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09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非显示区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至少与数据线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第一侧与显示区相邻;加热驱动组件,位于第一侧的非显示区,通过加热总线与加热走线电连接;栅驱动组件,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非显示区,第二侧和第一侧相邻;栅驱动组件与栅极线电连接,并通过第一引线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沿第三方向,加热总线与第一引线不交叠,或者,第一引线与加热总线至少部分交叠且形成交叠区,在交叠区,第一引线和加热总线中的一者设置有镂空;或者,第一引线与加热总线之间的绝缘层在交叠区的厚度大于非交叠区的厚度。如此,有利于提高低温显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形态,它既具有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液晶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改变其光学特性而制成的显示器件,它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各种显示器和电子仪表上。但是受液晶材料限制,低温下液晶响应时间加长,液晶响应时间加长后,显示画质劣化,动态图像出现拖尾、拖影等问题,影响视觉效果。当温度进一步下降时(-30℃以下),就会破坏显示器的取向层,液晶态就会消失,变成晶体,失去液晶态的性能,画面就会无法显示。

2、目前,如何有效提升低温环境下显示器的显示可靠性是现阶段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提升产品低温显示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加热走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3、控制芯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控制芯片至少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显示区相邻;

4、加热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的非显示区,通过加热总线与所述加热走线电连接;

5、栅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一侧相邻;所述栅驱动组件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并通过第一引线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6、沿第三方向,所述加热总线与所述第一引线不交叠,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衬底。

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8、衬底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加热走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9、控制芯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控制芯片至少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显示区相邻;

10、加热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的非显示区,通过加热总线与所述加热走线电连接;

11、栅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一侧相邻;所述栅驱动组件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并通过第一引线与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12、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加热总线至少部分交叠且形成交叠区,在所述交叠区,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加热总线中的一者设置有镂空;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

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再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14、衬底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加热走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15、控制芯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控制芯片至少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显示区相邻;

16、加热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的非显示区,通过加热总线与所述加热走线电连接;

17、栅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一侧相邻;所述栅驱动组件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并通过第一引线与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18、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加热总线至少部分交叠且形成交叠区,在所述交叠区,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加热总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1,在非交叠区,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加热总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d2,d1>d2。

1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板上引入了加热走线,在低温显示阶段,可采用该加热走线对显示面板进行加热,满足了显示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使用需求,而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另外引入加热器的方案大大简化了产品的结构。特别是,当在显示面板中引入加热总线时,将加热总线和与栅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引线的布线方式进行改进,使得二者在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不交叠,从而避免加热总线上的信号对第一引线的信号造成影响;或者,当加热总线与第一引线交叠时,在交叠区,将加热走线和第一引线中的至少一者设置镂空,以减小二者之间的实际交叠面积,避免交叠面积过大产生寄生电容或产生静电短路风险,避免当加热总线上的信号启动或关闭时,会对第一引线上的信号造成影响;或者,当加热总线与第一引线交叠时,增大交叠区中加热总线与第一引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从而减小交叠区的寄生电容,同样能够避免或减少加热总线上的信号对第一引线的信号造成影响。因此,在低温环境下对显示面板实现可靠加热的同时,还有利于避免加热信号对第一引线上的信号造成影响而出现显示异常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提高显示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显示可靠性。

2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2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加热走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引线,所述栅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和与所述绑定区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绑定区包括第一连接焊盘和第二连接焊盘,所述栅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焊盘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焊盘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焊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焊盘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绑定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加热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控制芯片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的数量为n,其中,n≥2,在所述绑定区,所述控制芯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绑定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数量对应的第三连接焊盘,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第三引线与第三连接焊盘电连接,与相邻两个所述控制芯片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焊盘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引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且位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和与所述绑定区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焊盘,所述第一导电焊盘至少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芯片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且至少与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总线包括第一加热总线和第二加热总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侧,所述栅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一侧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所述第一加热总线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压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总线从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在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加热总线位于所述栅极驱动组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总线位于所述第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所述第一加热总线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压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总线和所述第二加热总线均位于所述第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驱动组件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分别连接不同的所述栅极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同一所述栅极驱动芯片与多条所述栅极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所述栅极驱动芯片与所述控制芯片中的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走线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所述加热总线包括第一加热总线和第二加热总线,所述第一加热总线与所述加热走线的第一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总线与所述加热走线的第二信号端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相邻两个金属层之间由绝缘层隔离;所述加热总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加热走线与至少部分所述加热总线异层设置,所述加热走线通过连接孔或连接跨桥与所述加热总线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加热走线通过多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加热走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引线,所述栅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和与所述绑定区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绑定区包括第一连接焊盘和第二连接焊盘,所述栅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焊盘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焊盘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焊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焊盘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绑定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加热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控制芯片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的数量为n,其中,n≥2,在所述绑定区,所述控制芯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绑定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数量对应的第三连接焊盘,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第三引线与第三连接焊盘电连接,与相邻两个所述控制芯片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焊盘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引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且位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和与所述绑定区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焊盘,所述第一导电焊盘至少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芯片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且至少与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总线包括第一加热总线和第二加热总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侧,所述栅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一侧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驱动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赵剑苏志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