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轴承装置的小型电机及该轴承装置的固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27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轴承装置的小型电机及该轴承装置的固定方法,该轴承装置枢承设于内装有定子(11、65、81)的壳体(12、61、82)内的转子(13、68、83)的转轴(16、71、86),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平坦部分(19、64、88、89),在径向支承上述转轴的轴承(14、72、84、85)通过焊接固定于上述平坦部分。具有该轴承装置的小型电机被使用于CD唱机等,可缩短电机的全长(H)。(*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电机,尤其涉及设于CD(小型唱片)唱机等音响影像设备所使用的小型电机中的轴承装置及其固定方法。CD唱机等的唱片再现装置,通过用小型电机使如CD、LD(激光唱片)、CD-ROM(小型唱片ROM)或MD(微型唱片)那样记录有高密度信息的唱片转动,来读取信息使其再现。在唱片再现装置中能方便携带型装置正在大力推进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例如,使尺寸仅约为CD(直径约为120mm)一半的MD(直径约为64mm)再现的微型唱片系统,已有人提出了甚至能放入衣服口袋内的那样尺寸的便携式唱片再现装置的方案。在这样的唱片再现装置中,要求其所装载的小型电机进一步缩短电机全长,实现小型、薄型化。此外,在上述唱片再现装置中,唱片和读取信息用的拾音(ピシクァシプ)装置的位置精度对再现特性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正确读取唱片上的信息,在直接驱动唱片的直接驱动式小型电机中,就特别要求电机转轴相对电机安装面有很高的直角精度。为了确保上述直角精度,传统的小型电机中,有一种设有一种轴承装置,这是对壳体进行深拉加工形成筒状部,使其向上外方突出,将轴承压入并固定在该筒状部,用该轴承支承转轴的轴承装置。但是,在将轴承压入筒状部时,若不适当地硬要让轴承定位成直角,则各零部件会受到过大的作用力,有时会损坏零部件。因此,必须提高各部件的加工精度,但加工精度自然有其极限,要确保理想的直角精度很困难。此外,这种传统的小型电机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通过深拉加工使筒状部向上外方突出着,所以电机上部突出部的尺寸变大,电机全长增加了突出部部分的尺寸。又因为经过深拉加工形成筒状部,在此压入并固定轴承,所以存在因小型电机各零部件精加工尺寸的误差影响转轴的直角精度,难于确保直角精度的问题。再有,因为零部件个数增多,所以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缩短小型电机的全长,且结构简单制造也方便的小型电机,以及其轴承装置的固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电机及其轴承装置的固定方法,这种小型电机具有的轴承装置能确保转轴对于小型电机安装面的直角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轴承装置的小型电机及其轴承装置的固定方法,其轴承装置支承设于内装有定子的壳体内的转子的转轴,在上述壳体上形成平坦部分,在径向支承上述转轴的轴承通过焊接固定于上述平坦部分。该焊接用激光焊接为宜。在上述轴承装置是单轴承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将在径向单轴承枢承上述转轴的径向轴承固定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平坦部分,又通过安装在上述壳体上的推力轴承,在推力方向支承上述转轴。这样,上述转轴在上述两轴承支承下作转动运动。为了用焊接将径向轴承固定在壳体的平坦部分,首先要在该平坦部分穿设嵌合孔,使径向轴承嵌合于此,或将设于壳体内的径向轴承置于壳体的平坦部分上。然后,在相对平坦部分的直角方向正确地保持径向轴承的状态下焊接两构件,不对壳体进行深拉加工,就能使径向轴承固定在平坦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轴承装置是双轴承结构式,此时,上述壳体具有互相平行的第1、第2两个平坦部分。这种型式的上述轴承装置最好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加工,将枢承上述转轴的第1轴承固定在上述第1平坦部分,并且,最好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加工,将轴承上述转轴的第2轴承固定在上述第2平坦部分。这样,不进行壳体的深拉加工,就能将上述第1、第2轴承分别固定于上述第1、第2平坦部分。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即不再有向外突出的传统的筒状部,所以能缩短电机的全长,且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此外,对于有平坦部分的壳体的电机安装面,转轴以高精度指向着直角方向,能方便地确保直角精度。