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29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透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用于防水透气膜上料的上料机构,设置于支撑台上的切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上料机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可自动将防水透气膜从料带上裁切下来并放入到防水透气阀主体上,并同时将被裁切后的料带进行自动收卷,整个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切料机构每次的动作的高度一致性,保证了防水透气膜的放置位置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后续的焊接质量,确保了良品率。确保了良品率。确保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透气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的日常生活中,电气产品是不可或缺的,电气产品的种类繁多,根据其自身功能和应用领域,通常需要面对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在户外使用的电气产品,如LED照明产品、汽车电池、交通信号灯控制器、配电箱、精密仪器仪表等,需要满足防水、防尘,防水防尘一般只要做到密闭的效果即可,然而电气产品在使用的时候自身会发热,同时也受到太阳的直射,内部的气体受热会膨胀,因而需要将内部的气体排放出来,使电气设备的内部和外部的气体流通,起到泄压、散热的效果,为了在实现防水防尘的同时又能达到透气的效果通常会使用到防水透气阀。防水透气阀一般包括主体、防水透气膜和安装在主体上的顶盖。主体具有一透气孔,防水透气膜覆盖整个透气孔,和主体紧密连接。在传统的作业方式中,一般是预先将防水透气膜裁切好,工人手工放置到主体上,再将主体转移到焊接设备处进行焊接,流程繁琐,且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由于防水透气膜的尺寸较小,人工放置防水透气膜无法保证每个防水透气膜的放置位置的一致性,进而可能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用于防水透气膜上料的上料机构,设置于支撑台上的切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依次设置;所述切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至少一个切料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料头连接,所述切料头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的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侧壁的若干个上料导向滚筒。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导向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第二支撑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侧壁的收料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侧壁的压料辊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收料辊、压料辊组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料辊组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收料架,连接于所述收料架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压料辊和第二压料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侧壁的若干个收料导向滚筒。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收料辊设置有一弹性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料辊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所述收料辊传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一连接座,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在连接座上。
[0014]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设置了上料机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可自动将防水透气膜从料带上裁切下来并放入到防水透气阀主体上,并同时将被裁切后的料带进行自动收卷,整个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切料机构每次的动作的高度一致性,保证了防水透气膜的放置位置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后续的焊接质量,确保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8]图中包括有:
[0019]支撑台1、上料机构2、第一支撑板21、料盘22、上料导向滚筒23、导向件24、切料机构3、底板31、切料头32、支撑柱33、固定板34、第一驱动件35、收料机构4、第二支撑板41、收料辊42、压料辊组43、收料架43a、第一压料辊43b、第二压料辊43c、第二驱动件44、收料导向滚筒45、弹性夹46、传动带47、连接座4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台1,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上的用于防水透气膜上料的上料机构2,设置于支撑台1上的切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上的收料机构4,所述上料机构2、切料机构3和收料机构4依次设置。其中,上料机构2用于放置防水透气膜的料卷,将料卷拉出后从切料机构3通过,然后到达收料机构4处进行收卷。
[0022]所述切料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上的底板31,设置于所述底板31下方的至少一个切料头32,设置于所述底板31上的若干支撑柱33,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3上的固定板34,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4上的第一驱动件35,所述第一驱动件35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料头32连接,所述切料头32在所述第一驱动件35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驱动件35采用了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底板31和切料头32连接。本技术在实施时切料头32是设置在产品治具的上方,预先将防水透气阀的主体放置到产品治具内,防水透气膜的料带从切料头32和产品治具之间通过,切料头32裁切防水透气膜并使防水透气膜覆盖到主体的对应位置。
[0023]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上的第一支撑板2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一侧的料盘2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侧壁的若干个上料导向滚筒23。本实施例中,上料导向滚筒23设置有两个。
[0024]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上还设置有导向件24。导向件24可以与料盘22配合,对料带起
到一个初步导向作用,同时也可在导向件24上安装传感器,用来感应料带是否用完。
[0025]所述收料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上的第二支撑板4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1侧壁的收料辊4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1侧壁的压料辊组4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收料辊42、压料辊组43转动的第二驱动件44。
[0026]所述压料辊组43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1连接的收料架43a,连接于所述收料架43a和第二支撑板41之间的第一压料辊43b和第二压料辊43c。其中第一压料辊43b设置在上侧,第二压料辊43c设置在下侧,第一压料辊43b和第二支撑板41、收料架43a之间为可调节连接,可以根据实际的作业需求灵活调节第一压料辊43b和第二压料辊43c之间的距离。
[0027]所述收料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41侧壁的若干个收料导向滚筒45。本实施例中,收料导向滚筒45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压料辊组43的左右两侧。
[0028]所述收料辊42设置有一弹性夹46,弹性夹46可夹住料带的端部,从而被裁切后的料道可以卷绕到收料辊42上。
[0029]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用于防水透气膜上料的上料机构,设置于支撑台上的切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切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依次设置;所述切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至少一个切料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切料头连接,所述切料头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的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侧壁的若干个上料导向滚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导向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木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曙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