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00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属于无人机机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机场定位不精准,导致降落后无人机停放位置有偏差的问题,包括机巢外壳,所述机巢外壳上安装有舱门机构,机巢外壳的外壁上安装有天线,机巢外壳内安装有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所述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分别通过丝杆连接有第一归中电机和第二归中电机,所述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分别设置有至少两根归中杆,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归中杆组上安装有充电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无人机的自动降落、定位和充电,可保证无人机停放的位置更精准。证无人机停放的位置更精准。证无人机停放的位置更精准。

A square drone n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机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0003]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4]无人机机场是实现无人机全自动作业的地面基础设施,是实现无人机自动存储、自动充/换电、远程通信、数据存储、智能分析等功能重要组成。依托于自动机场的全自动化功能,无人机就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起飞和降落、更换电池或充电,有效替代人工现场操作无人机,提高作业效率,彻底实现无人机的全自动作业。
[0005]现有的无人机机场存在无人机降落时定位不精准的问题,可能导致无人机的停放位置出现偏差,导致不能正常降落、降落后不能与充电模块对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机场定位不精准,导致降落后无人机停放位置有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包括机巢外壳,所述机巢外壳上安装有舱门机构,机巢外壳的外壁上安装有天线,机巢外壳内安装有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所述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分别通过丝杆连接有第一归中电机和第二归中电机,所述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分别设置有至少两根归中杆,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归中杆组上安装有充电接头。
[0010]进一步地,所述舱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翻转舱门,所述翻转舱门与机巢外壳之间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翻转舱门和机巢外壳铰接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由多个四连杆机构组成,同一翻转舱门的四连杆机构之间连接有舱门轴,所述舱门轴安装于机巢外壳内,舱门轴连接有舱门电机,舱门轴下方安装有舱门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平台底部连接有无人机充电模块,所述无人机充电模块与充电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归中电机和第二归中电机均连接有充电平台控制模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平台与机巢外壳内的底部之间还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
机构包括与充电平台底部连接的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升降杆,其中一根升降杆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机巢外壳内的底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机巢外壳内安装有工业空调,所述机巢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检修仓,所述检修仓内安装有路由器、无人机飞行控制器、主机和机巢控制模块。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天线与无人机进行信号传输辅助定位,在无人机降落前进行初步定位,机巢将舱门机构打开后,无人机降落至充电平台上,此时充电平台上的第一归中杆组和第二归中杆组在电机带动下开始在两个方向上运动,推动无人机向充电平台中心进行移动完成归中动作,移动完成后充电接头与无人机之间保持连接进行持续充电,完成无人机的降落、定位和充电自动化流程,该机巢保证了无人机降落后始终能停放于中心固定的位置且能与充电接头完美连接,避免了定位精度低导致降落后位置有偏差无法充电的情况,有效提升了无人机机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无人机机巢的自动化程度。
[0017]2、本技术的舱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的翻转舱门,可在舱门传感器的感应下自动打开,并向两侧翻转,使机巢外壳的正上方呈完全打开的状态,避免妨碍无人机的降落产生碰撞等问题。
[0018]3、本技术的升降机构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剪叉式升降机构升降,可在无人机降落时上升,使无人机提前与充电平台接触,先完成定位归中后再下降将无人机停放于其中并关闭舱门,避免无人机在下落位置有偏差的情况下落入机巢中,防止在停放至充电平台之前就与机巢外壳发生碰撞,提升了机巢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归中杆组的机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检修仓内的结构图;
[0023]图5为图1中相反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中标记:1

机巢外壳,2

天线,3

充电平台,4

第一归中杆组,5

第二归中杆组,6

第一归中电机,7

充电接头,8

翻转舱门,9

连杆机构,10

舱门轴,11

舱门电机,12

舱门传感器,13

无人机充电模块,14

剪叉式升降机构,15

电动推杆,16

工业空调,17

检修仓,18

路由器,19

无人机飞行控制器,20

主机,21

机巢控制模块,22

充电平台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包括机巢外壳1,机巢外壳1上安装有舱门机构,机巢外壳1的外壁上安装有天线2,机巢外壳1内安装有充电平台3,充电平台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归中
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分别通过丝杆连接有第一归中电机6和第二归中电机,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分别设置有至少两根归中杆,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归中杆组4上安装有充电接头7。
[0028]通过天线2与无人机进行信号传输辅助定位,在无人机降落前进行初步定位,机巢将舱门机构打开后,无人机降落至充电平台3上,此时充电平台3上的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在电机带动下开始在两个方向上运动,推动无人机向充电平台3中心进行移动完成归中动作,移动完成后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巢外壳(1),所述机巢外壳(1)上安装有舱门机构,机巢外壳(1)的外壁上安装有天线(2),机巢外壳(1)内安装有充电平台(3),所述充电平台(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所述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分别通过丝杆连接有第一归中电机(6)和第二归中电机,所述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分别设置有至少两根归中杆,第一归中杆组(4)和第二归中杆组(5)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归中杆组(4)上安装有充电接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翻转舱门(8),所述翻转舱门(8)与机巢外壳(1)之间连接有连杆机构(9),所述连杆机构(9)的两端分别与翻转舱门(8)和机巢外壳(1)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形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9)由多个四连杆机构(9)组成,同一翻转舱门(8)的四连杆机构(9)之间连接有舱门轴(10),所述舱门轴(10)安装于机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赵艳平匡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翼比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