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0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其包括壳体、线圈、铁芯、喷头和阀杆组件,线圈、铁芯和阀杆组件皆安装于壳体内,线圈套设于铁芯外,喷头安装于壳体的末端,阀杆组件安装于喷头与铁芯之间,线圈与铁芯相互配合用于驱动阀杆组件开启或关才喷头,壳上开设有进油孔,铁芯与阀杆组件皆为中空设置,且铁芯与阀杆组件共同形成进油孔与喷头之间的油道,进油孔用于送入燃油;喷头内设置有扩散腔,的扩散腔的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扩散腔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喷头的圆周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气道,气道的第一端与喷头的外部相连通,气道的第二端与扩散腔相连通;该喷油器具有结构合理,可以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优点。可以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优点。可以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缸内直喷(GDI)汽油发动机,其工作原理就是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的技术。使用缸内直喷(GDI)技术的发动机与传统的进气道喷射(DFI) 技术相比,油汽不需要经过节气阀,因此能减小节气阀对混合油汽产生的气阻,同时可以具备较大的压缩比,压缩比高达12,因此使用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可以提高15%左右,输出动力也会地增加10%左右。但是现有技术中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存在着喷出的油雾与缸内空气混合率相对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发动机的低负荷工况下,会造成燃烧的不充分,从而增加了燃烧颗粒物或是氮氧化物的生成量;进一步的,如果能在喷油器的油雾喷出阶段使得油雾能与缸内的空气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则可以使得燃油可以被更加充分有效的燃油,进而达到降低燃烧颗粒物或是氮氧化物的生成,以及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预混合式喷油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包括壳体、线圈、铁芯、喷头和阀杆组件,所述线圈、铁芯和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铁芯外,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末端,所述阀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头与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相互配合用于驱动所述阀杆组件开启或关才所述喷头,所述壳上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为中空设置,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喷头之间的油道,所述进油孔用于送入燃油,且送入的燃油通过所述油道从所述喷头喷出;
[0006]所述喷头内设置有扩散腔,所述的扩散腔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扩散腔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喷头的圆周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气道,所述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头的外部相连通,所述气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扩散腔相连通。
[0007]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散腔的直径由其第一端至第二端处逐渐增加;所述气道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扩散腔的第一端处。
[0008]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内壳中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内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0009]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内壳中,且所述内壳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内壳的另一端开设有连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导流孔,所述铁芯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
[0010]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壳的外径。
[0011]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孔远离所述第一导流孔。
[0012]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杆组件包括杆体、滑块、阀芯和复位簧,所述阀芯固定于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阀芯用于开启或关于所述喷头,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铁芯相对应,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内壳滑动连接,所述复位簧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铁芯之间,且所述复位簧的一端与所述铁芯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杆体相抵接,所述杆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导流孔。
[0013]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壳的内径。
[0014]作为对所述预混合式喷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杆组件还包括阀座和喷孔板,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芯相抵接,所述喷孔板与所述阀座相连接,所述喷孔板用于雾化燃油。
[0015]一种发动机包括机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预混合式喷油器。
[0016]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喷头内设置扩散腔以及与扩散腔相互配合的气道,具体来说,当高压燃油经过油道从喷头内喷出时,喷出的燃油经过扩散腔时会在使得扩散腔的第一端处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缸内的空气通过气道吸入到扩散腔内,吸入的空气则可以进一步与喷出的油雾进行混合;同时,燃油混合空气从扩散腔内喷出,而缸内空气则会从气道内吸入,因此会使得气缸内的空气形成涡流,即同样会使得喷出的油雾与缸内空气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进而使得燃油可以被更加充分有效的燃烧,进而达到降低燃烧颗粒物或是氮氧化物的生成,以及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
[0019]图1为本技术中预混合式喷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预混合式喷油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包括壳体1、线圈2、铁芯3、喷头4和阀杆组件5;其中,线圈2、铁芯3和阀杆组件5皆安装于壳体1内,线圈2套设于铁芯3外,
相对于壳体1的轴向方向,喷头4安装于壳体1的末端,阀杆组件5安装于喷头4与铁芯3之间,线圈2与铁芯3相互配合用于驱动阀杆组件5开启或关闭喷头4,壳体1上开设有进油孔11,铁芯3 与阀杆组件5皆呈中空设置,且铁芯3与阀杆组件5共同形成进油孔11与喷头 4之间的油道,进油孔11用于送入燃油,且送入的燃油通过油道从喷头4喷出;具体来说,通过设置中空的铁芯3和阀杆组件5,进而在进油孔11、铁芯3、阀杆组件5和喷头4之前建立起供燃油通过的油道,当喷油器工作时,燃油由进油孔11进入到喷嘴中流经铁芯3和阀杆组件5,最终从喷头4喷出,进一步来说,喷油器工作时线圈2上产生的热量、以及铁芯3上因为电磁涡流产生的热量即可被燃油带走,即,降低了喷油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其中,线圈2通电后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则会磁化铁芯3(电磁铁工作原理),使得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合式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线圈、铁芯、喷头和阀杆组件,所述线圈、铁芯和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铁芯外,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末端,所述阀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头与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相互配合用于驱动所述阀杆组件开启或关才所述喷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为中空设置,且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共同形成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喷头之间的油道,所述进油孔用于送入燃油,且送入的燃油通过所述油道从所述喷头喷出;所述喷头内设置有扩散腔,所述的扩散腔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扩散腔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喷头的圆周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气道,所述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头的外部相连通,所述气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扩散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合式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腔的直径由其第一端至第二端处逐渐增加;所述气道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扩散腔的第一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合式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内壳中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内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铁芯与所述阀杆组件皆安装于所述内壳中,且所述内壳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内壳的另一端开设有连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明舒磊朱柳芳张志霞舒莹朱秋芳朱小强朱小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菲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