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58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该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与发动机连接;该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包括节气阀组件、舵机和喷油组件;节气阀组件包括带有进气管的节气阀体,以及节气门和节气门轴;节气门通过节气门轴与节气阀体连接,节气门轴上还设有限位组件;舵机控制节气门的开启角度。节气阀体内开设有孔,节气门轴穿过孔后与节气阀体连接。节气门轴上的限位组件将节气门轴固定在节气阀体上,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节气门轴上的卡箍槽,卡箍槽内插接有卡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气阀体带有进气管,缩短了油气混合气的通道,消除了混合气体挂壁现象,使得混合气雾化更充分。使得混合气雾化更充分。使得混合气雾化更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动机燃油雾化装置逐步由燃油喷射取代化油器,现有的结构依次为发动机进气道、进气管,密封垫,节气阀体,其中进气管为非金属材质,如为金属材质需增加隔热垫,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阀体上。
[0003]空气或混合气导入发动机气缸的零部件集合体称为发动机进气系统,节气阀体和进气管则是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件,进气系统是发动机的动脉。进气系统中的节气阀体是控制发动机吸气的一个阀门。进气管是将节气阀体所供给的可燃混合气送到气缸。
[0004]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分体式节气阀体和进气管组合图,其缺点是进气管和节气阀体均占用较长的油、气混合气通道,燃油雾化后易出现挂壁现象,以油滴的形态进入发动机进气道,不参与燃烧做功,直接排出,既加大了燃油消耗又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进气管材料为尼龙,容易出现熔化现象,会影响喷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通过采用与进气管一体化后的节气阀体,进而缩短了混合气体的通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与发动机连接;该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包括节气阀组件、舵机和喷油组件;
[0007]节气阀组件包括带有进气管的节气阀体,以及节气门和节气门轴;
[0008]节气门通过节气门轴与节气阀体连接,节气门轴上还设有限位组件;舵机控制节气门的开启角度。
[0009]节气阀体内开设有孔,节气门轴穿过孔后与节气阀体连接。
[0010]节气门轴上的限位组件将节气门轴固定在节气阀体上,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节气门轴上的卡箍槽,卡箍槽内插接有卡箍。
[0011]节气阀组件还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隔热单元,进而减少发动机机体的热量向节气阀体和喷油器传导。
[0012]隔热单元包括隔热垫和隔热垫密封垫。
[0013]隔热垫密封垫材料为聚醚醚酮。
[0014]喷油组件包括喷油器和喷油器支架,喷油器通过喷油器支架固定在节气阀体上。
[0015]节气阀体与进气管一体成型。
[0016]节气阀组件还包括节气阀体密封垫,节气阀体密封垫位于节气阀体与隔热垫之间。
[0017]节气阀体组件以可拆卸方式与发动机连接。
[00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的节气阀体带有进气管,缩短了油气混合气的通道,消除了混合气体挂壁现象,使得混合气雾化更充分,降低了燃油消耗20~25%,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数量。
[0020](2)本技术在节气阀体与发动机机体之间增加隔热垫,减少了发动机机体的热量向节气阀体和喷油器传导。
[0021](3)本技术采用的进气管材料为尼龙,熔点小于190℃,经分析试验,将隔热垫材料优选为聚醚醚酮,其熔点为334℃,避免了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后熔化,在耐高温的同时且该材料用量大幅度减少,降低了成本。
[0022](4)本技术在节气阀体与隔热垫之间增加密封垫,防止混合气的泄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节气阀体;
[0024]图2为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的结构总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燃油喷射装置的喷射角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2所示,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与发动机连接,该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包括节气阀组件、舵机10和喷油组件。
[0027]节气阀组件包括带有进气管的节气阀体3,以及节气门7和节气门轴8。节气门7通过螺钉与节气门轴8连接,即节气门7通过节气门轴8与节气阀体3连接。节气门轴8上还设有限位组件,舵机10控制节气门7的开启角度。
[0028]该节气阀体3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节气阀体3缩短了混合气体的通道。同时,该与进气管一体化设计后的节气阀体3,采用毛坯3D打印,部分尺寸通过机加工实现。
[0029]安装时,通过4个螺栓将节气阀体3、节气阀体密封垫4、隔热垫5、隔热密封垫6与发动机箱体13连接。节气门轴8穿过节气阀体3上的孔31与节气阀体3连接。
[0030]该节气门轴8上的限位组件将节气门轴8固定在节气阀体3上,该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节气门轴8上的卡箍槽81,该卡箍槽81内插接有卡箍9,进而防止节气门轴8发生轴向窜动。
[0031]隔热垫5和隔热密封垫6组成隔热单元,且该隔热单元位于节气阀体3和发动机之间。该隔热密封垫6的材料为聚醚醚酮。
[0032]舵机10通过4个螺钉与节气阀体3连接。喷油组件包括喷油器11和喷油器支架12,喷嘴11和喷嘴支架12通过1个螺栓与节气阀体3连接。
[0033]本技术缩短了油气混合气的通道长度,缩短的长度为15mm,消除了混合气体挂壁现象,具体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喷油器喷射角度剖视图,阴影部分111区域为喷油器11的喷射范围,由图看出燃油喷射范围111与节气阀体3的内壁无重叠,喷油不挂壁,混合气雾化更充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所述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与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包括节气阀组件、舵机(10)和喷油组件;所述节气阀组件包括带有进气管的节气阀体(3),以及节气门(7)和节气门轴(8);所述节气门(7)通过节气门轴(8)与节气阀体(3)连接,所述节气门轴(8)上还设有限位组件;所述舵机(10)控制节气门(7)的开启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阀体(3)内开设有孔(31),所述节气门轴(8)穿过所述孔(31)后与节气阀体(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轴(8)上的限位组件将节气门轴(8)固定在所述节气阀体(3)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节气门轴(8)上的卡箍槽(81),所述卡箍槽(81)内插接有卡箍(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亚萍胡又顺徐卫平彭中荣隋全武翟步云林津羽黄以兰范铭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