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8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属于热成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拾料组件,所述拾料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抓手、开合驱动机构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抓手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抓手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抓手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容性强,可生产直管、弯管;针对加热姿态与成型姿态不同的工况也可进行生产。态与成型姿态不同的工况也可进行生产。态与成型姿态不同的工况也可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属于热成型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成型领域中,热圆管料搬运过程是热成型过程中最复杂的工况,高精度、大位移、二次翻转、空间狭窄、高温环境、高速运动极大限度制约了上料端拾器的工装结构。机器人上料端拾器为目前热成型领域常用的一种结构,灵活性较高、避障性好且成本较低,机器人可控制端拾器实现多种形式的动作,能够很好的应对热成型产线的复杂工况。
[0003]热成型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管类产品的热成型加工需求也越来越多,原有常规端拾器只能加持平料片,加热炉内料片摆放姿态与模具摆放姿态平行一致,无法适应管类产品变姿态的使用要求,为满足热成型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保证产品定位精准稳定上料,故需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端拾器无法适应管类产品加工的缺陷,提供一种。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拾料组件,所述拾料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抓手、开合驱动机构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抓手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抓手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抓手翻转。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框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一联动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联动轴,所述第一夹爪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上,所述第二夹爪通过连杆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联动轴上。
[0008]进一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联动轴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和丝杠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一连接,所述丝杠一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二联动轴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气缸通过联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联动,所述联动杆转动安装在
所述框架上,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上,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一连杆联动时通过联动连杆支撑。
[0013]进一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还包括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联动轴上,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五连杆和丝杠二,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二连接,所述丝杠二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框架上还设有快接组件,所述快接组件包括快换接头,所述快换接头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快换接头用于与机器人连接。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兼容性强,可生产直管、弯管;通过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抓手开合可以抓取管类产品,通过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抓手翻转可以调整抓手的抓取角度,针对加热姿态与成型姿态不同的工况也可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快换接头;2、L型板;3、管;4、加强板;5、气缸支座;6、第一气缸;7、第一浮动接头;8、第一连接块;9、第一连杆;10、丝杆一;12、第二连杆;13、连轴一;14、第三连杆;15、第一联动轴;16、第一托块;18、限位挡板;19、连轴四;20、联动杆;21、连轴五;22、第二气缸;23、第二浮动接头;24、连轴六;25、联动连杆;26、第四连杆;27、丝杆二;28、第五连杆;29、连轴三;30、第六连杆;31、第二联动轴;32、第二托块;33、第七连杆;34、第八连杆;35、第一夹爪;36、转轴一;37、转轴三;38、转轴二;39、第二夹爪;40、第二连接块;41、连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是由多根管3焊接连接形成的矩形架体结构,相邻的所述管3之间通过加强板4加强,保证所述框架的强度。
[0022]所述框架上设有拾料组件,所述拾料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抓手、开合驱动机构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抓手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抓手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爪35和第二夹爪39,所述开合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爪39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夹爪35和第二夹爪39的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抓手翻转。
[0023]所述框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联动轴15,所述第一联动轴15通过多个第一托块16安装,所述第一托块16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托块16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联动轴15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托块16的通孔内,所述第一联动轴15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挡板18,避免第一联动轴15发生径向的移位,所述第一联动轴15为防止外径变形,其外径不得低于φ25mm。所述第一联动轴15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联动轴31,第二联动轴31为中空的圆管,所述
第二联动轴31为防止外径变形,不得低于φ27mm,第二联动轴31通过多个第二托块32转动安转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托块32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托块32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联动轴3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托块32的通孔内,第二联动轴31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联动轴3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联动轴15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联动轴31的端部,两个所述抓手分别设在两个第二联动轴31相远离的端部。
[0024]所述第一夹爪35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15上,所述第二夹爪39通过连杆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联动轴31上,所述连杆联动机构包括第七连杆33和第八连杆34,所述第七连杆3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联动轴31上,所述第七连杆33与所述第八连杆34通过转轴一36铰接,所述第八连杆34与所述第二夹爪39通过转轴二38铰接;所述第一夹爪35与所述第二夹爪39通过转轴三37铰接。第二联动轴31转动并通过连杆联动机构带动第二夹爪39转动实现第一夹爪35与第二夹爪39的开合。
[0025]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6、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4和丝杠一10,所述第一气缸6通过与气缸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拾料组件,所述拾料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抓手、开合驱动机构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抓手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抓手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抓手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一联动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联动轴,所述第一夹爪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上,所述第二夹爪通过连杆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联动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联动轴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类热成型上料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和丝杠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合张勤宇安保芹王九洋张鹏黄玉琛于宁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吉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