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端子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20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化制造工序、缩短制造时间而提供一种价格低廉、质量稳定的电动机的端子座。在第1工序中,通过在成形端子台主部33用的成形模中容置电容器24和连接导体28a至28c,并从注入注入口作为绝缘材料的PBT,进行电容器24和连接导体28a至28c的一体成形。由此用PBT同时埋设电容器24和连接导体28a至28c,并固定在PBT固化形成的端子台主部33上。在第2工序中,通过使固定在端子台33上的电容器24和连接导体28a至28c电气连接形成驱动电路27,从而制造将驱动电路27埋设在PBT中的电动机的端子台15。(*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埋设在绝缘材料中的电动机端子座。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如排气扇等的电动机有电容分相型感应电动机(以下简称为感应电动机)。附图说明图11是以未图示单相交流电源作为驱动电源的感应电动机100的纵剖面图。此感应电动机100是内转子型,由框架101内的中心部设有转子102、其外周部设有定子103构成。转子102由安装成可在框架101的对向壁104a和104b的内侧中间部设置的轴承105a和105b上旋转的主轴106及固定安装在主轴106外周的转子芯107构成。定子103由在定子芯108的外周通过绝缘件109卷绕由主线圈和付线圈组成的作为电动机线圈的定子线圈110构成。电动机端子座(以下简称为端子座)111由用于旋转驱动转子102的驱动电路(未图示)埋设在绝缘材料如PBT(聚丁烯对酞酸)中构成。该驱动电路构成为在将从单相交流电源来的电流直接供给主线圈的同时,通过电容器117供给辅助线圈(参见图3)。在端子座111上设有导板112和通孔113,导板112在绝缘部件109上固定成使主轴106通过通孔113,由此将端子座111固定在定子103上。又,在端子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机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具有: 至少包含电容器的电子元件; 具有供电源的电源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子元件的端子的电子元件连接部及连接电动机线圈的线圈连接部、并与所述电子元件共同构成驱动电路的连接导体; 用绝缘材料将所述电子元件和连接导体一体成形为至少线圈连接部埋设成露出的端子座主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宪男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