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320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用简易构成即可大幅度提高进给丝杆SW的功能并使生产性和品质提高的电动机。在构成进给丝杆SW的螺旋牙SWa的顶部设置储存润滑油的凹部SWb,预先将润滑油储存在该凹部SWb内,可长时期内良好地维持润滑性,并能用前述凹部SWb阻止润滑油因转动离心力作用向外方移动,从而可有效防止润滑油的向外飞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动机壳向外延伸的转轴上形成进给丝杆的。
技术介绍
通常,在软盘驱动装置(FDD)、CD、DVD等的光学存储再生软盘驱动装置(ODD)等的磁头机构或照相机的透镜驱动装置等各种装置中广泛采用在电动机转轴上形成进给丝杆(螺旋导杆)的结构。在这种电动机中,如图4所示,转轴2设置成从电动机壳1内部向外延伸,对该转轴2向外延伸的部分采用车床加工或滚轧成形工序加工成形为用于前述的磁头或透镜等被移动体往复移动的进给丝杆(螺旋导杆)3。此时,前述转轴2一般在电动机壳的内部延伸部份和外部延伸部份的交界部份采用合适的轴承构件4可转动地加以支承。为在前述转轴2的坯件上采用滚轧成形加工工序形成为进给丝杆(螺旋导杆)3,采用合适的滚轧工具对坯件加压,由此形成螺纹牙2a,其如图5所示,在应形成螺纹牙3a的部位的两侧部凸起而形成螺纹牙3a,并在该螺纹牙3a的两侧部份成形为沟槽状的螺纹槽3b。在进行这样滚轧成形加工之后,即如图5中斜线所示那样在前述螺纹牙3a的凸起部3c的中央部份形成沟槽状的凹部3d。以往是用利用无心磨削加工。但由于在无心磨削加工后产生加工毛刺,因而要进行滚磨处理或抛光处理等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其中,转轴设置成从电动机壳内侧向外伸,并在所述转轴的电动机壳外方延伸部份形成使被移动体往复进给的进给丝杆,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进给丝杆的丝杆螺纹牙顶部设有贮存润滑油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务台仁志腰田嘉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