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金和专利>正文

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50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动力装置,包括一架体、一转盘、复数个马达与一传感器,其中所述的转盘装设在架体上,转盘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枢设有复数个可摆动在转盘上的杆体,杆体一端设有重块,另一端则凭借一拉伸弹簧而与一固定在转盘上的块体连接;所述的马达是枢设在各个杆体一侧的转盘上,马达与杆体间是连设有一拉持件,使马达启动时,可连动拉持件而拉动杆体;所述的传感器是设在转盘左侧的架体上,使杆体被转盘带动到转盘左侧并呈水平状态时,所述的传感器可控制所述的杆体一侧的马达启动,使所述的马达将杆体具有重块的一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进而使转盘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装置。技术背景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都不断的积 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 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但是,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都有 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 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也无法运用;而水力与地热更 是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是以并无法有效地适用在全球各个地区。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 缺点,乃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且成本低的动力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架体; 一转盘,装设在架体上,转盘 上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活动枢设有复数个杆体,所述的杆体在转盘上摆动,所述 的杆体一端设有重块,另一端则凭借一拉伸弹簧而与一固定在转盘上的块体相连 接;复数个马达,其是分别枢设在上述各个杆体一侧的转盘上,所述的马达与每 一个杆体之间是连设有一拉持件,马达启动时,连动拉持件而拉动杆体;以及一 传感器,是设在转盘左侧的架体上,使转盘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转盘上的杆体 转动到转盘左侧呈水平状态时,所述的传感器可控制所述的转动到转盘左侧的杆 体一侧的马达启动,使所述的马达将杆体具有重块的一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进而使转盘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转盘是连动有一发电机,所述的转盘转动时,连动发电机作动。 所述的马达将杆体一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时,杆体另一端拉伸弹簧则恢复 至原状。当转盘左侧的杆体经转盘逐渐转动至转盘最高点时,其一侧的马达也逐渐松 释对杆体的拉力,直到转动至转盘最高点后,杆体也不再受到马达的拉持,而当 杆体被转盘带动至转盘的最低点时,杆体由于摆动关系,使得杆体与马达之间的 拉持件被杆体拉伸,同时杆体另一端的拉伸弹簧也被拉伸,而当杆体再被转动至 转盘的左侧后,马达再受到传感器的控制,收縮拉持件,而使得杆体被拉升呈垂 直状态,进而使转盘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的杆体连接有拉伸弹簧的一端是设有磁性体,而转盘上也设有复数个磁 性体,杆体被转盘带动至转盘的最低点时,杆体一端的磁性体与转盘上的磁性体 磁性相吸。所述的转盘上所设复数个磁性体上,是分别结合有一压縮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 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启动时转盘左侧杆体受马达拉升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转盘顺时针转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杆体被转盘带动至转盘最高点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杆体将被转盘带动至转盘最低点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杆体被转盘带动至转盘最低点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杆体被转盘带动至转盘最低点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转盘左侧杆体受马达拉升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动力装置;2-架体;3-转盘;31~34-杆体;311、 321、 331、341-重块;312、 322、 332、 342-拉伸弹簧;35~38-块体;41~44-马达;6-发电机;71 74-拉持件;8、 9-磁性体;91-压縮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 图4,图式内容为本技术动力装置1的一实施例,其是由一 架体2、 一转盘3、复数个马达41 44与一传感器5所组成。所述的转盘3是装设在架体2上,转盘3上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活动枢设有 复数个杆体31 34,其是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转盘3周围的上、下、左、右四个方 向,使所述的杆体31-34可在转盘3上摆动,所述的杆体31~34 —端设有重块311、 321、 331、 341,另一端则凭借一拉伸弹簧312、 322、 332、 342而与一固定在转 盘3上的块体35 38相连接。另所述的转盘3又可连动有一发电机6,使所述的 转盘3转动时,可连动发电机6作动。所述的马达41~44是分别枢设在上述各个杆体31~34 —侧的转盘3上,所述 的马达41~44与每一个杆体31~34之间是连设有一拉持件71~74,使马达41-44 启动时,可连动拉持件71~74而拉动杆体31~34。所述的传感器5是设在转盘3左侧的架体2上,其可控制所述的转动到转盘 3左侧的杆体31~34 —侧的马达41 44启动,使所述的马达41~44将杆体31-34 具有重块311、 321、 331、 341的一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进而使转盘3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请参阅图1 图3,实施时,首先令转盘3以顺时针方式转动,当转盘3上的 杆体31转动到转盘3左侧时,是呈水平状态,此时杆体31具有重块311的一端 与马达41之间的拉持件71是呈拉伸的状态,且杆体31另一端与块体35之间的 拉伸弹簧312也呈拉伸的状态。此时,传感器5—感应到转动至转盘3左端的杆 体31时,立即控制所述的转动到转盘3左侧的杆体31—侧的马达41启动,使所 述的马达41将杆体31具有重块311的一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当马达41将杆 体31 —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时,杆体31另一端拉伸弹簧312则可恢复至原状, 进而使转盘3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3、图4所示,当转盘3左侧的杆体31经转盘3逐渐转动至转盘3最高 点时,其一侧的马达41也逐渐松释对杆体31的拉力,直到转动至转盘3最高点 后,杆体31也不再受到马达41的拉持,如图5、图6所示,而当杆体31被转盘 带动至转盘3的最低点时,杆体31由于摆动关系,使得杆体31与马达41之间的拉持件71被杆体31拉伸,同时杆体31另一端的拉伸弹簧312也被拉伸,而当杆 体31再被转动至转盘3的左侧后,马达41可再受到传感器6的控制,收縮拉持 件71,而使得杆体31被拉升呈垂直状态(即图2所示),进而使转盘3因重力改变 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此以来,经由传感器6控制转动至转盘3左侧的马 达41 44时,即可拉持杆体31 34而使转盘3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 动,并连动与转盘3连接的发电机6,以带动所述的发电机6作动。此外,如图7、图8所示,本技术在杆体31 34连接有拉伸弹簧312、 322、 332、 342的一端是设有磁性体8,而转盘3上也设有复数个磁性体9,所述的复 数个磁性体9上则分别结合有一压縮弹簧91,使杆体31被转盘3带动至转盘3 的最低点时,杆体31~34 —端的磁性体8恰可因与转盘3上的磁性体9磁性相吸 的作用,而加速杆体31-34摆动,且当杆体31 34被马达41 44拉升时,所述的 压縮弹簧91也可因不再被杆体31 34压制后,适时回复,增加杆体31 34摆动时 速度。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架体;一转盘,装设在架体上,转盘上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活动枢设有复数个杆体,所述的杆体在转盘上摆动,所述的杆体一端设有重块,另一端则凭借一拉伸弹簧而与一固定在转盘上的块体相连接;复数个 马达,其是分别枢设在上述各个杆体一侧的转盘上,所述的马达与每一个杆体之间是连设有一拉持件,马达启动时,连动拉持件而拉动杆体;以及一传感器,是设在转盘左侧的架体上,使转盘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转盘上的杆体转动到转盘左侧呈水平状态时,所述 的传感器可控制所述的转动到转盘左侧的杆体一侧的马达启动,使所述的马达将杆体具有重块的一端向上拉升至垂直状态,进而使转盘因重力改变而继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金和
申请(专利权)人:邱金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