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82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叶子板防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包括前叶子板本体,所述前叶子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防撞装置,当前叶子板本体受到撞击力时,所受到的撞击力会作用到第一卡板带动第一滑动筒在第二滑动筒的内部滑动,同时阻尼柱进行挤压,然后将一部分的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进行缓慢释放,同时阻尼柱进行压缩,这样将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缓慢进行释放,使支撑环对前叶子板本体到缓冲的作用,防撞效果更好,缓冲性能更好,使其不易变形更加耐用,大幅度降低其维修更换成本,实用性更好。实用性更好。实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前叶子板防撞
,特别是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叶子板也叫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叶子板和后叶子板,前叶子板一般搭配灯光罩,利用流体力学,减小风阻系数,让车行驶更加平稳,前叶子板安装在前轮处,因为前轮有转向功能,所以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因此设计者会根据选定的轮胎型号尺寸用车轮跳动图来验证翼子板的设计尺寸。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如一般的前叶子板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效果差,很容易受到轻微撞击后就会造成板叶子板变形、凹陷损坏,大幅度提高了其维修更换成本,实用性差。
[0004]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包括前叶子板本体,所述前叶子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一个第一防撞装置,所述第一防撞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第二防撞装置。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撞装置包括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筒,所述第一滑动筒的内部留有空腔,所述第一滑动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滑动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阻尼柱,所述第一弹簧安装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缓冲弹簧,所述有第一滑动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筒,所述第二滑动筒的内部留有空腔,所述第二滑动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滑动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板,所述第二滑动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限位块。
[0008]可选的,所述阻尼柱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筒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安装支架的一侧。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板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板外表面的卡接于卡槽的内部。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动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所述转动孔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转动孔的内部均插接有一个转轴。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撞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呈对称排布,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内径与第一转动环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外表面开
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呈对称排布,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弹力板。
[0012]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和位置和第二通孔的尺寸和位置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于转轴的外表面。
[0013]可选的,两个所述弹力板为U形板,两个所述弹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环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弹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环的外表面。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防撞装置,当前叶子板本体受到撞击力时,所受到的撞击力会作用到第一卡板带动第一滑动筒在第二滑动筒的内部滑动,同时阻尼柱进行挤压,然后将一部分的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进行缓慢释放,同时阻尼柱进行压缩,这样将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缓慢进行释放,使支撑环对前叶子板本体到缓冲的作用,防撞效果更好,缓冲性能更好,使其不易变形更加耐用,大幅度降低其维修更换成本,实用性更好。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撞装置可以将剩余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次缓慢释放,设置的弹力板具有弹性,当发生冲撞时,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会发生转动,弹力板可以进行压缩,从而对作用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上的撞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前叶子板本体,101

卡槽,102

限位板,2

第一防撞装置,201

第一卡板,202

第一滑动筒,203

第一弹簧安装支架,204

阻尼柱,205

缓冲弹簧,206

第一限位块,207

第二滑动筒,208

第二弹簧安装支架,209

第二卡板,3

第二防撞装置,301

第一转动环,302

第二转动环,303

弹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它包括前叶子板本体1,前叶子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卡槽101,卡槽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02,卡槽101的内部卡接有一个第一防撞装置2,第一防撞装置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第二防撞装置3。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防撞装置2包括第一卡板201,第一卡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筒202,第一滑动筒202的内部留有空腔,第一滑动筒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安装支架203,第一滑动筒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阻尼柱204,第一弹簧安装支架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缓冲弹簧205,有第一滑动筒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206,第一限位块2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
筒207,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留有空腔,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安装支架208,第二滑动筒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板209,第二滑动筒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限位块,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防撞装置2,当前叶子板本体1受到撞击力时,所受到的撞击力会作用到第一卡板201带动第一滑动筒202在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滑动,同时阻尼柱204进行挤压,然后将一部分的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进行缓慢释放,同时阻尼柱204进行压缩,这样将撞击力转换成弹性势能再缓慢进行释放,使支撑环对前叶子板本体1到缓冲的作用,防撞效果更好,缓冲性能更好,使其不易变形更加耐用,大幅度降低其维修更换成本,实用性更好。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阻尼柱20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缓冲弹簧20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安装支架208的一侧,阻尼柱204的缓冲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叶子板本体(1),所述前叶子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卡槽(101),所述卡槽(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02),所述卡槽(101)的内部卡接有一个第一防撞装置(2),所述第一防撞装置(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第二防撞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装置(2)包括第一卡板(201),所述第一卡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筒(202),所述第一滑动筒(202)的内部留有空腔,所述第一滑动筒(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安装支架(203),所述第一滑动筒(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阻尼柱(204),所述第一弹簧安装支架(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缓冲弹簧(205),所述有第一滑动筒(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206),所述第一限位块(2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筒(207),所述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留有空腔,所述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安装支架(208),所述第二滑动筒(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板(209),所述第二滑动筒(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叶子板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柱(20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筒(207)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20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安装支架(208)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