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轮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96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轮千斤顶,它包括动作筒结构和千斤顶阀组块结构;所述动作筒结构整体采用柱式结构,包括用于承载安装部件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油缸、油缸内部的活塞杆、活塞、导向套、安装于活塞杆内的调节螺杆和油箱外筒;所述千斤顶阀组块结构包括底部的阀块,阀块上通过连杆和支撑接耳铰接有手摇泵手柄,所述手摇泵手柄末端有用于延长手柄作用力的钢管,手摇泵手柄下连接有手摇泵活塞杆和手摇泵活塞筒;通过下压手摇泵手柄驱动动作筒结构的活塞杆实现顶升。是一种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维护性强、耐腐蚀性好、重量轻的机轮千斤顶,提高保障装备通用性、维护性及使用寿命。维护性及使用寿命。维护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轮千斤顶


[0001]本技术液压千斤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轮千斤顶。

技术介绍

[0002]机轮千斤顶用于某型飞机在更换前起落架或主起落架的机轮时顶起飞机。
[0003]根据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研究所对空军主战机型机械类保障装备“三化”(通用化、小型化、系列化)的要求及部队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研制。
[0004]通过对部队、修理工厂各机轮飞机机轮千斤顶的使用情况的调研走访,目前军用飞机机轮千斤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部队现用的机轮千斤顶多为铸造式底板、集成式手摇泵、液压元器件内漏严重,难以排除和修复,产品性能保证性低,损坏后基本无法修理;二、千斤顶作动筒内筒腐蚀、拉伤严重,基本无修复价值;三、南海区域地域环境差,腐蚀性强,普通千斤顶在沿海盐雾条件下很快被腐蚀,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低。
[0005]针对上述问题,研制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维护性强、耐腐蚀性好、重量轻的机轮千斤顶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维护性强、耐腐蚀性好、重量轻的机轮千斤顶,提高保障装备通用性、维护性及使用寿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轮千斤顶,它包括动作筒结构和千斤顶阀组块结构;
[0008]所述动作筒结构整体采用柱式结构,包括用于承载安装部件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油缸、油缸内部的活塞杆、活塞、导向套、安装于活塞杆内的调节螺杆和油箱外筒;
[0009]所述千斤顶阀组块结构包括底部的阀块,阀块上通过连杆和支撑接耳铰接有手摇泵手柄,所述手摇泵手柄末端有用于延长手柄作用力的钢管,手摇泵手柄下连接有手摇泵活塞杆和手摇泵活塞筒;通过下压手摇泵手柄驱动动作筒结构的活塞杆实现顶升。
[0010]所述油箱外筒通过顶部螺母将上、下两矩形胶圈压紧,形成油箱,油箱上部设有加油口,用于对油箱进行加油。
[0011]所述活塞杆采用单作用缸,液压行程为0~200mm,并使其在加压时向上顶起。
[0012]所述调节螺杆与活塞杆的内筒体之间采用梯形螺纹配合,并能够进行机械高度调节,其行程为0~100mm;向上调节后,在调节螺杆内部还有50mm螺纹未拧出,起到稳定作用。
[0013]千斤顶整体密封采用O型胶圈或矩形胶圈密封,所述活塞杆和油缸之间采用孔用斯特封,孔用斯特封同一个O型胶圈及聚四氟乙烯圈组合面成,O型胶圈为施力元件,提供足够的密封力,并对聚四氟乙烯圈起补偿作用。
[0014]所述千斤顶阀组块结构的阀块组件全部元器件安装在阀块上,阀块通过螺栓与动作筒结构连接,并通过O型胶圈密封。
[0015]所述钢管的末端套装有橡胶套。
[0016]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该千斤顶从材料选择上就选用耐蚀性较好的材料,如油箱外筒、提手等选用316L不锈钢材料,自身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防腐蚀性能优越,可满足其在南海环境的使用需求。
[0018]2、本技术充分考虑千斤顶的维修性要求,所有部件均采用螺纹、螺栓连接,胶圈密封,杜绝出现焊死固定现场,并配具一定数量备件,保证千斤顶一旦出现问题,可快速实行修复工作,同时,所有密封件均为成熟可靠产品,可以让产品少出故障,减少维修工作量。
[0019]3、本技术选用的安全系数均符合国标要求,产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保证了产品使用安全。
[0020]4、本技术产品设计时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器材保障渠道广,质量可靠,提高了产品制造及维护过程的保障性。
[0021]5、本技术的密封形式具有摩擦力低,无爬行,启动压力小,耐高压,沟槽结构简单等优点。
[0022]6、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为钢制零件,适应温度范围大,能在较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千斤顶阀组块结构的液压原理图。
[0027]图中:底座1、油缸2、活塞杆3、活塞4、导向套5、调节螺杆6、油箱外筒7、螺母8、圆柱销9、排气螺塞10、提手11、阀块12、连杆13、支撑接耳14、手摇泵活塞杆15、手摇泵活塞筒16、手摇泵手柄17、橡胶套18、钢管19、液压开关20、O型胶圈21、矩形胶圈22、聚四氟乙烯圈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9]参见图1

