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69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轴生产线,输送单元,粗车单元,钻孔单元,内锥单元:用于将孔道一处车内锥,先进行粗车内锥,再精车内锥至预定角度;外磨圆单元:用于对粗车形成的各档台阶进行外磨圆至预定尺寸,外磨圆后在进行修光;高频淬火单元:用于对物料的滚花部位进行淬火;校正单元:用于对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进行去毛刺、校直、激光刻字、清洗过油;机械臂单元,控制单元,用来解决目前,在电机轴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固定机构繁多,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且在去除毛刺的过程中,大的毛刺能够比去除,但是依然会有微小的毛刺和金属粉末,这样会导致电机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这样会导致电机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这样会导致电机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轴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轴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轴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轴是电机中的一个重要零件,作为电机与设备之间机电能量转换的纽带,支承转动零部件、传递力矩和确定转动零部件对定子的相对位置。因此,电机轴必须具有可靠的强度和刚度,确保预设定设计功能的实现。
[0003]目前,在电机轴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半自动化操作,在半自动化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转运操作由机械人或机械臂完成,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在电机轴加工的各个步骤中,大部分采用单独的固定机构对电机轴进行固定,再配合相应的设备对电机轴进行加工,这些单独的固定机构虽然满足了各个生产步骤的需求,但由于不同的步骤,电机轴的夹持方位不同,使用这些不同的固定机构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需要工作人员熟悉不同的固定机构的操作方式;且在去除毛刺的过程中,大的毛刺能够比去除,但是依然会有微小的毛刺和金属粉末,这样会导致电机容易出现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轴生产线,用来解决目前,在电机轴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固定机构繁多,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且在去除毛刺的过程中,大的毛刺能够比去除,但是依然会有微小的毛刺和金属粉末,这样会导致电机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电机轴生产线,依次包括:
[0007]输送单元,用于输送圆柱状的钢铁物料;
[0008]粗车单元:用于将输送单元输送的物料先进行锯料,锯料后将物料装夹,装夹后的物料一端打中心孔,在有中心孔的一端依次粗车各档台阶至预定尺寸;
[0009]钻孔单元:用于将物料远离中心孔的钻孔,形成孔道一,再于中心孔的一端钻孔,形成孔道二,在孔道二处进行沉孔攻丝;
[0010]内锥单元:用于将孔道一处车内锥,先进行粗车内锥,再精车内锥至预定角度;
[0011]外磨圆单元:用于对粗车形成的各档台阶进行外磨圆至预定尺寸,外磨圆后在进行修光;
[0012]高频淬火单元:用于对物料的滚花部位进行淬火;
[0013]校正单元:用于对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进行去毛刺、校直、激光刻字、清洗过油;
[0014]机械臂单元:用于将物料在各单元之间转移;
[0015]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送单元、粗车单元、钻孔单元、内锥单元、外磨圆单元、高频淬火单元和校正单元。
[0016]进一步,所述粗车单元、钻孔单元和内锥单元均采用夹具工装将物料固定,所述夹具工装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夹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内设置有橡胶垫,这样设置,使夹具工装能够横向和竖向夹持,便于不同的加工操作。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板、延长块、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夹持板、传动板、直线电机和电机座,所述转动板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延长块固定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延长块上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对称设置在转动板上,并穿出转动板,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耳板,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分别穿出两个耳板,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上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对称设置,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传动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电机座固定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板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将需要加工的电机轴的上部固定夹持。
[0018]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滑块、安装筒、夹持块、连接杆、第一弹簧和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安装筒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安装筒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夹持块呈弧形,所述夹持块对称设置在安装筒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夹持块上,另一端穿出安装筒,所述第一挡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筒的外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将电机轴的下部夹持,使电机轴竖向加工时,保持固定,避免电机轴扭转,导致中心孔没有在轴心上。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支撑座和第一转动轴,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设置在转动板内,并穿出两个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杆,两个所述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杆位于弧形槽内,这样设置,使电机轴能够从竖向夹持转动横向夹持。
[0020]进一步,所述校正单元的去毛刺步骤中,采用去毛刺装置,所述去毛刺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多个放置件,多个所述放置件均滑动穿出第一安装架,所述工作台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块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去毛刺组件,所述去毛刺组件包括多个去毛刺件和第二驱动件,多个所述去毛刺件转动穿出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每个去毛刺件传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同时对多根电机轴进行去毛刺。
[0021]进一步,多个所述去毛刺件结构相同,所述去毛刺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毛刷、锁紧套和齿圈,所述第一套筒穿设在第二安装架内,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安装架之间设
置有轴承,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一套筒内,所述毛刷设置在第二套筒内壁上,所述所述锁紧套固定设置在第二套筒上,所述锁紧套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螺接,所述齿圈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这样设置,一方面,能够对进入毛刷的电机轴滚花部位去除毛刺,另一方面,去除毛刺时,不会造成碎屑飞溅。
[0022]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电机、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二转动轴和齿轮,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一套筒外侧,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套筒之间,所述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齿轮与相邻两个齿圈啮合,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通过电机工作能够带动全部的去毛刺件转动,进一步提高去毛刺效果。
[0023]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输送单元,用于输送圆柱状的钢铁物料;粗车单元:用于将输送单元输送的物料先进行锯料,锯料后将物料装夹,装夹后的物料一端打中心孔,在有中心孔的一端依次粗车各档台阶至预定尺寸;钻孔单元:用于将物料远离中心孔的钻孔,形成孔道一,再于中心孔的一端钻孔,形成孔道二,在孔道二处进行沉孔攻丝;内锥单元:用于将孔道一处车内锥,先进行粗车内锥,再精车内锥至预定角度;外磨圆单元:用于对粗车形成的各档台阶进行外磨圆至预定尺寸,外磨圆后在进行修光;高频淬火单元:用于对物料的滚花部位进行淬火;校正单元:用于对经过上述处理的物料进行去毛刺、校直、激光刻字、清洗过油;机械臂单元:用于将物料在各单元之间转移;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送单元、粗车单元、钻孔单元、内锥单元、外磨圆单元、高频淬火单元和校正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车单元、钻孔单元和内锥单元均采用夹具工装将物料固定,所述夹具工装包括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夹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内设置有橡胶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板、延长块、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夹持板、传动板、直线电机和电机座,所述转动板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延长块固定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延长块上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对称设置在转动板上,并穿出转动板,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耳板,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分别穿出两个耳板,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上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对称设置,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传动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电机座固定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滑块、安装筒、夹持块、连接杆、第一弹簧和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安装筒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安装筒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夹持块呈弧形,所述夹持块对称设置在安装筒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夹持块上,另一端穿出安装筒,所述第一挡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筒的外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支撑座和第一转动轴,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
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设置在转动板内,并穿出两个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康徐刚强胡火明曹毅阚李近蒋文龙程浩川葛金亮李孝禄张卸伟叶明清王勇倪明亮叶李斌汤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