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01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中,不管小齿轮(512)朝顺时针(CW)进行旋转的正转、还是朝逆时针(CCW)进行旋转的反转时,第1圆盘阀(8)都与小齿轮(512)连动。而第2圆盘阀(9),因为由第2齿轮(93)的圆弧状的槽(932)及第2阀体(91)的卡合突起(916)传递驱动力,所以一旦将驱动方向反转就会在规定期间内遮断对第2阀体(91)的驱动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妨碍小型化,能增加开口的开闭模式,并且能可靠地实现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阀体对多个开口进行开闭,以使流体进行分配的阀体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冰箱中,将共用的制冷剂分配到多个箱室内用于冷却,用于对各箱室内进行冷却的阀装置等使用三通阀、四通阀、甚至五通阀等的多通阀,以将从流入口供给的制冷剂通过多个流出口向各箱室内进行分配。这些多通阀中,比如,用于三通阀的阀体驱动装置,如图6所示,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103;从流入口103供给的制冷剂进行流出的流出口104a、104b位于密闭外壳内110,在该密闭外壳内110还配置有平板状的圆盘阀105。这里,圆盘阀105具有使流出口104a、104b成为关闭状态的阀体106(图6中用斜线表示的区域);与该阀体106一体形成的齿轮107,由可正反旋转的步进电动机(未图示)驱动的小齿轮108与该齿轮107啮合。因此,当步进电动机将小齿轮108朝顺时针CW的方向或逆时针CCW的方向驱动时,则其旋转通过齿轮107传递到阀体106。其结果,流出口104a、104b分别被开闭而能实现以下4种模式,即,双方为关闭状态的闭—闭模式、双方为打开状态的开—开模式、一方为打开状态另一方为关闭状态的开—闭模式、一方为关闭状态另一方为打开状态的闭—开模式。另外,如增加1个流出口、同时更改阀体形状,则可实现8种模式。但是,关于圆盘阀的开闭,要实现多个模式、比如8个模式,需要将阀体106的旋转角度范围分割成8个,因而存在对各模式无法设定足够的区间的问题。即,哪怕将处于开状态的流出口从开始关闭到完全关闭状态,也需要使圆盘阀在规定的角度范围旋转移动相当于流出口的大小,同时,如不使流出口之间分开足够的距离以使阀体有一定距离的移动,则无法可靠地进行模式的切换。因此,图6所示的阀体驱动装置中,如不将尺寸增加到很大的话,在282°的旋转角度范围内设定7个停止部位,确保7个模式已经是极限了。另外,即使是使用2个阀体的场合,如从1个阀体来看,是仅将其旋转角度范围用模式数进行分割,因而难以增加模式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妨碍小型化、能增加开口的开闭模式、并且能可靠地实现各模式的阀体驱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其特点在于,具有用于对单个或多个的第1开口进行开闭的第1阀体;用于对单个或多个的第2开口进行开闭的第2阀体;将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朝双向驱动、将所述第1开口及所述第2开口分别切换成开状态或闭状态的共用的驱动机构,而且,还具有在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通过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被朝正方向驱动时与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通过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被朝反方向驱动时之间,将由所述第1阀体切换的所述第1开口的开闭状态与由所述第2阀体切换的所述第2开口的开闭状态的组合进行改变的组合切换机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开口及所述第2开口的合计数比如为3个以上。本专利技术中,比如,第1阀体对2个第1开口进行开闭,第2阀体对1个第2开口进行开闭的场合,如共用的驱动机构对第1阀体进行驱动,则比如可实现第1阀体将2个第1开口进行开闭,双方呈关闭状态的闭—闭模式、双方呈打开状态的开—开模式,一方为打开状态另一方为关闭状态的开—闭模式,一方为关闭状态另一方为打开状态的闭—开模式的4个模式。另外,共用的驱动机构对第2阀体进行驱动的话,可实现在由第2开口的开模式和闭模式构成的2个模式的基础上将2个第1开口的4个模式进行组合的8个模式。不过,本专利技术中,这8个模式不是在利用共用的驱动机构朝正方向的驱动区间内全部进行分派,比如,朝正方向的驱动区间内仅分派5个模式,另外,通过组合切换机构,使朝反方向的驱动区间出现所剩的3个模式。