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及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67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13
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电源电压发生变动也能够适当地输出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连接到施加有电源电压的电源线;二极管,该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之间;以及电流生成电路,该电流生成电路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的接地侧,在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时生成供应给所述二极管的电流,所述电流生成电路在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电平时增加所述电流。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电平时增加所述电流。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电平时增加所述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路及电源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及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存在一种为了控制流过AC

DC转换器的变压器的电感器电流而驱动功率晶体管的集成电路。(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554367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然而,在设置于集成电路中的信号输出电路中有一种电路,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动时,不能适当地动作。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电源电压发生变动也能够适当地输出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6]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信号输出电路的方式包括: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连接到施加有电源电压的电源线;二极管,该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之间;以及电流生成电路,该电流生成电路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的接地侧,在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时生成供应给所述二极管的电流,所述电流生成电路在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电平时增加所述电流。
[0007]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源电路的方式是一种根据交流电压生成直流电压的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电感器,该电感器施加有与所述交流电压相对应的整流电压;功率晶体管,该功率晶体管控制流过所述电感器的电感电流;以及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驱动所述功率晶体管,所述集成电路包含: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连接到施加有电源电压的电源线;二极管,该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之间;以及电流生成电路,该电流生成电路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的接地侧,在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时生成供应给所述二极管的电流,所述电流生成电路在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电平时增加所述电流。专利技术效果
[0008]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电源电压发生变动也适当地输出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出AC

DC转换器10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是示出开关控制IC22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AC

DC转换器10在连续动作时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4是示出AC

DC转换器10在非连续动作时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5是示出驱动电路60的一个示例的图。图6是示出第一驱动电路71的一个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在各状态下由调整电路81输出的控制信号D0~D3的逻辑电平的图。图8是示出第二驱动电路72的一个示例的图。图9是示出当电压Vdr低于下限电平时的开关控制IC22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示出当使电压Vdr为下限电平以上时的开关控制IC22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1是示出当电压Vdr高于上限电平时的开关控制IC22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2是示出当使电压Vdr为上限电平以下时的开关控制IC22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3是示出当信号en为“L”时的开关控制IC22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事项。
[0011]=====本实施方式=====<<<AC

DC转换器10的概要>>>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AC

DC转换器10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AC

DC转换器10是根据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压Vac来产生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Vout的反激方式的电源电路。
[0012]AC

DC转换器10构成为包含全波整流电路20、电容器21、31、33、41、开关控制IC22、功率晶体管23、变压器24、电阻25、27、28、二极管26、30、40、光电晶体管32、恒定电压电路42和发光二极管43。
[0013]全波整流电路20对输入的交流电压Vac进行全波整流并输出,电容器21对来自全波整流电路20的输出进行滤波以产生电压Vrec。
[0014]开关控制IC22是控制功率晶体管23的开关以使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成为目标电平的集成电路。
[0015]开关控制IC22基于在变压器24的初级线圈L1中流动的电流和输出电压Vout来驱动功率晶体管2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阻25、27和二极管26连接在开关控制IC22的端子OUT和功率晶体管23的栅极电极之间。
[0016]然而,端子OUT和功率晶体管23也可以直接连接。这里,电阻25、27和二极管26是对功率晶体管23的栅极电压的上升沿或下降沿的斜率进行控制的元件。
[0017]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包含直接连接的情况和经由电路元件间接连接的情况。另外,开关控制IC22的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
[0018]功率晶体管23例如是用于控制AC

DC转换器10的负载11的功率的NMOS晶体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功率晶体管23是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晶体管,但不限于此。功率晶体管23只要是能够控制功率的晶体管,则可以是双极晶体管等其他开关元件。
[0019]电阻28是设置在功率晶体管23的源极电极和接地之间的电阻,用于检测流过变压器24的初级线圈L1和功率晶体管23的电流。另外,电阻28产生电压Vcs,该电压Vcs表示流过初级线圈L1的电流的电流值。
[0020]变压器24包括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和辅助线圈L3,初级线圈L1和辅助线圈L3与次级线圈L2之间绝缘。在变压器24中,根据初级线圈L1两端的电压变化,在次级线圈L2和辅助线圈L3中各自的两端分别产生电压。
[0021]本实施方式的初级线圈L1中,在一端施加电压Vrec,另一端与功率晶体管23的漏极电极连接。因此,当功率晶体管23的驱动开始时,在次级线圈L2和辅助线圈L3中各自的两端分别产生电压。
[0022]另外,二极管30对来自变压器24的辅助线圈L3的电流进行整流,并提供给电容器31。因此,当功率晶体管23的驱动开始时,电容器31被来自二极管30的电流进行充电。
[0023]另外,虽然省略了详细情况,但是开关控制IC22基于电压Vrec而起动,并且在起动之后,基于被充电到电容器31的电压Vcc(以下,设为电源电压Vcc)来进行动作。
[0024]二极管40对来自变压器24的次级线圈L2的电流进行整流,并提供给电容器41。电容器41通过来自二极管40的电流进行充电,因此在电容器41的端子间产生输出电压Vout。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的匝数、极性被确定为使得当功率晶体管23导通的时间变长时输出电压Vout变高。
[0025]恒定电压电路42为生成恒定的直流电压的电路,例如使用分路调节器来构成。
[0026]发光二极管43为发射具有与输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连接到施加有电源电压的电源线;二极管,该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之间;以及电流生成电路,该电流生成电路设置在所述二极管的接地侧,在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时生成供应给所述二极管的电流,所述电流生成电路在所述电源电压低于第一电平时增加所述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生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在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时变为导通;以及可变电阻,该可变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二晶体管与接地之间,该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在所述电源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电平时变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电压变为高于所述第一电平的第二电平时,所述可变电阻的所述电阻值变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控制电路,该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可变电阻,以使得所述电阻值在所述电源电压变得低于所述第一电平时变小,所述电阻值在所述电源电压变得高于所述第二电平时变大。5.如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接地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互补地进行通断的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变为导通时输出与所述电源电压相对应的信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进行通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输出将通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信号的电平移位后的所述信号。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向所述输出端子输出所述信号。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可变电阻以使得所述电阻值在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期间变小后再变大。10.如权利要求2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11.如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是一种齐纳二极管,其阴极连接在所述电源线,其阳极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12.一种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宏志菅原敬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