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751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包括活塞缸、驱动活塞缸升降的液压系统、以及对千斤顶进行支撑的工作托盘,工作托盘铰接有万向杆,万向杆的下端与活塞缸固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调节装置辅助安装千斤顶后,千斤顶可采用大行程千斤顶,可一次张拉到位,节约多次回顶的工作时间,同时施工人员不需要长期滞留在掌子面,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风险。而且千斤顶的高度可进行升降调节,解决了隧道锚索张拉需要借助爬梯和其他工作平台而空间受限的技术问题,对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施工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千斤顶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锚索主动支护技术在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应用越来越多,但预应力张拉施工却一直沿用矿山小孔径锚索的张拉方法。由于矿山巷道断面净空间相对较小,适合人工施工,人工张拉安装千斤顶很灵活。但隧道锚索张拉沿用矿山小孔径锚索的张拉方法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3]1)隧道锚索张拉采用小行程千斤顶,千斤顶活塞杆行程仅为10公分,由于围岩强度和刚度有限,每根预应力锚索张拉要反复倒顶3~5次方能完成,期间油表读数极易错读最大行程活塞缸受力的压力值,其为无效压力值。2)张拉要反复倒顶3~5次方能完成,使得施工过程工人长期滞留在掌子面,张拉过程中锚索张拉力会传递到围岩,表面围岩挤压破碎极易掉落,安全风险非常高,人员被砸伤的情况高频发生。3)支护软岩大变形隧道的预应力锚索,一般采用大直径锚索,配备张拉千斤顶吨位基本≥45吨,自重普遍≥30公斤,施工人员安装千斤顶要举过头顶,非常吃力;同时还需要2~3人协作完成,费人费力。4)千斤顶自重大,工人体力不支会将其抛投掉地,千斤顶损坏频率高。5)隧道具有断面大、净空高等特点,即使采用三台阶法开挖,每级台阶高度5m左右,每级台阶的锚索预应力张拉所用千斤顶的安装均需要借助于爬梯、简易平台或者操作台车等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包括活塞缸、驱动活塞缸升降的液压系统、以及对千斤顶进行支撑的工作托盘,工作托盘铰接有万向杆,万向杆的下端与活塞缸固接。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本技术的升降调节装置辅助安装千斤顶后,千斤顶可采用大行程千斤顶,可一次张拉到位,节约多次回顶的工作时间,同时工人不需要长期滞留在掌子面,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风险。而且千斤顶的高度可进行升降调节,解决了隧道锚索张拉需要借助爬梯和其他工作平台而空间受限的技术问题,对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施工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管、柱塞泵和驱动柱塞泵运转的电机,柱塞泵的进油口与油箱内部连通,柱塞泵的出油口与油管连接,油管远离柱塞泵的一端与活塞缸连接。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电机联动柱塞泵,由此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状态以控制活塞缸的升降。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升降调节装置还包括机械外壳,活塞缸插
入机械外壳中并能够伸进伸出机械外壳,液压系统安装在机械外壳中。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机械外壳用于保护位于其内的其它部件,是本装置的包装壳。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机械外壳上设有与油箱相通的加油口。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加油口用于对油箱加入液压油,相比打开机械外壳后向油箱加油,更方便。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机械外壳的四周固接有脚托。脚托用于支撑和固定本升降调节装置。
[0014]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升降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活塞缸工作的按钮,按钮包括上升按钮、停止按钮和下降按钮,上升按钮与电机的正转启动端电连接,停止按钮与电机的停转端电连接,下降按钮与电机的反转端电连接。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上升按钮、停止按钮和下降按钮,能够更方便的控制该升降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
[0016]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工作托盘为与千斤顶外形相适应的环形结构,工作托盘能够环套在千斤顶外。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托盘环套在千斤顶外对其进行支撑,能够更好的调节千斤顶的位置并对中工作段锚索。
[0018]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工作托盘包括两个半圆形托环,为第一半圆形托环和第二半圆形托环,第一半圆形托环与万向杆铰接,第一半圆形托环的一端与第二半圆形托环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半圆形托环和第二半圆形托环远离转轴的另一端能够卡接固定。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托盘由两个半圆形托环组成,由此便于实现该工作托盘与千斤顶的固定。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装置可进行升降调节,解决了隧道锚索张拉需要借助爬梯和其他工作平台而空间受限的问题。
[0022]2)采用本装置辅助安装千斤顶,弥补了现有张拉千斤顶的不足之处,采用大行程千斤顶,千斤顶活塞杆的行程能够达到30公分,可一次张拉到位,解决了反复倒顶错读无效压力值的问题,对掌握真实的施工质量减少了干扰。
[0023]3)采用本装置辅助安装大行程千斤顶,可一次张拉到位,节约多次回顶的工作时间,同时工人不需要长期滞留在掌子面,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风险。
[0024]4)本装置对千斤顶承重,仅需1名工人辅助安装千斤顶,减少人力成本。
[0025]5)本装置为千斤顶提供了工作托盘,能降低千斤顶的损坏率。
[002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是本申请的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使用本申请的升降调节装置支撑千斤顶的侧视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千斤顶1、工作托盘2、第一半圆形托环21、第二半圆形托环22、万向杆3、活塞缸4、电机5、柱塞泵6、油管7、油箱8、机械外壳9、按钮10、线缆11、加油口12、脚托1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驱动活塞缸升降的液压系统、以及对所述千斤顶进行支撑的工作托盘,所述工作托盘铰接有万向杆,所述万向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缸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管、柱塞泵和驱动所述柱塞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柱塞泵的进油口与油箱内部连通,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与油管连接,所述油管远离柱塞泵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外壳,所述活塞缸插入机械外壳中并能够伸进伸出所述机械外壳,所述液压系统安装在机械外壳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油箱相通的加油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千斤顶用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外壳的四周固接有脚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彭传阳廖强陈强方宗平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达预应力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