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尉伯斤专利>正文

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89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主要由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液管及设于其上面的上、下固定板所组成,在上、下固定板之间还设有若干片叠加在一起的扁管散热片,所述的扁管散热片的两端设有通液口,通液口与进、出液管相通,在扁管散热片上还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小型发电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型发电机上的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小型发电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传统的小型发电机由于无理想的冷却机构,一般不设有冷却机构或都是采用空气冷却即风冷式,所以机体容易发热,严重影响了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小型发电机的冷却状况,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发电机的机油冷却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主要由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液管及设于其上面的上、下固定板所组成,在上、下固定板之间还设有若干片叠加在一起的扁管散热片,所述的扁管散热片的两端设有通液口,通液口与进、出液管相通,在扁管散热片上还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进步。(1)本技术在扁管散热片上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延长了液体的相对流动距离,增大接触面,提高发冷却散热的效果。(2)本技术冷却快,提高了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3)这种形式由于片、管是一体,不需要专设翅片,结构紧凑抗震性特别好。(4)重量轻、成本低。同其它散热器比省材。(5)液体是波浪走向,使液体流与管壁的压力增大,从而散热效果好。本技术适用于小型发电机。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扁管散热片的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扁管散热片的外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液管5、6及设于其上面的上、下固定板1、7所组成,在上、下固定板1、7之间还设有若干片叠加在一起的扁管散热片2,所述的扁管散热片2的两端设有通液口4,通液口4与进、出液管5、6相通,在扁管散热片2上还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3。如图2所示,在扁管散热片2上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3,而且设于扁管散热片2的两边的通液道3是互相交叉设置的,扁管散热片2的两端设有通液口4。如图3所示,在扁管散热片2上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3,两端设有通液口4,通液道3为斜向设置。本技术适用于小型发电机。权利要求1.一种机油冷却器,主要由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液管(5)、(6)及设于其上面的上、下固定板(1)、(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固定板(1)、(7)之间还设有若干片叠加在一起的扁管散热片(2),所述的扁管散热片(2)的两端设有通液口(4),通液口(4)与进、出液管(5)、(6)相通,在扁管散热片(2)上还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设于扁管散热片(2)的两边的通液道(3)是互相交叉设置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主要由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液管及设于其上面的上、下固定板所组成,在上、下固定板之间还设有若干片叠加在一起的扁管散热片,所述的扁管散热片的两端设有通液口,通液口与进、出液管相通,在扁管散热片上还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本技术适用于小型发电机。文档编号F28D7/00GK2742366SQ20042009034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赵洁伟 申请人:尉伯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油冷却器,主要由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液管(5)、(6)及设于其上面的上、下固定板(1)、(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固定板(1)、(7)之间还设有若干片叠加在一起的扁管散热片(2),所述的扁管散热片(2)的两端设有通液口(4),通液口(4)与进、出液管(5)、(6)相通,在扁管散热片(2)上还设有斜波纹结构的通液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洁伟
申请(专利权)人:尉伯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