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299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其中的模具包括:相适配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其中,在后模板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定位针,在前模板内设置有与定位针位置对应的避让孔;在开模状态下,定位针自后模板内伸出,待注塑热塑性件限位在定位针上;在合模状态下,待注塑热塑性件限位在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定位针插入避让孔内;在注塑状态下,定位针从前模板内移出,通过前模板和后模板配合在待注塑热塑性件上形成注塑件。利用上述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卧式机台灵活地实现对热塑性材料的高质量成型加工。台灵活地实现对热塑性材料的高质量成型加工。台灵活地实现对热塑性材料的高质量成型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注塑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热塑性碳纤维等类似材料的成型过程中,业内普遍采用的是立式机成型方案,板材自身的重力方向和机台开合模方向重合,模具上无需特殊定位设计。
[0003]但是,采用立式机存在设备资源的局限性,即仅能在立式机上实现对热塑性碳纤维等材料的成型方案,工艺窗口较小。而对于不具备立式机机台而仅具备卧式机机台的工厂而言,若需要完成此类材料的成型作业,需要单独采购设备,导致在生产成本、项目交期等方面很难满足客户要求。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成型工艺能够通过立式或卧式机台,灵活地实现对热塑性材料的高质量成型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以解决现有注塑对立式机要求的局限性以及包边注塑质量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包括:相适配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其中,在后模板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适配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其中,在所述后模板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定位针,在所述前模板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针位置对应的避让孔;在开模状态下,所述定位针自所述后模板内伸出,待注塑热塑性件限位在所述定位针上;在合模状态下,所述待注塑热塑性件限位在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所述定位针插入所述避让孔内;在注塑状态下,所述定位针从所述前模板内移出,通过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配合在所述待注塑热塑性件上形成注塑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设置有至少两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后模板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针连接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定位针在所述后模板内运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注塑热塑性件的重力方向与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的开模方向相垂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注塑热塑性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待注塑热塑性件通过所述定位孔悬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