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及陶瓷坯体脱模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82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坯体脱模结构,包括动模板以及两个固定板,所述动模板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上,所述动模板的上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凸模,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的下侧设置有与凸模相配适的凹模,所述凸模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下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加热板和螺纹杆,加热板使得储料箱体温度上升,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目的,通过在凸模内设置导杆,并且在导杆与陶瓷胚体接触面设置螺纹,当转动导杆时,导杆会与陶瓷胚体缓慢完成脱模,避免陶瓷的表面发生损坏的可能。陶瓷的表面发生损坏的可能。陶瓷的表面发生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及陶瓷坯体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及陶瓷坯体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专利技术了陶器,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 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0003]原料遇水后在搅拌时,容易在原料表面产生气泡,这些带有气泡的原料进入模具成型后,所形成的陶瓷胚体的表面会出现小凹陷,从而影响陶瓷的美观;
[0004]陶瓷脱模时,陶瓷胚体容易粘在凸模或者凹模上,从而难以分离,若用蛮力迫使陶瓷胚体和模具分离,会出现陶瓷毛边损坏的可能,从而影响陶瓷的美观,同时损坏的陶瓷胚体也会被丢弃,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及陶瓷坯体脱模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坯体脱模结构,包括动模板(3)以及两个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3)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2)上,所述动模板(3)的上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凸模(6),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定模板(4),所述定模板(4)的下侧设置有与凸模(6)相配适的凹模(5),所述凸模(6)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导杆(13),两个所述导杆(1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4),两个所述齿轮(14)的下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凸模(6)的内侧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凸模(6)内设置有与电动推杆(15)相同高度的第一插槽,两个所述导杆(13)靠近中部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槽。2.一种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和陶瓷坯体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陶瓷坯体脱模结构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陶瓷坯体脱模结构;所述定模板(4)的上侧设置有储料箱体(12),所述储料箱体(12)的上侧对称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玉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