这样,1个模式所分派的区间宽阔,即使不使装置大型化,也能可靠地执行很多的开闭模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组合切换机构,可由比如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使相对于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的驱动方向从正方向朝反方向地将驱动方向反转时,以及从反方向朝正方向反转时,在规定的区间,将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对所述第1阀体的驱动传递或对所述第2阀体的驱动传递进行遮断的遮断机构构成。如此结构,可在宽广的区域,将相对于第2阀体的驱动方向从正方向朝反方向将驱动方向进行反转时,以及从反方向朝正方向进行反转时,能将对第1或第2阀体的驱动传递遮断规定期间,因而具有转入通过朝反方向的驱动出现的模式时所需的驱动时间短这样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最好具有作为驱动源的步进电动机,通过相对于该步进电动机的步数,对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的停止位置进行控制。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比如,8个模式不是在利用共用的驱动机构朝正方向的驱动区间内全部进行分派,而是朝正方向的驱动区间内仅分派5个模式,另外,通过组合切换机构,使朝反方向的驱动区间出现所剩的3个模式。这样,1个模式所分派的区间宽阔,即使不使装置大型化,也能可靠地执行很多的开闭模式。附图说明图1(a)及(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及阀体驱动装置的阀体机构的图。图2(a)至(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的第2圆盘阀的俯视图、A-A剖视图、仰视图、阀体驱动装置的第2圆盘阀的第2齿轮的俯视图、第2齿轮B-B剖视图、第2齿轮的仰视图、中心衬套的俯视图、中心衬套的C-C剖视图、中心衬套的仰视图、衬盘的俯视图、衬盘的D-D剖视图、衬盘的仰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中,第2圆盘阀的组合切换机构(遮断机构)的说明图。图4(a)至(h)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阀体驱动机构中,步进电动机朝正方向旋转时各开闭模式的说明图。图5(a)至(h)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阀体驱动机构中,步进电动机朝反方向旋转时各开闭模式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传统的阀体驱动装置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a)及(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及阀体驱动装置的阀体机构的图。图2(a)至(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驱动装置的第2圆盘阀的俯视图、A-A剖视图、仰视图、阀体驱动装置的第2圆盘阀的第2齿轮的俯视图、第2齿轮B-B剖视图、第2齿轮的仰视图、中心衬套的俯视图、中心衬套的C-C剖视图、中心衬套的仰视图、衬盘的俯视图、衬盘的D-D剖视图、衬盘的仰视图。图1(a)、(b)中,本实施例的阀体驱动装置1,在由金属板等构成的阀座板2上气密封止有密闭壳体3,在密闭壳体3的内外配置有后叙的用于驱动圆盘阀的步进电动机5。在步进电动机5中,转子51配置在密闭壳体3的内侧,而定子52配置在密闭壳体3的外周侧。从定子52的固定线圈521抽出信号线522,通过具有微机的控制部(未图示)根据控制算法(日文アルゴリズム)向该信号线522输出驱动信号,转子51受到朝正方向或反方向的旋转及停止的控制。转子51相对于转子支轴513可旋转地得到支承。小齿轮512也可旋转地得到转子支轴513的支承,该小齿轮512可与转子51一体地旋转。密闭壳体3的下端侧比上端侧直径大,形成载放定子52的台阶,同时与在阀座板2的外周缘上形成的台阶密接。如图1(a)所示,在阀座板2上形成有3个流出口22a、22b、22c和流入口21。3个流出口22a、22b、22c分别与插入阀座板2的第1、第2及第3流入管7a、7b、7c连通,流入口21与插入阀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对单个或多个的第1开口进行开闭的第1阀体;用于对单个或多个的第2开口进行开闭的第2阀体;将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朝双向驱动、将所述第1开口及所述第2开口分别切换成开状态或闭状态的共用的驱动机构,  还具有组合切换机构,其在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由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朝正方向驱动时、与所述第1阀体及所述第2阀体由所述共用的驱动机构朝反方向驱动时之间,对由所述第1阀体进行切换的所述第1开口的开闭状态与由所述第2阀体进行切换的所述第 2开口的开闭状态的组合予以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泽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