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672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包括承重组件,包括固定部、升降部,所述固定部内部具有容纳腔体;顶升油缸,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部;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升降部的外侧;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包括升降电机、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升降齿轮;所述升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升降齿轮转动,所述升降齿轮带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固定部上升、或下降;顶升油缸设置在承重组件内部,充分利用了设备空间,使用顶升油缸进行轻载顶升,然后升降部空载运行至需顶升位置,所需升降电机的动力小,重量轻,然后还可再继续增加载荷,进行大载荷承重。进行大载荷承重。进行大载荷承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顶升设备主要有液压油缸,丝杠顶升等装备。
[0003]在一些重要工况中,液压油缸由于存在密封圈漏油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一般采用套箍的方式进行受力体系转换,以确保安全,但需要人力搬动套箍,劳动强度大。
[0004]丝杠顶升虽然相比于液压油缸更为安全可靠。但丝杠不适用于大载荷顶升的工况,其顶升速度慢,且顶升所需要的动力大,成本高;如果采用丝杠外套顶升的结构,丝杠顶面将与被顶升结构进行摩擦,在顶升过程中会对顶升结构产生扭转作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丝杠顶升应用在大载荷工况较少。一般将丝杠与油缸结合的顶升装置,其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油缸与丝杠进行结合的、合理利用空间的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包括:
[0007]承重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能够沿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的升降部,所述固定部内部具有容纳腔体;
[0008]顶升油缸,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部,所述顶升油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
[0009]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升降部的外侧,且所述固定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升降部的中心轴线;
[0010]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包括升降电机、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升降齿轮;
[0011]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且可沿所述固定杆上下移动,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升降齿轮固定在所述升降部上,所述升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升降齿轮转动,所述升降齿轮带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固定部上升、或下降。
[0012]本技术方案中的顶升油缸设置在承重组件内部,充分利用了设备空间,顶升油缸轻载顶升,然后通过升降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升降齿轮转动,升降部空载运行至需顶升位置,所需升降电机的动力小,重量轻,然后还可再继续增加载荷,进行大载荷承重。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升降部套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外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升降部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升降部旋转时沿所述固定部上升或下降。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齿轮固定套置在所述升降部的下方,所述升
降齿轮旋转带动所述升降部旋转,所述升降部能够上升至顶升高度,实现大载荷的承重。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上限位板、底部对称设置有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所述下限位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主动齿轮所在平面平行。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限位板和所述下限位板的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升降齿轮的厚度相适配,且所述上限位板和所述下限位板的半径均大于等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与所述升降齿轮的齿高之和,所述升降部沿固定部上下移动,升降齿轮也随之上下移动,上限位板或下限位板受到升降齿轮的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带动升降电机上下移动。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的顶端设置有加强圈,加强圈可以防止升降部在承重时屈服变形,同时还增加了升降部与待顶升结构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升降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对升降电机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得升降电机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随着升降部的移动,所述升降电机沿着滑轨同步移动,保证传动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使得升降部连续平稳的运行至顶升高度。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圈的上方设置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的材质为带钢丝的硬橡胶,升降部承重时,防滑圈可以增加与顶升结构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顶升结构的安全性。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电机为正反转电机,通过改变升降电机的正反转,使得升降部沿固定部上升或下降。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顶升油缸设置在承重组件内部,充分利用了设备空间;
[0022]固定部和升降部形成丝杠丝母副,同时将其与油缸顶升相结合,顶升油缸轻载顶升,升降部上升至顶升高度后,顶升油缸回油收缩,升降部进行承重,还可继续增加载荷,适用于大载荷的工况;
[0023]升降部无载荷情况下顶升,避免了升降部旋转上升时对待顶升结构接触产生旋转摩擦,提高了顶升装置安全性,同时升降电机所需动力小,重量轻,减轻了装置的整体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顶升油缸和升降部上升时的纵向剖视图。
[0028]图中:
[0029]10、承重组件;11、固定部,111、第一螺纹部;12、升降部;121、第二螺纹部;13、容纳腔体;14、升降齿轮;15、固定板;16、加强圈;20、顶升油缸;21、缸筒;22、活塞杆;30、固定杆;
31、滑轨;40、传动组件;41、升降电机;42、主动齿轮;421、上限位板;422、下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能够沿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的升降部,所述固定部内部具有容纳腔体;顶升油缸,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部,所述顶升油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升降部的外侧,且所述固定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升降部的中心轴线;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包括升降电机、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升降齿轮;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且可沿所述固定杆上下移动,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升降齿轮固定在所述升降部上,所述升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升降齿轮转动,所述升降齿轮带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固定部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升降部套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外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升降部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升降部旋转时沿所述固定部上升或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辅助的顶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鞠鹏梁星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