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83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发光器件包括反射结构,以及位于反射结构一侧的发光层;反射结构包括凹槽,凹槽包括弧形底面和侧壁,弧形底面朝向背离发光层的一侧凸起;沿垂直于发光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发光层覆盖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术方案可以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术方案可以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发光器件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以及亮度高等优点,在平板显示和照明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常用的LED包括顶发光器件和底发光器件,相比于底发光器件而言,顶发光器件具有开口率高、色纯度高、容易实现高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但是,顶发射器件由于出射光束在器件内部发生全反射等原因,而存在出光效率低的问题,亟待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反射结构,以及位于反射结构一侧的发光层;
[0006]反射结构包括凹槽,凹槽包括弧形底面和侧壁,弧形底面朝向背离发光层的一侧凸起;
[0007]沿垂直于发光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发光层覆盖凹槽。
[000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发光器件。
[000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通过在反射结构上设置凹槽,使凹槽包括弧形底面和侧壁,从而使至少部分原本会发生全反射而无法正常出射的光,在入射至反射结构的凹槽内后,利用弧形底面的汇聚作用以及侧壁对光的束缚作用,以小角度正常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同时,由于出射光束的出射角较小,使正视角的出光效率和色纯度得到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各个结构的尺寸和相对比例不代表其真实尺寸和相对比例,为便于展示结构特征,部分结构的尺寸会被放大处理。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10包括反射结构1以及位于反射结构1一侧的发光层2;反射结构1包括凹槽11,凹槽11包括弧形底面112和侧壁111,弧形底面112朝向背离发光层2的一侧凸起;沿垂直于发光层2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发光层2覆盖凹槽11,换而言之,发光层2在反射结构1的正投影覆盖凹槽11。
[0024]其中,本实施例所述发光器件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包括但不限于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或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等类型的发光二极管。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主要包括发光层2(由半导体层构成的PN结)、阳极(如第一透明电极层5)和阴极(如第二电极3),通过在阳极和阴极施加电压,可使电子和空穴在在发光层2中复合,形成光子,实现发光。
[0025]如
技术介绍
所述,顶发射器件由于出射光束在器件内部发生全反射等原因,存在出光效率低的问题。示例性的,参照图1,发光器件10通常包括封盖层4,封盖层4的折射率通常大于空气的折射率,而发光层2发出的光朝任意方向传播,对于出射角(与出光面法线的夹角)较大的光,若光的出射角大于封盖层4的全反射临界角,则会在封盖层4与空气的临界面发生全反射,无法形成有效出光,影响出光效率。当然,在光朝出光侧传播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在其他界面发生全反射,导致无法出射,本实施例仅以封盖层4与空气的界面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0026]如图1所示,对于顶发射的发光器件而言,通常在发光器件的非出光侧设置反射结构1,以将发光层2朝非出光侧出射的光反射至发光器件的出光侧,提高光利用率。参照图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对反射结构1做如下改进:设置反射结构1包括凹槽11,凹槽11包括弧形底面112和侧壁111,弧形底面112朝向背离发光层2的一侧凸起。
[0027]其中,弧形底面112例如可以是球面或者椭球面,如此可以利用凹槽11的弧形底面112形成凹面镜,起到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另外,本实施例设置凹槽11包括侧壁111,可以通过侧壁111的形成延长凹槽11的深度,进而可将光线在凹槽11内的传播路径束缚在侧壁111所围成的区域内,有效减小光的出射角,一方面可以降低全反射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发光器件的整体出光角度,提高正视角的出光效率和色纯度。
[0028]示例性的,图1中光线L1示出了原本会发生全反射而无法正常出射的光,因射入反
射结构1的凹槽11内,从而以小角度射出发光器件的光路:如图1所示,当大角度的光线射入反射结构1的凹槽11内后,首先经过侧壁111的反复反射后入射至弧形底面112,由于弧形底面112的汇聚作用以及侧壁111对光的束缚作用,使得该光线在弧形底面112反射后以较小的角度射出发光器件,从而使原本因发生全反射而无法正常出射的大角度的光,实现正常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同时,由于出射光束的出射角较小,使正视角的出光效率和色纯度得到明显提升。
[002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本会发生全反射的光”,可以是发光层2射向出光面的大角度的光,也可以是发光层2射向反射结构1的大角度的光,若采用现有的平面式的反射层,这些光束最终均会在发光器件的内部发生全反射而无法出射。采取本实施例对反射结构1的凹槽11设计,可使至少部分原本会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在射入反射结构1的凹槽11内后,实现光传播方向的调整,最终以小角度正常出射,提高了正视角的出光效率和色纯度。
[0030]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大角度”和“小角度”均表示光线与出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对大角度的数值范围不作具体限定,凡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结构,以及位于所述反射结构一侧的发光层;所述反射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弧形底面和侧壁,所述弧形底面朝向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凸起;沿垂直于所述发光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反射结构指向所述发光层的方向,所述侧壁的第一截面在所述发光层的正投影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截面平行于所述发光层所在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反射结构指向所述发光层的方向,所述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弧形底面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反射结构沿垂直于所述发光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交叠面积为S1;所述反射结构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在所述发光层的正投影面积之和为S2,其中0.2≤S2/S1≤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沿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为D,所述凹槽沿垂直于所述发光层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最大深度为H,其中,H/D>1;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发光层所在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复用为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导光材料。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云牛晶华张绍丽林亚飞华万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