3,一种机轮千斤顶,它包括动作筒结构和千斤顶阀组块结构;所述动作筒结构整体采用柱式结构,包括用于承载安装部件的底座1、安装于底座上的油缸2、油缸内部的活塞杆3、活塞4、导向套5、安装于活塞杆3内的调节螺杆6和油箱外筒7;所述千斤顶阀组块结构包括底部的阀块12,阀块12上通过连杆13和支撑接耳14铰接有手摇泵手柄17,所述手摇泵手柄17末端有用于延长手柄作用力的钢管19,手摇泵手柄17下连接有手摇泵活塞杆15和手摇泵活塞筒16;通过下压手摇泵手柄17驱动动作筒结构的活塞杆3实现顶升。
[0030]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外筒7通过顶部螺母8将上、下两矩形胶圈22压紧,形成油箱,油箱上部设有加油口,用于对油箱进行加油。
[0031]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3采用单作用缸,液压行程为0~200mm,并使其在加压时向上顶起。
[003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6与活塞杆3的内筒体之间采用梯形螺纹配合,并能够进
行机械高度调节,其行程为0~100mm;向上调节后,在调节螺杆6内部还有50mm螺纹未拧出,起到稳定作用。
[0033]进一步的,千斤顶整体密封采用O型胶圈21或矩形胶圈22密封,所述活塞杆3和油缸2之间采用孔用斯特封,孔用斯特封同一个O型胶圈21及聚四氟乙烯圈23组合面成,O型胶圈21为施力元件,提供足够的密封力,并对聚四氟乙烯圈23起补偿作用。
[0034]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阀组块结构的阀块组件全部元器件安装在阀块12上,阀块12通过螺栓与动作筒结构连接,并通过O型胶圈21密封。通过上述的密封结构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
[0035]进一步的,所述钢管19的末端套装有橡胶套18。通过橡胶套18起到了很好的防滑效果。
[003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0037]参见图2,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摇动阀块12上部手摇泵手柄17,关闭手动截止阀,使油压通过上部单向阀进放小作动筒,那下压手摇泵手柄17时,油液通过下部单向阀进入供油口,进入作动筒内部,卸荷时,仅需要打开手动截止阀,通过外力,即可使作动筒降下。
[0038]本技术的六性分析:
[0039]第一、可靠性
[0040]A.提高项目可靠性的基本原则是选用可靠的零部件。尽量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轮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动作筒结构和千斤顶阀组块结构;所述动作筒结构整体采用柱式结构,包括用于承载安装部件的底座(1)、安装于底座上的油缸(2)、油缸内部的活塞杆(3)、活塞(4)、导向套(5)、安装于活塞杆(3)内的调节螺杆(6)和油箱外筒(7);所述千斤顶阀组块结构包括底部的阀块(12),阀块(12)上通过连杆(13)和支撑接耳(14)铰接有手摇泵手柄(17),所述手摇泵手柄(17)末端有用于延长手柄作用力的钢管(19),手摇泵手柄(17)下连接有手摇泵活塞杆(15)和手摇泵活塞筒(16);通过下压手摇泵手柄(17)驱动动作筒结构的活塞杆(3)实现顶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轮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外筒(7)通过顶部螺母(8)将上、下两矩形胶圈(22)压紧,形成油箱,油箱上部设有加油口,用于对油箱进行加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轮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采用单作用缸,液压行程为0~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立祥李强宣赖建政魏仁圣张海杨魏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宜昌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