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图1示出了单轴承结构的小型电机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图1的小型电机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示出了径向轴承固定于壳体的状态。图3示出用装配装置组装本专利技术的小型电机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小型电机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在其他部位焊接径向轴承和壳体的变形例子。图5及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图5示出另外结构的单轴承结构的小型电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6图5的小型电机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示出了径向轴承固定于壳体的状态。图7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了双轴承结构的小型电机的整体结构。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图1是示出单轴承结构的小型电机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作为小型电机的带电刷直流电机10具有内部装有定子11的壳体12,以及设于壳体12内部的转子13。转子13的转轴16由安装于壳体12的径向轴承14和推力轴承15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作为轴承的径向轴承14在直径方向支承转轴16,而推力轴承15在止推方向支承转轴16。壳体12包括例如由以低碳钢为原料的冷轧钢板那样的金属材料做成有底中空圆筒状,且表面镀锌的罩壳17,以及,嵌着固定于罩壳17的开口部分,由与罩壳17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圆板状的底板构件18。罩壳17通过冲压成型等加工,成一体地形成有底中空圆筒状,其圆形的平坦部分19的上侧面47成为电机安装面。定子11被固定在罩壳17的中空圆筒状的内周面20上,由利用例如硬质铁氧体那样的磁性材料做成呈圆弧扇状、相对配置的一对永久磁铁所构成。转子13包括在成为转动中心的中心轴C的方向延伸的转轴16,安装在转轴16上、电枢绕组21被绕成线圈状的铁心22,以及,被组装成圆筒状安装在转轴16上,且与电枢绕组21电气性连接的整流子23。铁心22相对定子11,以规定的间隙配置在定子11的内侧。在铁心22和径向轴承14之间,以非固定状态安装着调整转子13的轴向位置用的圆环状的调整垫片22a。底板构件18上,设有多组(例如两组)由导体材料形成的、与整流子23滑动接触的电刷24。与各电刷24分别电气性连接的多个(例如两个)连接端子25通过绝缘材料26安装在底板构件18上。罩壳17的平坦部分19的中央部分贯穿形成有圆形的嵌合孔28,该嵌合孔28的内径稍大于径向轴承14的外径,嵌合在嵌合孔28内的径向轴承14通过焊接形成的焊接部分29,固定于平坦部分19。在进行焊接时,若如图2所示,在沿径向轴承14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数个焊接部分29处使其焊接起来,则径向轴承14能牢固地固定附着在罩壳17上,能确保焊接强度。径向轴承14呈轴向长的中空圆筒状,且其内部嵌合着转轴16,在直径方向单轴承枢承着转轴16。径向轴承14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所以可以用电弧焊及其他任意的焊接方法固定于平坦部分19,但当径向轴承14是用浸渍了润滑油的铜铁系的粉末绕结金属或粉末绕结合金形成的时,最好用激光焊接使其焊接附着在平坦部分19上。激光焊接是一种将激光束照射到焊接部分29,用其光能进行的焊接方法,可以是CO2激光束焊接、YAG激光束焊接,或其他任意的焊接方法。在底板构件18的中央部分,成一体地形成有圆形有底凹部31。有底凹部31的底部,以非转动状态压入固定着用钢板或塑料材料成形的推力轴承15,转轴16的下端部32可自由转动地抵靠在推力轴承15上。这样,转轴16通过推力轴承15,在止推方向得到支承。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轴承装置具有径向轴承14和推力轴承15,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转轴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轴承装置的小型电机,该轴承装置枢承转子(13、68、83)的转轴(16、71、86),而转子(13、68、83)设于其内部安装有定子(11、65、81)的壳体(12、61、82)内,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平坦部分(19、64、88、89),通过焊接将在径向支承上述转轴的轴承(14、72、84、85)固定于上述平坦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原启介浜阳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