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金和专利>正文

车轮弹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323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车轮弹性支撑结构,包括一内框件、多个可拆卸的环绕设置于内框件外并分别包括一活动承载件、至少一弹簧单元及多个卡合部的缓冲组件、一套设于这些缓冲组件外的外框件、一包覆设置外框件及缓冲组件的轮胎本体、一设于内框件内侧的第一紧迫件、及一设于内框件内侧且与第一紧迫件对应结合的第二紧迫件。借上述结构,以弹簧单元取代充气来提供弹性,并以活动承载件提供可分别拆换维修的便利性,同时保有橡胶材质的轮胎本体而提高舒适度,最后由第一紧迫件、第二紧迫件两侧夹持固定,进而提供内部结构的防护及外在的美观。进而提供内部结构的防护及外在的美观。进而提供内部结构的防护及外在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弹性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轮弹性支撑结构,尤指一种免充气、避震效果佳、容

组装维修、制造成本较低的车轮弹性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按,免充气轮胎,其原

是将原本轮胎中,用以提供车辆在

驶时具有较佳弹性以及避震效果的充气型内胎,取代为蜂巢造型或是其他类似的空心结构,使轮胎可以在保有弹性的同时,又免去了爆胎的风险。此种轮胎,最大的卖点就是安全、几乎无爆胎风险,在单车上已经有部分车种开始采用,但却未见免充气轮胎实际应用于汽、机车。
[0003]上述免充气轮胎之所以一直未能实际运用,乃因其存在下

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第一,缺少

传统轮胎的充气部分,

驶在



好的

面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噪音,而且减震性差强人意;第二,即使用空心结构提供弹性,但由于缺乏足够弹性,故会增大阻

,进而导致车辆的舒适性差;第三,蜂巢状结构的支撑原

,使得此种轮胎无法承受较重的负载、及较高的速

;第四,支撑结构裸露在外,且其多为高分子结构的塑形材

,结构强

并不如预期的强大,若异物(如石头)进入轮胎内,将影响支撑结构的弹力、甚至导致受损;第五,制造成本及售价远高于传统轮胎,且外形不讨喜,致使消费者不易接受。
[0004]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故,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多方评估及考

,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

经验,通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免充气、避震效果佳、容易组装维修、制造成本较低的车轮弹性支撑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缓冲组件的可拆特性,降低组装及维修成本,并以第一紧迫件、第二紧迫件作为车轮传动结构,同时固定轮胎本体及外框件,以提供良好避震效果。
[000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包括:一内框件,该内框件上形成有多个卡槽部,且该内框件外环绕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缓冲组件,各缓冲组件则分别包括一活动承载件、至少一设于该活动承载件上的弹簧单元、及多个界定于该活动承载件一侧的卡合部,与该卡槽部对应结合,并于这些缓冲组件外套设一外框件,再以一轮胎本体包覆设置该外框件及缓冲组件,另于该内框件内侧设置一第一紧迫件、及一与该第一紧迫件对应结合的第二紧迫件,该第一紧迫件及该第二紧迫件外缘分别形成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又该第一紧迫件一侧形成有多个紧迫部,该第二紧迫件一侧则形成有一与该紧迫部对应结
合的紧迫结合部。
[0008]进一步的,该第二紧迫件上具有一外罩体、及一形成于该外罩体上的组装部。
[0009]进一步的,该活动承载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撑壁,且该第一支撑壁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该外框件的端面向内弯折形成有一第二支撑壁,且该第二支撑壁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各活动承载件上的该卡合部间具有一夹角部。
[0012]进一步的,该弹簧单元为多个时,并排设置于该活动承载件上。
[0013]进一步的,该紧迫部内侧具有第一

纹部,且该紧迫结合部外侧具有第二

纹部,与该第一

纹部对应结合。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缓冲组件的弹簧单元向外支撑外框件及轮胎本体,以取代传统的充气动作而作为内部支撑结构,且缓冲组件可利用卡合部及卡槽部的结合提供快速拆装的效果,而简化拆装工序,并于套设外框件及包覆轮胎本体后,利用第一紧迫件、第二紧迫件从两侧穿设内框件,使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共同阻挡该活动承载件及夹持该轮胎本体,及利用紧迫结合部结合及抵持该紧迫部,使其向外紧迫该内框件,以通过可活动的外框件提供良好的避震效果,及发挥轮胎本体的舒适性。
[0015]通过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的免充气轮胎所存在的噪音大、减震性差、舒适性差、载重较低、有高速限制、有结构亦受损、外观不讨喜、及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平面透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图2的A-A线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内框件与缓冲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卡合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紧迫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隐藏轮胎本体的立体透视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图9的B-B线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内框件 ...1卡槽部 ...11缓冲组件 ...2、2a活动承载件 ...21、21a第一支撑壁 ...211a弹簧单元 ...22、22a卡合部 ...23
夹角部 ...231外框件 ...3、3a第二支撑壁 ...31轮胎本体 ...4第一紧迫件 ...5第一限位部 ...51紧迫部 ...52第一螺纹部 ...521第二紧迫件 ...6第二限位部 ...61紧迫结合部 ...62第二螺纹部 ...621外罩体 ...63组装部 ...631车轮轴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就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使被完全了解。
[0028]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缓冲组件卡合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内框件1;多个形成于该内框件1上的卡槽部11;多个可拆卸的环绕设置于该内框件1外的缓冲组件2,各缓冲组件2分别包括一活动承载件21、至少一设于该活动承载件21上的弹簧单元22、及多个界定于该活动承载件21一侧的卡合部23,与该卡槽部11对应结合,其中各活动承载件21上的该卡合部23间具有一夹角部231;一套设于这些缓冲组件2外的外框件3,该外框件3的端面向内弯折形成有一第二支撑壁31,且该第二支撑壁31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22的高度;一包覆设置该外框件3及该缓冲组件2的轮胎本体4;一设于该内框件1内侧的第一紧迫件5;一形成于该第一紧迫件5外缘的第一限位部51;多个形成于该第一紧迫件5一侧的紧迫部52,该紧迫部52内侧具有第一螺纹部521;一设于该内框件1内侧且与该第一紧迫件5对应结合的第二紧迫件6;一形成于该第二紧迫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弹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框件;多个形成于该内框件上的卡槽部;多个可拆卸的环绕设置于该内框件外的缓冲组件,各缓冲组件分别包括一活动承载件、至少一设于该活动承载件上的弹簧单元、及多个界定于该活动承载件一侧的卡合部,与该卡槽部对应结合;一套设于这些缓冲组件外的外框件;一包覆设置该外框件及该缓冲组件的轮胎本体;一设于该内框件内侧的第一紧迫件;一形成于该第一紧迫件外缘的第一限位部;多个形成于该第一紧迫件一侧的紧迫部;一设于该内框件内侧且与该第一紧迫件对应结合的第二紧迫件;一形成于该第二紧迫件外缘的第二限位部,配合该第一限位部阻挡该活动承载件及夹持该轮胎本体;及一形成于该第二紧迫件一侧的紧迫结合部,结合及抵持该紧迫部使其向外紧迫该内框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弹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紧迫件上具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金和
申请(专利权)人:邱金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