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8471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2
本公开涉及嘌呤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嘌呤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治疗剂的用途,特别是作为D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嘌呤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0001]本公开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嘌呤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特别地,本公开涉及通式(I)所示的嘌呤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DNA

PK抑制剂的用途和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

PK)是由催化亚基DNA

PKcs和Ku蛋白(Ku70/Ku80)的异二聚体组成的丝氨酸/羟丁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是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蛋白(Cancer Discovery,2014,4,1126

1139);在维持端粒酶的稳定性、参与天然免疫及V(D)J重组、以及转录调节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2009,9,503

509)。
[0003]真核生物的DNA修复主要有4种类型: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碱基切除修复(BER)、错配修复(MMR)和双链断裂修复(DSBR)。NER可切除大片段的DNA损伤,BER可修复个别碱基的损伤,MMR用于修复碱基的错配,而DSBR又包括两种机制: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HR)。NHEJ直接连接断端而不需要模板,HR需要使用完整的姐妹染色单体作为修复模板。NHEJ是最主要的修复途径,在细胞周期的所有期中均能发生。而HR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G2/M期(ChemMedChem,2017,12,895

900)。在DNA损伤修复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三个PI3K相关激酶(PIKK)家族的激酶: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

PK)、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激酶(ATM),以及ATM和Rad3相关激酶(ATR)。DNA

PK主要参与NHEJ途径,ATM主要参与HR途径,而ATR主要修复单链DNA损伤(Nat Rev Clin Oncol.,2019,81

104)。
[0004]当DNA双链断裂时,环状Ku70/Ku80异源二聚体识别和结合断裂的DNA末端,招募DNA

PKcs。DNA

PKcs的募集促进了Ku异源二聚体向DNA双链体中的移动,使得DNA

PKcs可用作断裂DNA末端的系链并防止外切核酸酶的降解。同时,与DNA的结合促进了DNA

PKcs催化活性的激活,主要的自磷酸化位点是Ser2056和Thr2609。DNA

PKcs还导致一系列下游蛋白的磷酸化,包括Artemis、DNA连接酶4、组蛋白H2A变体(H2AX)等,共同完成DNA双链修复(Nat Rev Clin Oncol.,2019,81

104)。
[0005]DNA

PK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可以通过刺激血管再生及肿瘤细胞迁移导致肿瘤转移(Clin Cancer Res,2019,25,5623

5637)。而且DNA

PK活性的增加与化疗药的耐药及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DNA

PK抑制剂能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对x线辐照(IR)及化疗药的敏感性,并增加PAPR抑制剂olaparib的抑瘤作用(Nat Commun.,2019,10,5065

5079;Mol Cancer Res.,2019,17,2457

2468)。
[0006]目前以AstraZeneca和Merck为代表的公司发表了若干DNA

PK抑制剂的专利(WO2019238929A1、WO2018114999A1和WO2014183850A1等),这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无论是体外活性还是选择性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其中AstraZeneca的小分子DNA

PK抑制剂于2019年10月进入临床一期。目前还没有DNA

PK抑制剂药物被批准上市,因此相关病患人群中存在重大未满足的医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
[0008][0009]其中:
[0010]环A为3至8元环烷基或3至8元杂环基;
[0011]R1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烷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
[0012]R2为3至14元环烷基或3至14元杂环基,所述的3至14元环烷基和3至14元杂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烷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
[0013]R3选自氢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羟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卤素、氰基、氨基、硝基和羟基;
[0014]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羟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卤素、氰基、氨基、硝基和羟基;
[0015]n为0、1或2;且
[0016]m为0、1、2、3、4或5。
[0017]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环A为3至8元环烷基;优选为环丙基。
[0018]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1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6烷基;优选地,R1为氢原子。
[0019]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6烷基;优选地,R4为氢原子。
[0020]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n为0。
[0021]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m为0。
[0022]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为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
[0023][0024]其中:
[0025]R2和R3如通式(I)中所定义。
[0026]在本公开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通式(I)或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2为3至8元单环杂环基或6至14元多环杂环基,所述的3至8元单环杂环基和6至14元多环杂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氧代基、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环A为3至8元环烷基或3至8元杂环基;R1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烷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R2为3至14元环烷基或3至14元杂环基,所述的3至14元环烷基和3至14元杂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羟烷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R3选自氢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羟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卤素、氰基、氨基、硝基和羟基;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羟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氧代基、卤素、氰基、氨基、硝基和羟基;n为0、1或2;且m为0、1、2、3、4或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环A为3至8元环烷基;优选为环丙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1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6烷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C1‑6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为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2和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2为3至8元单环杂环基或6至14元多环杂环基,所述的3至8元单环杂环基和6至14元多环杂环
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选自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氧代基、氰基、氨基、硝基、羟基和C1‑6羟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优选为3至8元单环杂环基;更优选为四氢吡喃基。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标张蔡华贺峰陶维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