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45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包括转子和转轴1,转子包括内转子2和磁性外转子3,转轴1套装在内转子2里面,内转子2套在外转子3里面,在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形成空隙6,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凹坑4,在内转子2的外表面的凹坑4和与之对应的外转子3的内表面的凹坑4之间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减振单元,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嵌套到凹坑4里面,它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可以缩小整个转子的径向尺寸,既可以达到减振的目的,同时增加响应的速度,动力传递更加均匀,减少震动和噪音,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安装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中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2、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的转子、输出转轴分别是独立的部件和零件,组装时将输出转轴安装在转子里面,中间没有任何东西连接,是一种硬连接,由于转子和输出转轴是普遍用金属制造,当电机运转时,转子的转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但电磁感应同时使电流产生高次谐波,使转子获得的扭力或者说转矩产生波动,转子传递到转轴及负载的扭力或者说转矩也是波动的,从而使负载的瞬时运行速度不稳,产生振动,在运作过程也产生大的噪音,也有可能产生共振的危险;目前虽然出现了在转子和输出转轴之间设置缓冲件,但结构不复杂太合理,生产工艺复杂,耗材较多,传动效果不太好,产品成本偏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尽量使转子传递到转轴及负载的扭力或者说转矩波动减小,同时简化结构及生产工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转子和转轴,转子包括内转子和磁性外转子,转轴套装在内转子里面,内转子套在外转子里面,在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形成空隙,内转子的外表面和外转子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凹坑,在内转子的外表面的凹坑和与之对应的外转子的内表面的凹坑之间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减振单元,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嵌套到凹坑里面。上述所述的传动减振单元可以是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的插接块。上述所述的传动减振单元可以是由橡胶圈和连接销组成,橡胶圈中间开有孔,在孔里面插入有连接销。上述所述的内转子的外表面和外转子的内表面设置的凹坑个数可以是2个至60个范围。上述所述内转子的外表面设置凹坑和外转子的内表面设置凹坑的位置可以对齐,也可以错开。上述所述的凹坑是截面呈圆弧形或矩形,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截面是圆形或矩形。上述所述的连接销可以是贯通的,也可以是不贯通的。上述所述的内转子和外转子的设置凹坑可以贯通的,也可以是不贯通。上述所述的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安装2个至60个传动减振单元。上述所述的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安装的传动减振单元可以连结成一体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橡胶圈和连接销进行传动或者采用橡胶插接块直接带动,橡胶插接块和橡胶圈采用薄的橡胶制造,避免传统的结构采用一整块较厚的橡胶块做为传动元件,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可以缩小整个转子的径向尺寸;2)传统的采用一整块橡胶块做为传动元件,橡胶传动时变形幅度大,传动响应滞后,利用本技术的橡胶圈和连接销合起来进行传动,传动减振圈变形小,主要靠金属销传递动力,既可以达到减振的目的,同时增加响应的速度;3)可以在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均匀设置2个至60个传动减振单元,使到动力传递时更加均匀,减少震动和噪音;4)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安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爆炸图;图2是图1的装配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转子和转轴1,转子包括内转子2和磁性外转子3,转轴1套装在内转子2里面,内转子2套在外转子3里面,在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的空隙6,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凹坑4,在内转子2的外表面的凹坑4和与之对应的外转子3的内表面的凹坑4之间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减振单元,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嵌套到凹坑4里面。传动减振单元可以是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的插接块5,传动减振单元也可以是由橡胶圈10和连接销8组成,橡胶圈10中间开有孔7,在孔7里面插入有连接销8。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设置的凹坑4个数可以是2个至60个范围。内转子2的外表面设置凹坑4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设置凹坑4的位置可以对齐。凹坑4是截面呈圆弧形或矩形,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截面是圆形或矩形,连接销8的截面宽度比空隙6的宽度大。内转子2和外转子3的设置凹坑4可以贯通或者不贯通。内转子2与外转子3之间安装2个至60个传动减振单元。如图4所示,传动减振单元可以是橡胶插接块5,内转子2的外表面设置凹坑4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设置凹坑4的位置可以是相互错开。在内转子2与外转子3的端面安装有端面板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机定子产生旋转磁场,磁性外转子3在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动,外转子3通过橡胶圈10和连接销8或者橡胶插接块5将动力传递到内转子2,内转子2带动转轴1转动。即使电磁感应中产生高次谐波,使磁性外转子3受力产生波动,但橡胶圈10或者橡胶插接块5可以有效把波动吸收,使动力传递平稳,减少震动和噪音。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包括转子和转轴(1),转子包括内转子(2)和磁性外转子(3),转轴(1)套装在内转子(2)里面,内转子(2)套在外转子(3)里面,其特征在于在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形成空隙(6),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凹坑(4),在内转子(2)的外表面的凹坑(4)和与之对应的外转子(3)的内表面的凹坑(4)之间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减振单元,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嵌套到凹坑(4)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减振单元可以是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的插接块(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减振单元可以是由橡胶圈(10)和连接销(8)组成,橡胶圈(10)中间开有孔(7),在孔(7)里面插入有连接销(8)。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设置的凹坑(4)个数可以是2个至60个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转子(2)的外表面设置凹坑(4)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设置凹坑(4)的位置可以对齐,也可以错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凹坑(4)的截面可以是圆弧形或矩形,传动减振单元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或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销(8)可以是贯通的,也可以是不贯通的。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转子(2)和外转子(3)的设置凹坑(4)可以是贯通的,也可以是不贯通。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转子(2)与外转子(3)之间安装2个至60个传动减振单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转子(2)与外转子(3)之间安装的减振单元可以连结成一体。专利摘要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包括转子和转轴1,转子包括内转子2和磁性外转子3,转轴1套装在内转子2里面,内转子2套在外转子3里面,在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形成空隙6,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凹坑4,在内转子2的外表面的凹坑4和与之对应的外转子3的内表面的凹坑4之间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减振单元,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嵌套到凹坑4里面,它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可以缩小整个转子的径向尺寸,既可以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转子与转轴的径向连接装置,包括转子和转轴(1),转子包括内转子(2)和磁性外转子(3),转轴(1)套装在内转子(2)里面,内转子(2)套在外转子(3)里面,其特征在于在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形成空隙(6),内转子(2)的外表面和外转子(3)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凹坑(4),在内转子(2)的外表面的凹坑(4)和与之对应的外转子(3)的内表面的凹坑(4)之间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减振单元,传动减振单元的外表面嵌套到凹坑(4)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荣华金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