运动的时候互相不会发生干涉,使得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在带动充电平台内框架进行运动的时候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提升了充电平台内框架对无人机进行
充电时的可靠性。
[002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高亮显示屏对识别码进行显示,因此当无人机处于光线较暗或夜晚的时候,能够通过高亮显示器进行精确的降落,避免了无人机因光线较暗无法角落导致坠毁的事故,进一步地保证了无人机起降充电的安全性。本技术由于设置了多个充电头,因此保证了无人机在降落的时候充电效率,进一步地提升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中充电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充电平台的俯视结构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高亮显示屏投射识别码的示意图。
[0030]图标:1、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平台外壳、充电平台内框架和充电平台支座,所述充电平台支座上设置充电平台内框架,所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设置充电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设置有螺母座、感应片、传感器、多个左旋丝杆、多个右旋丝杆和多个归中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固定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一侧设置所述传感器,所述螺母座另一侧设置所述感应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左旋丝杆和多个右旋丝杆之间设置归中电机,所述归中电机分别与左旋丝杆、右旋丝杆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内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赵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翼比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