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扭转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26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产生由发热引起的橡胶环的破损的扭转减振器。该问题通过如下的扭转减振器解决,其包括:轮毂,其固定于旋转轴,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外周面;环状的振动环,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内周面,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的直径;以及橡胶环,其以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振动环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并由以EPDM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环在表面温度为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扭转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扭转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扭转减振器(以下也称为TVD)是安装在曲轴顶端的产品,其具备通过嵌合在轮毂与振动环(质量)之间的橡胶环的作用而降低曲轴的扭转振动的功能。
[0003]另外,TVD有时还具备曲轴带轮的功能,其经由带向辅助设备类(交流发电机、空调、水泵)传递动力。
[0004]若曲轴的扭转振动处于共振区域附近或超过该共振区域,则会在TVD的轮毂与振动环之间产生扭转方向的相对振动,TVD的橡胶环会发热。其结果是,若其温度达到橡胶环的耐热温度以上,那么橡胶环可能会破损。
[0005]作为与此相关的现有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
[0006]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扭转减振器,其具有安装于旋转轴且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减震器毂、和经由橡胶部件安装于所述减震器毂的惯性环,其中,所述橡胶部件由以EPDM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组合物构成,安装于所述减震器毂与所述惯性环之间的所述橡胶部件在表面温度为60
±
5℃时的损耗系数(tanδpi)为0.27以上,所述扭转减振器在共振点处连续励振时所述橡胶部件的表面到达最高温度(Tmax)满足以下式子:Tmax=α
×
In(tanδpi)+β≤100(式中,α表示-46.9~-60.4范围的系数,β表示+9.4~+27.7范围的系数)。并且,记载了这样的扭转减振器能够抑制安装在减震器毂与惯性环之间的橡胶部件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提供耐久性提高的扭转减振器。/>[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964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即使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扭转减振器,根据其结构,也存在因发热而导致橡胶环的温度上升的可能性。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其具有橡胶环极不易因发热而破损的结构。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人以因为对TVD施加热能而发热是无法避免为前提,着眼于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并且,对于即使发热也难以使橡胶环的温度上升的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
[0015]其结果发现,具备特定结构的扭转减振器难以使橡胶环的温度上升,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6]本专利技术为以下的(i)~(iii)。
[0017](i)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
[0018]轮毂,其固定于旋转轴,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外周面;
[0019]环状的振动环,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内周面,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的直径;以及
[0020]橡胶环,其以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振动环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并由以EPDM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环在表面温度为60
±
5℃时的损耗系数(tanδ)为0.18以上,
[0021]在使用共振点追踪法的情况下,共振点处的连续励振时所述橡胶环的表面到达最高温度(Tmax)与橡胶厚(c)满足:
[0022]式(1):Tmax≤6.0c+86.7、以及
[0023]式(2):c≤5.6。
[0024](ii)如上述(i)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中,
[0025]在使用共振点追踪法的情况下,共振点处的连续励振时所述橡胶环的表面到达最高温度(Tmax)与橡胶厚(c)还满足:
[0026]式(3):Tmax≥6.0c+54.0。
[0027](iii)如上述(i)或(ii)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中,
[0028]所述式(2)满足式(2

):1.0≤c≤5.6。
[0029]专利技术效果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其具有橡胶环极不易因发热而破损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扭转减振器的实施方式的简要立体图。
[0032]图2是图1所示的扭转减振器的简要截面立体图。
[0033]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扭转减振器的制造方法的简要截面立体图。
[0034]图4是使用共振点追踪法的扭转减振器的简要截面立体图。
[0035]图5是表示执行共振点追踪法时的橡胶环的表面温度的例子的曲线图。
[0036]图6是表示橡胶厚(mm)与橡胶环表面到达最高温度(Tmax)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扭转减振器的例示)
[0038]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39]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扭转减振器,其包括:轮毂,其固定于旋转轴,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外周面;环状的振动环,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内周面,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的直径;以及橡胶环,其以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振动环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并由以EPDM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环在表面温度为60
±
5℃时的损耗系数(tanδ)为0.18以上,在使用共振点追踪法的情况下,共振点处的连续励振时所述橡胶环的表面到达最高温度(Tmax)与橡胶
厚(c)满足式(1):Tmax≤6.0c+86.7、以及式(2):c≤5.6。
[0040]以下将这样的扭转减振器也称为“本专利技术的扭转减振器”。
[0041]首先,使用图1、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扭转减振器进行说明。
[0042]图1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扭转减振器的实施方式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扭转减振器的简要截面立体图。
[0043]图1、图2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扭转减振器1能够安装在车辆等的发动机的曲轴顶端上来使用。扭转减振器1具有吸收曲轴的扭转共振并抑制发动机的振动、噪音的功能。并且,有时还起到将曲轴的旋转经由带向辅助设备传递动力的驱动带轮(曲轴带轮)的作用。
[0044]扭转减振器1具有轮毂3、振动环5和橡胶环7。
[0045]轮毂3包括凸台部31、支撑部33及轮缘部35。
[0046]凸台部31设置于轮毂3的径向的中央部。凸台部31固定于曲轴(旋转轴)的顶端,轮毂3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驱动。
[0047]支撑部33从凸台部31沿径向延伸。
[0048]轮缘部35设置在支撑部33的外周侧。轮缘部35为圆筒状,振动环5经由橡胶环7连结在轮缘部35的外周侧。
[0049]轮缘部35的外周面存在于以旋转轴X为中心的圆周上。
[0050]凸台部31、支撑部33以及轮缘部35分别能够使用铸铁等金属材料等作为原料来成形。
[0051]另外,凸台部31、支撑部33以及轮缘部35分别特别优选由片状石墨铸铁、球墨铸铁、汽车结构用热轧钢板等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轮毂,其固定于旋转轴,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外周面;环状的振动环,其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具有内周面,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的直径;以及橡胶环,其以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轮毂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振动环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并由以EPDM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环在表面温度为60
±
5℃时的损耗系数(tanδ)为0.18以上,在使用共振点追踪法的情况下,共振点处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