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0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包括壳体、线圈、铁芯、喷头、阀杆组件和调节件,线圈、铁芯和阀杆组件皆安装于壳体内,线圈套设于铁芯外,喷头安装于壳体的第一端,阀杆组件安装于喷头与铁芯之间,线圈与铁芯相互配合用于驱动阀杆组件开启或关闭喷头,壳体上开设有进油孔,铁芯与阀杆组件共同形成进油孔与喷头之间的油道;喷头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孔,喷油孔相对于喷头的圆周方向环设,且相对于喷头的轴线方向,喷油孔与喷头的轴线形成夹角;该旋流式喷油器具有结构合理,可以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优点。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优点。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缸内直喷(GDI)汽油发动机,其工作原理就是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的技术。使用缸内直喷(GDI)技术的发动机与传统的进气道喷射(DFI)技术相比,油汽不需要经过节气阀,因此能减小节气阀对混合油汽产生的气阻,同时可以具备较大的压缩比,压缩比高达12,因此使用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可以提高15%左右,输出动力也会地增加10%左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喷油嘴在使用时不能有助于油汽的更进一步的混合,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的喷油嘴在喷油时,喷出的油雾大体上呈锥形,同时喷出的油雾并随着气缸内的进气而实现油汽混合,进一步来说,喷油孔喷出的油雾基本是以直线方式喷出的,而缸内空间往往有限,因此会有一部分油雾会被喷射到缸套内壁或是活塞上,进而不利于油雾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而不利于更加充分的燃烧,即降低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而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油雾的喷出行程,就可以减少油雾会被喷射到缸套内壁或是活塞上量,即油雾可以与空气充分混合,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旋流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包括壳体、线圈、铁芯、喷头和阀杆组件,所述线圈、铁芯和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铁芯外,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阀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头与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相互配合用于驱动所述阀杆组件开启或关闭所述喷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中空设置,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喷头之间的油道,所述进油孔用于送入燃油,送入的燃油通过所述油道从所述喷头喷出;
[0006]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孔,所述喷油孔相对于所述喷头的圆周方向环设,且相对于所述喷头的轴线方向,所述喷油孔与喷头的轴线形成夹角。
[0007]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相对于所述喷头的轴线方向,所述喷油孔呈螺旋状。
[0008]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内壳中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内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0009]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内壳中,且所述内壳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内壳的另一端开设有连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导流孔,所述铁芯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
[0010]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壳的外径。
[0011]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孔远离所述第一导流孔。
[0012]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杆组件包括杆体、滑块、阀芯、阀座和复位簧,所述阀芯固定于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阀芯用于开启或关于所述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喷头相连通,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铁芯相对应,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内壳滑动连接,所述复位簧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铁芯之间,且所述复位簧的一端与所述铁芯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抵接,所述杆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导流孔。
[0013]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壳的内径。
[0014]作为对所述旋流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流孔靠近所述阀芯处。
[0015]一种发动机,包括机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旋流式喷油器。
[0016]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将喷油孔与喷头的轴线形成夹角,使得喷嘴喷出的油雾的运动轨迹呈螺旋状,进而使油雾在相对固定在空间内增大了行程,减少了喷出的油雾被喷射到缸壁或是活塞上的量;同时,喷出的油雾由于螺旋运动,可以使得油雾可以进一步对气缸内的空气进行扰动而更加充分的与空气混合,使得燃油可以更加充分的燃烧,进而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
[0019]图1为本技术中旋流式喷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喷头的结构透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旋流式喷油器的不完全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包括壳体1、线圈2、铁芯3、喷头4和阀杆组件5;其中,线圈2、铁芯3和阀杆组件5皆安装于壳体1内,线圈2套设于铁芯3外,喷头4安装于壳体1的第一端,阀杆组件5安装于喷头4与铁芯3之间,线圈2与铁芯3相互配合用于驱动阀杆组件5开启或关闭喷头4,壳体1上开设有进油孔11,铁芯3与阀杆组件5皆呈中空
设置,且铁芯3与阀杆组件5共同形成进油孔11与喷头4之间的油道,进油孔11用于送入燃油,且送入的燃油通过油道从喷头4喷出。具体来说,中空的铁芯和阀杆组件5可以在进油孔11、铁芯3、阀杆组件5和喷头4之间建立起供燃油通过的油道,当喷油器工作时,燃油由进油孔11进入到壳体1内并流经铁芯3、阀杆组件5和阀杆组件5,最终从喷头4喷出;进一步的,喷油器工作时线圈2上产生的热量、以及铁芯3上因为电磁涡流产生的热量即可被燃油带走,即,降低了喷油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其中,线圈2通电后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则会磁化铁芯3(电磁铁工作原理),使得铁芯3可以吸引阀杆组件5而开启喷头4,即,实现喷油器的喷油。进一步的,喷头4呈片状或板状且喷头4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孔41,喷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线圈、铁芯、喷头和阀杆组件,所述线圈、铁芯和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铁芯外,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阀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头与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相互配合用于驱动所述阀杆组件开启或关闭所述喷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中空设置,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喷头之间的油道,所述进油孔用于送入燃油,送入的燃油通过所述油道从所述喷头喷出;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多个喷油孔,所述喷油孔相对于所述喷头的圆周方向环设,且相对于所述喷头的轴线方向,所述喷油孔与喷头的轴线形成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喷油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喷头的轴线方向,所述喷油孔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内壳中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内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内壳中,且所述内壳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内壳的另一端开设有连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明舒磊朱柳芳张志霞舒莹朱秋芳朱小强朱小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菲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